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鹽縣位於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上,是浙江省嘉興市最富裕的縣份之一,著名的秦山核電站就建在這裡。海鹽縣最大的特點就是面向大海,所以,儘管當地是浙江的富裕之地乃至中國百強縣,但是,當地很多人並不滿足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裡刨食,而是把目光投向蔚藍色的大海。
大海之外是大洋,大洋彼岸是遍地黃金的美國。1989年,19歲的農家子弟沈鎮林高中畢業后,他不甘心像父輩那樣當一輩子農民,就跟隨當時洶湧的偷渡浪潮,被蛇頭塞進一條小漁船的封閉船艙,跟幾十個人蛇一起,歷盡千難萬險來到了美國。
儘管沈鎮林具有浙江人特有的聰明頭腦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但是到達美國后他才發現,蛇頭並沒有把他送到紐約、舊金山等一些他嚮往的大城市,而是把他們扔到了美國康涅狄格州的黑文市,這個地方是他以前根本沒有聽說過的,當然,他也沒有看到遍地黃金。
不過,灰心的沈鎮林很快在黑文市驚喜地發現了一個他熟悉的名字「耶魯大學」。他當然知道,耶魯大學是一所世界級的名校,而且耶魯大學曾出過5位美國總統。於是,沈鎮林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耶魯大學。因為沈鎮林明白,如果在美國社會上闖蕩,他人蛇的身份很容易被警察發現而被遣送回國,如果在相對封閉的大學里,就會安全得多。
但是,在耶魯大學這樣人才薈萃的地方,只有高中文化的中國農民沈鎮林靠什麼賴以生存呢?這當然難不住他,於是,在當地中國人的推薦下,沈鎮林成為耶魯大學的清潔工,這一干就是10年。後來沈鎮林把自己這10年的經歷比喻為「卧薪嘗膽」。
耶魯大學與中國的教育交流源遠流長,早在1854年,中國留學生容閎就獲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大學學位的中國人。著名的鐵路專家詹天佑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鐵路工程的學業,於1888年到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在耶魯校園內,中國學生、學者也是最大的留學生群體,大約在500人左右,也有很多學生邊上學邊打工,所以,幾乎沒有人把身處耶魯大學的沈鎮林當作偷渡客,而是把他當作留學生。
耶魯校園靜謐優美、環境宜人,被譽為「美國最美麗的校園」。漂亮的哥特式建築和喬治王朝式建築與現代化的建築交相輝映,把整個校園點綴得十分古典和秀麗。當然,耶魯大學的美麗也有沈鎮林的功勞,因為他是一個幹了10年的出色清潔工。
如果沈鎮林僅僅滿足於當一個清潔工,那他就不是沈鎮林了。沈鎮林最大的夢想就是發財。天資聰明的沈鎮林很快順利過了英語關之後,開始在耶魯大學遊刃有餘地工作生活。清潔工的工作並不累,如何打發打工之餘的時間呢,沈鎮林發現,耶魯大學是開放式教學,很多課程都可以去旁聽。於是,他開始流連於各種講座的課堂。
在旁聽了很多內容的課程之後,沈鎮林對計算機課程尤為熱衷。因為身處美國的沈鎮林熱衷於網路,他經常上網到國內的一些聊天室聊天,一是排解思鄉之情,二是了解一些國內的情況,他與國內的聯繫更多是靠計算機網路,所以他需要了解更多的計算機知識。而且,美國的計算機技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他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技之長,將來無論在美國還是回國,自己懂一些專業知識,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錢。
為了學習計算機知識,沈鎮林不但在耶魯大學旁聽,還專門到地處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矽谷地區的斯坦福大學旁聽計算機課程。客觀地說,旁聽了很多從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的課程,沈鎮林的確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不過,這些知識對真正的專家而言只是皮毛而已。
在旁聽的過程中,沈鎮林終於發現了「商機」,耶魯大學的很多老師和學生都出版有各方面的專著。在美國,出版圖書的稿酬是相當可觀的,比起當清潔工來,又體面又賺錢。而在無所不有的網路上,下載各種文章和資料,實在是舉手之勞。
但這些僅僅是想法而已,在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完備的美國,沈鎮林還不至於渾到拿別人的東西以人蛇的身份到出版社出書,那比老鼠給貓當三陪還危險。但是,在他與國內一位出版社社長的聊天中,這種想法開始慢慢變成了現實。
