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國大案2》 - P1

 解密中國大案2

 丁一鶴 作品,第1頁 / 共36頁  

 大小:

朗讀: 


第一卷 权力与陷阱



第一章 葯監迷局裡的小人物


2007年7月10日,國家葯監局窩案中的焦點人物鄭筱萸被以注射方式執行死刑。而同時引起普遍關注的是在此前的7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宣判了葯監局窩案中涉案的曹文庄、盧愛英、王國榮、李智勇、馬騰等5人的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加上此前落馬並被判刑的器械司司長郝和平,葯監局窩案的主要案犯均被處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老百姓之所以普遍關注葯監局窩案,並痛恨鄭筱萸、曹文庄、郝和平等貪官,是因為這些貪官的貪墨行為直接危及13億老百姓的用藥和生命安全。尤其是2006年以來,「齊二葯」、「奧美定」、「欣弗」等重大醫療事件接連發生,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批、註冊等環節的諸多問題隨之顯山露水。億萬老百姓人心惶惶,萬千受害者義憤填膺。但是,善良的老百姓卻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有些假藥的出籠,竟然是葯監局官員和製藥企業的老總們聯手炮製的!而一個幫忙的小人物,手中根本沒有什麼審批權力,憑什麼僅僅編排幾個文號就拿到30萬元的賄賂?憑什麼這30萬元他拿得心安理得?

鄭筱萸、曹文庄等官員的貪腐行為,把國家葯監局攪成一個亂局、迷局。我們只能撥開藥品審批的層層迷霧,把一切晾曬在陽光之下,才能看到事件的真相。

幫忙的馬騰,過河的卒子擋住財路

撥開藥監局迷霧,需要從一個小卒子開始。

城市假期 Amocity!

  

在2007年7月5日同時被法院宣判的5人中,馬騰涉案金額和被判處的刑期都是最低的,而且他是涉案人員中唯一的「小卒子」。馬騰只不過是從河北神威葯業借調到國家葯監局幫忙的工作人員,只是一個負責編排文號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連個官員都算不上,僅僅因為幫一家製藥企業提前編排了一下文號,就得到了30萬元的「小意思」。當然,最後把馬騰供出來的就是給他送錢的那個「鐵哥們」魏威。而曹文庄、王國榮等人,也都是被這個在中國醫藥行業號稱「拿號王」的魏威拉下馬的。對於大名鼎鼎的魏威而言,馬騰不過是葯監局那些「壞掉的蘿蔔」上的一塊「小小泥巴」而已。

改變馬騰命運的人首先應該是鄭筱萸,儘管鄭筱萸也許根本不知道有馬騰這個小人物的存在。1998年鄭筱萸就任第一任葯監局局長后,陸續推行了三項改革:一是整頓醫藥市場;二是推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三是把藥品的地方標準統一為藥品國家標準,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地標升國標」。

按照當時「地標升國標」的程序,醫藥廠家先把材料交給省級葯監局;經省級葯監局核實簽字蓋章,再送到國家葯監局「統一藥品使用說明書及批准文號專項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專項辦處理完畢,送到國家藥典委員會,進行專家論證,經由秘書長等人簽字後送到葯監局註冊司的化學藥品處或中藥處;經過檢驗合格,再送到葯監局註冊司司長處簽字。此時,批文正式出爐,廠家就可以按照批文投產了。

鄭筱萸、曹文庄等人之所以「出事」,正由於他們所在的位置「很要害」,因為他們掌握著批文的「生殺大權」。但是,誰也沒想到連借調來幫助工作的「小卒子」也會在過河的時候掉進了「楚河漢界」。

鄭筱萸推行的這三項改革,最需要人手的主要是「地標升國標」工作。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僅僅靠國家葯監局編製內的工作人員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鄭筱萸批准同意專項辦臨時從葯監系統的各單位抽調人員。於是,國家葯監局從本系統的各單位抽調了大量人員來幫忙。在向河北葯監局借調人員時,因為河北葯監局人手不夠,便向國家葯監局推薦了河北神威葯業的工作人員馬騰。

2002年3月,28歲的馬騰從河北神威葯業被借調到國家葯監局藥品註冊司專項辦工作。專項辦分為三個組,馬騰所在的組叫受理組。受理組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將地方各省葯監局上報的藥品資料進行接收和核對,匯總製作已通過審查的藥品報批目錄,將報批目錄送交專項辦各級領導簽字,再將專項辦審核通過的報批目錄報送到國家葯監局註冊司進行審批。

