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都不像蒙古人。」
不論是蒙古人、波斯人亦或是中國人,都是如此評斷。伯顏的身材勻稱挺撥,臉部輪廊相當深,並擁有一副簡直是過度端正之容貌。不論漢語或波斯語都能夠流利地聽、說、讀、寫。就身為武將之功績而言,成就更是已故之史天澤遠遠不及的。但是話說回來,若是論到戰場之上的驍勇及謀略,還是以同僚阿術更勝一籌。盡管如此,史天澤還是推舉伯顏為代宋總帥,並且得到忽必烈欣喜認同。因為他確實擁有統領這支由多人種、多民族所組成之百萬大軍之實力。
「徜若是蒙古人之軍隊,那麼總帥就一定是阿術了。」
忽必烈曾如此評論。
此時伯顏之左右坐滿了元軍之最高將領。雖然阿術並不在場,但是尚有阿達海、唆都、呂文煥以及範文虎等人。文天祥獨自一人在敵將的圍繞之下就座,並且坦然地環視著對方。其視線在一點停頓了下來。他的視線停留在呂文煥之身上。文天祥毫無懼意的堂堂開口。
「呂將軍,自父祖以來蒙受大宋皇恩浩蕩的你,竟然恬不知恥在此向元稱臣?」
「……我之所以降元都是為賈似道所害。」
「奸臣賈似道早就被誅殺了,所以說,你再也沒有背叛朝廷的借口了,不是嗎?」
「晚了三年……不、是兩年。」
呂文煥的呻吟仿佛正滲著鮮血一般。
其實呂文煥大有怨恨宋朝朝廷之權利。他曾經連續五年在元軍的猛烈攻擊之下死守襄陽城,如此之英勇戰績,連身為敵方之元軍都感歎不已。直到糧盡援絕開城投降之時,呂文煥還提出了不准殺害兵民之條件,要求元軍遵守約定。不論如何地盡忠效力都不會得到回報,了解到這一點之時,呂文煥在氣力化成了嘹亮的聲音。
「文狀元,你的忠誠是得不到回報的。如今大宋之國運已盡,以你之才識,一定會受到天朝(元)之重用與禮遇的。」
「真是不巧,我從未想過任何的報酬。」
文天祥的回答令呂文煥詞窮。
呂文煥重新審視著文天祥。文天祥遠比呂文煥年輕得多。雖然是個狀元,卻從未接觸過國政相關之機要大事,更別說是在戰場上與大敵一較智勇高下。說起來,他不過是個經驗不足的文人,是個只知高唱空論卻不知現實嚴酷之黃口小兒。話雖如此,呂文煥在文天祥面前卻感到退縮。
此時伯顏開口了,他感覺自己不能不拉呂文煥一把。
「文狀元,呂將軍的本意也是為你著想。連我都為你感到可惜。你何不投降天朝,投靠我方呢?」
「也行,只要你能辦到三個條件。」
「哦,什麼條件?」
「第一、火能在水裏燃燒。第二、長江由東向西流。第三,太陽從西邊升起,由東邊落下。只要這三個條件齊了,我便願意降服於元。」
伯顏刹時眯起雙眼。沉默有如無形的冰,他的手按住了座位。就在這一瞬間。
「放肆狂妄也該有個限度吧!」
從座位上跳起來發出怒吼的是阿塔海。蒙古將領們全都站了起來抽出兵器,一片刀光劍影眼看就要逼近文天祥了。漢人諸將順個個臉色蒼白、無言以對。
「你們不能冷靜一點嗎?別叫漢人給笑話了。」
伯顏的聲音不大,但是卻如同澆了陣冷水般,讓諸將之怒氣都平息了下來。
「文丞相,天朝不僅寬大,而且絕對言出必行。倘若你一開始就抱持著不信任之態度,那麼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你們在常州不就打破了不殺之承諾嗎?」
常州一役之殺戮,對於伯顏來說實為一大痛處。
「他們實在不應該抵抗的。」
說到底還不是盜賊般之理論,這點伯顏心知肚明。而高唱這樣的理論來為自己的行為正當化,只會讓文天祥更加輕蔑而已。
「絕對不能讓此人給看輕了。」
伯顏察到自己的這個想法之時,不禁吃了一驚。文天祥不過是個來自於即將滅亡國家的降服使者罷了。雖然貴為右丞相兼樞密史,地位可說是尊崇無比,然而手下卻連半個能夠指揮之兵將都沒有。他理應是恐懼得發抖,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才對,然而這股軒鴨子的氣慨,以及不可侵犯之威儀,究竟從何而來呢?
第13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