回國就職,兩年當上副社長
1999年年初,在沈鎮林偷渡美國的整整第10個年頭,他的人生開始了突然轉機。因為沈鎮林知道在美國靠出書騙錢不行,他想在中國試試運氣,於是他開始通過網路與國內的一些出版社進行聯繫,並把自己的「書稿」投往各出版社。
國內的出版社很快有了回應,在一次網路聊天時,沈鎮林認識了時任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社長的秦女士。在聊天時,英語已經相當流利的沈鎮林在介紹自己的身份時,便自稱是耶魯大學計算機博士。秦女士一聽來了興趣,身為出版社的領導,她正為出版計算機方面的圖書開發而發愁,當沈鎮林得知這個消息時,便自稱已經有多篇學術文章在美國的主流學術媒體發表,目前正在撰寫幾部計算機方面的圖書,並自吹自擂說自己的圖書絕對會在國內暢銷。當然,在這次聊天中,沈鎮林還時不時地把自己旁聽來的專業辭彙說給秦女士聽,直把秦女士忽悠得如同遇到了「救星」。
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具有相當的計算機水平,沈鎮林發給秦女士一些從網上下載后做過一些技術處理的學術文章,令秦女士佩服得五體投地。沈鎮林還吹噓說,他在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有很多老師和同學,都是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他可以邀請他們為出版社寫書。當秦女士得知沈鎮林已經在美國讀了10年書,馬上就要博士畢業時,立即把職位的繡球拋向了沈鎮林,力邀沈鎮林回國加盟出版社,並一再請求沈鎮林一定帶著自己的全部書稿回國。心花怒放的沈鎮林哪有不答應的道理,他甚至顧不上像方鴻漸那樣造一個假博士文憑,沒有任何正式身份的沈鎮林只好故伎重演偷渡回國了。
當然,沈鎮林回國的時候,他沒有忘記搜集了很多文章,拼湊了幾本所謂的專著。當然,這些專著外行人是看不出來的,即使是內行,也很難發現其中的破綻,因為沈鎮林確信這本書的內容從來就沒有在國內出現過。
1999年5月,秦女士在北京見到了剛剛回國的沈鎮林,立即設宴招待了這位「報效祖國」的「青年才俊」。「海歸博士」回國到一家並不出名的出版社工作,對於秦女士這位伯樂而言,當然是喜不自禁。而當「洋博士」的沈鎮林「榮歸故里」之時,在秦女士口口聲聲叫他「沈博士」時,他身心膨脹,人格彷彿也偉大了好些。
在宴會上與沈鎮林的聊天中,秦女士才從沈鎮林的口中突然得知,沈鎮林竟然出身顯赫,「父母在美國開有造船廠,擁有莊園、跑車、豪華遊艇,因為被您的誠意打動才回國就職」。這種不為金錢所動的「愛國主義精神」令秦女士感動不已。當然,沈鎮林對自己10年的國外生活侃侃而談,也順便談了自己對國內計算機業發展的認識,更令秦女士大開眼界。
席間,秦女士並沒有忘記要求看看沈鎮林的護照和博士學位證書。但是,沈鎮林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安全起見,我將護照放在了上海花旗銀行的保險箱里。」
為了掩蓋自己,沈鎮林立即拿出了自己的書稿。正為出版社缺乏計算機方面的稿件犯愁的秦女士,在看過沈鎮林「從美國帶回來的書稿」以後,像發現了千里馬一樣興奮,立即拍板決定出版。當然,她再也沒有顧得上追究沈鎮林護照等身份證明不全的問題。
1999年8月,回國創業的「耶魯大學博士生」沈鎮林應聘到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時年沈鎮林29歲。
美國知名大學的名頭給沈鎮林添彩不少,他不但忽悠了秦女士,也把出版社的同事們唬住了。當他拼湊的書稿順利出版之後,沈鎮林發現僅僅靠自己「創作」不但賺不到更多的錢,也難以在出版社出人頭地。於是,他開始煞有介事地頻繁與「耶魯大學的導師和師兄弟」聯繫,請他們惠賜大作,當然稿酬是非常優厚的。就這樣,沈鎮林在加盟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先後在出版社編輯出版圖書98種,幾乎創下了出版社之最,當然,這些圖書也為出版社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到出版社不久,沈鎮林便出任社長助理,在不到兩年後被任命為主管組稿的副社長。
當然,當時並沒有人知道這些圖書的組稿內情。這些圖書其實是沈鎮林從網路上下載下來拼湊而成的,而且,沈鎮林虛構了圖書的作者,從出版社開出了巨額的稿酬裝進自己的腰包。但是,整整兩年下來竟然沒有人發覺。
在出版社工作期間,沈鎮林表現出非常強的組稿和編輯能力,很得秦女士等領導的賞識。由於社長秦女士對這匹「千里馬」的一再推崇,沈鎮林在出版社一度頗有影響力。尤其是沈鎮林擔任社長助理之後,儘管助理這個職務權力可大可小,小的時候只負責上傳下達,大的時候也可以代行領導責任,但沈鎮林卻把助理當出了社長的味道來。
2001年3月,到出版社工作不到兩年的沈鎮林被任命為副社長,負責編程類和網路類的中英文選題的策劃及出版,並負責出版社日常事務的處理等各項工作。
