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剛的第一個情婦是在山東青島認識的趙某。1997年新春伊始,許曉剛到山東省青島市開會。海濱城市秀麗的名勝古迹並沒有引起他的興趣。一日傍晚,一席美酒佳肴,幾番推杯換盞后,他獨自一個人來到某洗浴中心洗桑拿。在這裡,頗有幾分姿色的按摩小姐趙某闖進了他的生活。在一邊按摩一邊調情中,他們很快就成了知己。當晚,許曉剛便將她帶回下榻的賓館。
1997年當年冬天,許曉剛再次來到青島后急切想與趙某幽會。風花雪月中的趙某此時早已投入另一權貴公子的懷抱,且已有身孕,她在電話里婉言謝絕了許曉剛的盛情邀請。為了得到趙某的柔情一抱,許曉剛懷抱著99朵紅玫瑰,來到趙某宿舍的樓下,一個又一個電話表達思戀之情。為了一個按摩小姐,這位堂堂的大廳長足足在寒風中佇立了一個多小時……趙某終於被感動了。從此,他倆猶如一對恩愛夫妻,南昌、北京、上海頻頻牽手出入賓館酒店……在近3年的時間裡,許曉剛除了送趙某40多萬元外,還專門託人在北京給趙某找了份稱心的工作。
許曉剛的第二個情婦是在北京認識的陳某。有一次,許曉剛出差到北京。當夜色降落時,許曉剛並沒有閑住,獨自一個人到「天上人間」夜總會,很快便與坐台小姐陳某勾搭上了,交上3000元的首期付款外,兩人開始了兩年多的情人生活。為此,許曉剛支付了30多萬元。為了幫助陳某告別夜總會生活,許曉剛介紹她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從業,並為她出面聯繫到省內的兩家煙草企業兩筆300萬元的廣告業務。從中分得提成后,在許曉剛幫助下,陳某又做起了彩票生意。
第三個情婦是北京「天上人間」夜總會的班某。2000年秋,許曉剛又一次來到「天上人間」夜總會。這次,他認識了服務生班某,1000美元便是他們的第一次性交易。而此後維繫他倆一年多的情人關係,許曉剛付出了40多萬元的錢物。
第四個女人是南昌一家茶樓的女老闆李某。他是許曉剛2003年春節期間認識並發展成為情人關係的。為維持與李某的情人關係,許曉剛出資幫助其在南昌經營某品牌服飾專賣店、送「寶馬」轎車……直至案發,他送上的錢物在200萬元以上。
為了給李某買車,許曉剛向幾年前認識的某集團老闆游某某索要了購車錢。2003年底,游某某把48萬元現金放在一個紙箱里讓他弟弟帶到南昌交給許曉剛,並囑咐是一箱很重要的「資料」。許曉剛收到后,把錢裝在一個布袋裡,交給李某,讓她買輛寶馬車。李某後來在檢方證詞中稱,她當天就去提了車,支付47萬餘元車款后,還多了幾千塊。
第五個女人李某,許曉剛照樣奉上了大量的錢物。
但是,許曉剛花錢最多的還是在歌手鄧某的身上。鄧某是江西省鷹潭市人,30歲有餘,身高1.62米,從上饒師範學院畢業后,成為了江西省某文工團的一名歌唱演員,天生一腔好嗓音,離異后一直沒再結婚。曾兩次參加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並獲得過銀獎。2002年初春的一天,鄧某與許曉剛、熊新興在南昌「2001」歌城唱歌,當鄧某提出自己參加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的歌曲製作費沒著落時,許曉剛當即叫熊新興出這筆錢。在唱完歌后,熊新興從汽車裡拿了5萬元送給鄧某。2002年7月,許曉剛打電話對熊新興說:「鄧某在北京發展,需要30萬元資金出個人專輯。江西出這麼個人才也不容易,你就支持一下吧!」熊新興便指使其公司員工通過工商銀行匯給鄧某30萬元。為支持鄧某在「歌唱事業」上的發展,許曉剛一共付出了136萬元的錢物。
關於被告人許曉剛收受136萬元給情人鄧某的指控,法庭上控辯雙方就這一細節展開過爭論。許曉剛的辯護律師錢列陽認為,熊新興等人在許曉剛的聯絡下,基於許曉剛的面子以贊助費方式直接支付給鄧某136萬元,鄧某將該款用於製作個人演唱專輯、拍攝MTV及參賽等活動,許曉剛並未從中直接、間接獲利。許曉剛只是利用職權為熊新興等人贊助鄧某居間介紹,僅系一種與職權有關的商業行為,並非利用職權向他人索賄。
而熊新興在供述中表示,「熊新興主動與許曉剛搞好關係的目的有三:一是想在公安機關找個依靠和保護人;二是搞經濟、辦企業,需要與公安經偵部門打交道,而許曉剛又是分管經偵工作;三是許曉剛在南昌有地位、有影響,能為自己引見一些人,因此樂意滿足許曉剛的任何要求。熊新興曾向許曉剛送錢、物的具體情況以及給鄧某、李某的錢,均是沖著許曉剛給的。」法庭認為,許曉剛所有社會關係中涉案人員和熊新興的講法都一致,只是因為許曉剛與這些女人關係不一般,給了她們就是給了許曉剛。而許曉剛調離公安機關后,李某某等相關行賄人與鄧某之間就原來給錢的事進行串供,偽造借條,編造已經還款的事實,更充分說明了各行賄人給鄧某的136萬元錢並非贊助而系許曉剛索取的性質。所以法庭沒有採信辯護意見。
另外,檢察機關指控,1989年至2006年7月間,許曉剛先後非法將6支民用制式槍支存放在辦公室和家中,最後又分別存放於兩個朋友處。案發後,這6支槍已被江西省公安廳依法扣押。
