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這個女人往哪個方向去了?」
「應該是往旗振山去了,因為她一直往那個方向看。但那之後我就不知道了。我當時很忙,所以立刻又去做我的事了。」
「旗振山離這兒還有一段路吧?」
「是啊,雖然看起來就在眼前,可還是有一大段上下山路要走,要是走著去的話,那個小姐可就受不了了。如果一定要去,可能會乘升降機去,又快又舒服。」
淺見被大媽的勸說打動了,糊裡糊塗地坐上了升降機。這可真是緊張萬分。快倒確實是快,但是剛一坐上窄小的椅子,升降機立刻就向著山谷「飛」過去,還是讓淺見大吃一驚。雖然升降機下面還張著像走廊似的網,但還是糊弄不了自己時高度的感覺。
對面過來一家人,年輕的少婦抱著孩子,快樂得笑容滿面。可是淺見從頭到尾,都在緊緊抓著吊住椅子的柱子。
總算到了旗振山,從後面跟過來的由香里用一種奚落的眼神看著淺見,好像在說「淺見先生,你也太膽小了吧」。淺見無話可說。
旗振山的西端也有一處遊樂場。從那兒再往前走,有一個「旗振山茶屋」,可供遊客休息。據說在旅遊旺季及節假日,有個老婆婆會在茶屋賣點飲料及水果,但可能因為今天是工作日,所以一個人都沒有。
眼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山頂向西下山的小路,另一條卻是反方向往東,沿著山脊向鐵拐山去。
由香里介紹說,神戶有一個六甲山登山大會,參賽者須從須磨浦公園站前出發,沿著纜車西側的山路一直上到缽伏山,中間還得穿過旗振山及鐵拐山。走遍六甲山全山蜿蜒的山嶺后,再下山到寶冢。這對於習慣於坐車來回的淺見來說,僅僅聽聽就發暈。單從旗振山到鐵拐山,上下山就將近一公里。
「你認為他們走的是哪條道?」
但願他們走的是下山的路——淺見的問話里隱含著樂觀的希望。
「這還用說,既然已經來到這兒了,肯定是朝鐵拐山方向去了。如果往反方向走的話,只會下到鹽屋的那條街了。」
由香里的回答,與預想中的一樣冷漠無情。
「終歸還是這樣啊。」
淺見無可奈何,只好踏上了去鐵拐山的山路。
從旗振山往前,就看到了此前無緣見到的景色,帶著點別樣的風情。眼力所及的山地都被挖平,到處都盞起了樓房,形成了幾個巨大的居民區。
這兒的土質本身就是帶著點花崗岩特有的白色,再加上居民區公寓的建築物的白色,宛如處於沙漠之中,令人目眩神迷。而第二神明大道就橫貫其中。
「太壯觀了……」
淺見邊走邊發出感嘆。
「壯觀吧!」由香里也得意地說。「把這邊的山地挖平,將多餘的土用傳送帶運到一之谷海岸,就建成了那個港灣人工島。」
「啊,那個人工島是用這兒的土填成的。」
「現在正在建設第二個人工島,與六甲島相鄰。也就是說,我們正在打一場削山填海,以擴大土地面積的戰爭。」
「的確如此,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呀……」
淺見感慨不已。對於背山靠海、土地極為狹窄的神戶市來說,這也許是萬般無奈之下的對策吧。但不管怎麼說,神戶市是當機立斷,說於就幹了。
石川啄木曾吟過這麼一首俳句:「念念難相忘故鄉美麗的山水一生懷念。」他若知道了這件事,一定會發牢騷的吧。可是對於這種時常發生山崩、災害不斷的無用的山來說,儘早將其削平,同時還能增大土地面積的做法反而更好。
但是,要判斷哪座山比較重要,哪座山又完全無用,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大概沒有一個人會想到要把富士山削平吧。但是,即使是村后的小山,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來說,也是可以與富士山相媲美的、無可替代的風景。
關於開發一事,有反對意見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神戶,也一定發生過強烈的反對運動。但神戶政府下定決心將此英明決斷付諸實施,的確不愧是關西人的作風。
「可是,就這樣將山削平,六甲山不會倒塌嗎?」
淺見的問話樸實卻顯幼稚,可由香里並未笑話他。
「雖然政府說沒必要擔心,可確實令人擔心。六甲山系的山原是花崗岩,本身就易碎,現在又削掉山腳,如果下大雨的話,一些根本就預料不到的地面會發生鬆軟現象,聽說現在就有山崖快倒塌了。」
確實,透過樹林望去,人造地已快接近身旁了。
這兒是一個像馬背樣的地方,處於旗振山及鐵拐山的正面中間。本來斜坡就很陡峭,越往下走就越像懸崖,一不小心似乎就會掉下去。
由於松樹及闊葉樹的根深深扎在土裡,山本身不會那麼容易倒塌,可是時間一長,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真的不要緊嗎?)
淺見想像著自己所站的地面崩塌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幾步。
這時,淺見突然覺得視野中有一種與周圍風景不太一樣的顏色。
(哎呀?)淺見像是要將頭伸入林中去似的,以再次確認一下那東西的所在地。
在滿是綠色的樹林中,有一點別樣的顏色,不是白色,是帶著點茶色的米黃色調,但很明顯是人工色彩。
淺見慢慢地回望由香里。
第16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