同事舉報,假洋鬼子現原形
其實,沈鎮林在出版社飛黃騰達意氣風發的時候,出版社曾經有不少員工提醒過社長秦女士要注意沈鎮林的身份,但此時的秦女士早已把沈鎮林當做人才和心腹,根本聽不進不同的意見了,後來乾脆力排眾議任命沈鎮林當上了副社長。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承擔「九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規劃項目中的三項開發任務:計算機知識普及系列、全國計算機考級教材系列和計算機動畫教材系列。在沈鎮林的策劃下,由美國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網路專家和我國的網路專家「合著」了很多網路書籍,由於有外國名牌大學作招牌,這些圖書在市場上成為暢銷的品牌。
秦女士哪曾想到,沈鎮林進了出版社后就沒閑著,他在一年半時間,通過網上四處下載拼湊出版了98種計算機圖書,並稱這些書稿都是他委託耶魯大學的導師和師兄弟等人撰寫的。出版社按照沈鎮林虛構的圖書作者開出了54萬元稿費,沈鎮林全部「笑納」,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因為沈鎮林所採用的稿件均未取得原著作權人的授權或認可,出版社還曾收到美國某公司指責其侵犯版權的律師函。但是,這依然沒有引起秦女士等相關領導的足夠重視。
不斷升遷的沈鎮林如果能夠收斂自己,把自己隱藏得更深一些,也許他還能在出版社繼續混下去。但是,沈鎮林一方面剽竊他人的作品賺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另一邊在當上副社長之後,到處吹噓自己的身份是「美籍華人」。這位身份越來越懸的「耶魯博士」逐漸引起出版社其他員工的懷疑。沈鎮林的同事中開始有人嘗試著在網路上查找耶魯大學畢業生的名單,但是沒有發現沈鎮林的名字,有的同事還開玩笑地驚嘆過「不會是假的吧」。不知是不是對沈鎮林的身份存疑,雖然任命沈鎮林為副社長的文件已經下達,但是上級單位對這個任命一直沒有批複。
沈鎮林的身份越來越受到同事們的懷疑,2002年5月,出版社內部人員向司法機關投遞了揭發沈鎮林虛假身份的舉報信。
經過司法機關的調查,沈鎮林的真實身份被披露。在偵查人員面前,沈鎮林供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真相大白后,沈鎮林意識到自己不能在出版社繼續待下去了,2002年6月,他悄然地離開了出版社。
沈鎮林虛假身份一事引起了出版社上級主管單位的高度重視,他們迅速組成了審計組,對沈鎮林工作期間出版社的一切財務賬目進行了審計。
隨著審計的深入,沈鎮林的問題也漸漸出現。偵查機關介入后吃驚地發現,原來沈鎮林先後編輯出版的98種圖書都是從互聯網上侵權下載的學術著作。沈鎮林貪污的手段,一是簽訂虛假組稿合同,然後以向組稿人支付組稿費為由,從出版社支領轉賬支票后兌換成現金,並據為己有;二是將他在世都百貨商場消費而開具的購物發票拿回出版社全額報銷;三是將虛假的汽車裝修服務費發票拿回出版社全額報銷,並將報銷所得據為己有。此外,沈鎮林還涉嫌多次將個人消費的發票拿回出版社報銷。這些項目總計下來,沈鎮林利用職務便利,共侵佔本單位公款共計人民幣593430元。
虛假身份由此變成了刑事案件,立即引起各方面重視。因為在任用沈鎮林的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及工作的嚴重失職,秦女士被上級單位免去了職務。為了儘快追迴流失的國有資產,出版社迅速向公安機關報了案。2004年3月,公安機關決定對沈鎮林涉嫌職務侵佔一案立案偵查。
2006年1月的一天,當沈鎮林剛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走下飛機時,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公安人員擒獲,該案隨即被移交給檢察機關反貪部門繼續偵查。
超越《圍城》,原形竟是方鴻漸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塑造的悲劇人物方鴻漸是一位江南士紳之子,在北平上大學期間,因為學不了土木工程,於是轉到社會學系,最後又轉到中國文學系而勉強畢業。在未來丈人的幫助下走上了留洋之路,但到了歐洲,四年中倒換了三所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了幾門功課,興趣頗廣,但心得全無,除了夸夸其談外,一無所有,臨回國時,在父親和丈人的威逼下,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買了「美國克萊登大學」的博士文憑。
第16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