馬騰具體的工作之一,是把註冊司審查通過的藥品在電腦里匯總整理,製作出批准文號的報批目錄;然後將報批目錄送到受理組長處簽字,再經中國藥典會綜合處副處長李智勇審核,之後再經中國藥典會秘書長王國榮簽發;經專家審核后,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行文上報換髮藥品文號。經註冊司層層審批,最後經註冊司司長曹文庄簽批后換髮國家統一標準文號。但是,走完這些程序需要的時間是漫長的,製藥企業早一點拿到批號就意味著早一天佔領市場,也就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製藥企業不遺餘力地進行攻關,力爭早一天拿到國家統一標準文號。

在這個層層審批的程序中,除了曹文庄、王國榮等有關領導的審核和簽字至關重要外,馬騰所從事的編排藥品文號工作,其實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重要環節,他的作用猶如棋局中過河的小卒一樣不可忽視。因為當時換髮文號的廠家非常多,比如同時批下來一種藥品,有多家企業可以生產,如果馬騰把哪個廠家的文號優先編排了,這個廠家的藥品就可以早上市銷售,企業不但能提前賺取利潤,而且會佔有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當時,全國很多廠家和吉林威威葯業公司一起上報了一種叫「心血通」的葯,威威葯業的董事長魏威在等待文號的過程中發現,其他廠家的文號大部分已經發下來了,「心血通」的藥品名稱統一改為「肌氨肽苷注射液」,而且醫藥市場上這個品種銷售很好。由於肌氨肽苷注射液是國字型大小的,上市后吉林威威葯業生產的地方批號的「心血通」就滯銷了。魏威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批文要是再晚下來,市場份額就讓別的企業佔有了。

魏威提著「豬頭」把所有的「廟門」都拜完了,層層過關之後卻被馬騰這個「小卒子」擋了財路。神通廣大的魏威坐不住了,連「油鹽不進」的曹文庄都能擺平,魏威不相信自己拿不下這個借調來幫忙的馬騰。

於是,魏威找到了他的哥們兒——中國藥學會諮詢部主任劉玉輝,請他出山擺平馬騰。

聯手拿號,賣家、掮客與買家的黑金交易

這裡需要對吉林威威葯業的實際掌控人魏威和中國藥學會諮詢部主任劉玉輝作一下介紹。因為在葯監局窩案中,正是這兩人扮演的主要行賄者的角色把曹文庄、王國榮、盧愛英等人拉下馬的;也正是這兩個人,最後「出賣」了曹文庄、王國榮、盧愛英和馬騰。

先說魏威。

魏威是中國醫藥系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赫赫有名的「拿號王」,也是吉林威威葯業的實際掌控人,他在業內廣為人知的名字則是他的化名「魏濤」。魏威的吉林威威葯業在幾年的時間裡數易其名,分別用過吉林全威、詹姆斯安迪、威威潤生等名字,之後分化為諾氏製藥、巴里莫爾製藥。與此同時,魏威還在吉林通化成立了太平洋葯業有限公司,后更名為菲爾斯杜克,之後再度更名為阿爾貝拉醫藥公司,主要業務為藥品銷售。

拋開這些讓我們眼花繚亂的名字,為了便於記憶,我們僅僅以「威威葯業董事長」的身份來講述魏威。魏威三十多歲,河南人。據熟悉魏威的人描述,他身材瘦小,其貌不揚。早年在河南漯河從事藥品批發,獲得原始積累之後轉戰東北。2000年魏威收購了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家藥廠,在此基礎上註冊成立了吉林威威製藥有限公司。威威葯業是由自然人股東組成的股份制企業,魏威的母親張女士也是這個公司的股東之一。

在企業發展之初,威威葯業對外公布的法定代表人並不是魏威,而是一個叫劉振中的神秘人物。但是,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魏威卻經常「變成」威威葯業的「董事長」。比如2003年非典時期,威威葯業向所在地吉林省梅河口市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抗病毒藥品,媒體的報道中就稱魏威為威威葯業的董事長。

值得提醒讀者注意的是,魏威的威威葯業以及後來分解開來的製藥公司和葯業公司,所在地點都是隸屬於吉林通化市的縣級城市梅河口市。醫藥產業是通化的支柱產業,當地製藥工業的總量占吉林省的30%,效益則占吉林省的70%。

此前名不見經傳的魏威開始在醫藥界顯山露水還是在2002年到2005年的三年時間裡,魏威迅速在吉林醫藥界崛起並成為業界赫赫有名的「拿號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拿到了200多個「國字型大小」的產品文號,令業內人士錯愕不已。

實際掌控威威葯業的魏威平時並不在梅河口,他在當地的企業都交給一些親友管理,包括他持有威威製藥股份的母親。魏威自己則在北京的集團總部遙控指揮,並開展至關重要的「業務活動」。

