荀子 P 1 目錄
作者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
荀子 P 2 目錄
作者 荀子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 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荀子 P 3 目錄
作者 荀子
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 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修身第二 見……
荀子 P 4 目錄
作者 荀子
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 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
荀子 P 5 目錄
作者 荀子
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 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卵有毛,是說之難持……
荀子 P 6 目錄
作者 荀子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誠心守仁 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
荀子 P 7 目錄
作者 荀子
也。故與人善言,‧‧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非地不安也。危足無所履者,凡在言也。巨塗則讓,小塗則殆,雖欲不……
荀子 P 8 目錄
作者 荀子
侯之所以取國家也。志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其職,是士大夫之 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
荀子 P 9 目錄
作者 荀子
相安固邪?以夫桀、蹠之道,是其為相縣也,幾直夫芻豢稻粱之縣糟糠爾哉!然 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
荀子 P 10 目錄
作者 荀子
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靈公有臣曰 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楚之孫……
荀子 P 11 目錄
作者 荀子
之謂也。 夫妄人曰:「古今異情,其以治亂者異道。」而眾人惑焉。彼眾人者,愚而 無說,陋而無度者也。其所見焉,猶可欺也,而況於千世之傳也……
荀子 P 12 目錄
作者 荀子
先慮之,早謀之,斯須之言而足聽,文而致實,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辯者也。 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