魏威的「業務」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在2002年以後的「地標換國標」過程中,他作為「買家」,與「掮客」劉玉輝聯手向「賣家」曹文庄、王國榮等人行賄,拿到全國各省市上報藥品的質量標準及生產工藝;然後以這些資料為模板,先後選擇了200餘種生產廠家較少、以注射劑為主的藥品,通過行賄吉林省葯監局的一些官員,補回1996年前這些產品的文號;再將地方文號上報至國家葯監局專項辦,「地標」於是順利地換成了「國標」。

掌握了如此眾多的「國標」,以此牟利應是易如反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魏威即擁有200多個藥品批文,堪稱「奇迹」。表面上看,這200多個藥品批文屬於魏威並不擔任法人的威威葯業,但其實都歸魏威所有。

如此迅速地「拿號」,採取常規手段當然不可能完成,賄賂葯監局官員成為魏威的殺手鐧。被魏威最早拉下馬的是吉林省葯監局的兩名官員。2004年吉林省葯監局副局長於慶香、註冊處副處長陶立軍相繼因受賄而被捕。2005年5月,陶立軍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之後,於慶香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從2005年開始,魏威掌控的三家企業相繼改頭換面,成了外商獨資企業。自此,魏威的名字淡出醫藥行業,但隱身幕後的魏威還是企業的實際控制人。

2005年年底到2006年年初,是中國醫藥行業「黑金交易」的蓋子被集中掀開的關鍵時期。2005年11月,中國藥學會諮詢部主任劉玉輝被公安機關逮捕;2006年1月,魏威因涉嫌行賄葯監局官員被抓獲,兩人共同供出了曹文庄、王國榮等人。於是,一場反腐風暴在葯監系統深入展開。2006年1月12日,曹文庄、盧愛英等人在參加北京寬溝的全國葯監局會議上被檢察人員帶走。由此引發了國家葯監局腐敗窩案。

城市假期 Amocity!

  

2006年8月25日,在國家葯監局緊急叫停的6種假藥中,魏威操控的製藥企業就佔了5種,其中包括諾氏製藥的人蔘多糖注射液、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腫節風注射液、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以及巴里莫爾製藥生產的天麻素注射液。

自2006年3月起,諾氏製藥和巴里莫爾製藥兩家製藥企業相繼停工。據有關媒體報道,在2002年到2005年短短三年內,威威葯業銷售收入達50億元,無論這個數字是否準確,其中的獲利都是極其驚人的。

除了「買家」魏威,還有一個在葯監局窩案中「濃妝上場」的重要角色劉玉輝。

劉玉輝對外的公開身份是中國藥學會諮詢部主任,但他同時在白雲山醫藥科技的400萬元註冊資本中有49%的股權,持有資產高達200萬元。這200萬元資金是劉玉輝擔任中國藥學會諮詢部主任期間,以學會名義召開各類培訓所得。2005年11月,劉玉輝涉嫌挪用中國藥學會資金200萬元被捕。

在中國藥學會,劉玉輝是出名的呼風喚雨的「能人」,他是藥學會中有20多年會齡的元老級人物,但他除了開會之外,很少在藥學會辦公。中國藥學會裡更多的是一些醫藥專家,他們除了研究新葯之外,很少和外界打交道,也很少有人涉足批文的事情,而且藥學會裡也似乎沒人能約束住「能人」劉玉輝,以至於有些專家聽說劉玉輝涉嫌挪用藥學會的資金時都感到非常吃驚,更想不到他會在製藥企業和葯監局之間充當「掮客」。

但是,無論在中國藥學會還是在國家葯監局,眾所周知的是,劉玉輝跟曹文庄是私交甚深的哥們兒。劉玉輝不但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與曹文庄開車到河北廊坊等地打高爾夫,甚至為了曹文庄晉陞葯監局副局長,劉玉輝慷慨解囊提供了40萬元「活動經費」。至於劉玉輝利用與曹文庄的密切關係,幫助一些製藥企業報批新葯並從中獲益,幾乎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而以謹慎著稱的曹文庄經常在劉玉輝拿來的新葯批文上批示「這個材料是劉玉輝同志拿來,請中藥處研處」,或者「請某某同志閱處(劉玉輝同志拿來)」,如此明確批示,足見劉玉輝與曹文庄的關係之密切。顯然,曹文庄這種明目張胆的批示就是讓手下「快審快批」。

如此一來,凡是註冊司的批文只要與劉玉輝名字沾邊,也就意味著「馬到成功」。當然,劉玉輝是曹文庄受賄鏈條上爛得最厲害的關鍵一環。後來也正是劉玉輝「出賣」了他的「哥們兒」曹文庄。

這是后話。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