後來,許曉剛在供述中稱:「我與她們的關係,用包養二字基本上都能概括。10年時間,總賬算下來,花在她們身上的錢物近500萬元。真是觸目驚心!我把錢都花在女人身上了,想想真不值啊!」
2007年2月14日是情人節,然而,曾經有過6個情人的許曉剛卻在浙江衢州度過了一個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2006年4月21日,許曉剛涉嫌受賄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管轄。3天後,浙江省檢察院將此案交由衢州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同年5月11日,許曉剛被衢州市檢察院逮捕。許曉剛涉嫌非法持有槍支案由江西省公安廳偵查終結,於2006年8月7日移送衢州市檢察院併案審查起訴。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許曉剛的行為已經觸犯刑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受賄罪、非法持有槍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於2007年1月19日向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浙江省衢州市對此案非常重視,衢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擔任該案的公訴人,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擔任審判長。而許曉剛從北京請來了著名的刑事辯護律師錢列陽為他辯護。顯然,這是一次高規格的庭審。
庭審時,許曉剛對自己的身份介紹用的是公務員。在公訴人舉證時,許曉剛表現得很配合,多數情況下都大聲說「是」。而且在庭審的過程中,穿著囚服的許曉剛發言時很注意言語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談到自己走到如今這一步是「咎由自取」。
庭審即將結束時,審判長給了許曉剛發表意見的機會。許曉剛說到17歲當兵來到衢州時,停頓了許久,最後大聲地哭了出來。「我在這兒待了5年,入團、入黨,可以說,人生的大好時光有一部分留在了這裡。回到家鄉后,每次都是匆匆路過這裡。我曾許下心愿,有生之年再踏上這片土地。但非常遺憾的是,這次來卻是一個囚犯的身份。從2005年8月到今天,一年零六個月,我在反思自己。我之所以走上這條路,是世界觀、人生觀發生變化、扭曲的結果。」
許曉剛在最後陳述時說:「為了國家長久治安和維護法制的尊嚴,我願意接受法律的懲罰。儘管我個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一個沒有法律制度保證公務員隊伍純潔的國家是沒有出路的!」
由於許曉剛的認罪態度好,庭審工作十分順利。
2007年4月9日,56歲的許曉剛站在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庭被告人席上接受法院的判決。「被告人許曉剛犯受賄罪、非法持有槍支罪,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官的判決字字敲打在許曉剛的心底。驀地,他用鷹一般專業的眼睛回頭搜索著他熟悉的面孔,但是,他又一次失望了,跟春節前兩天開庭審理時一樣,那些昔日的朋友們一個都沒有來,他重重地嘆了口氣,低下了頭。
第五章 中國焦炭配額第一案
2007年8月30日,坐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被告席上的吳功陽真誠地向法官表白說:「我感到自己確實是犯法了,給國家、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讓幫助過我的領導、家人遭到了傷害。我一直認罪,希望自己良心上得到一定的寬慰。我願意接受法律的懲處,但希望能夠得到輕判。」
現年39歲的吳功陽6年前曾是商務部一位副部長的正處級秘書。案發前,他的職務是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信用組組長。在商務部,吳功陽的仕途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但卻因為受賄121萬元而身陷囹圄。而與吳功陽同時落馬的,還有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工業品出口處處長孟丹。
如果不落馬,這兩個年輕官員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提升為廳級幹部應該不在話下。
導致這兩個仕途明星落馬的,是我們普通百姓聽說過但卻很少有人了解底細的「進出口配額」。而把這兩人拉下馬的,是在中國進出口行業內一位神通廣大的神秘富婆李霽月。而李霽月、吳功陽、孟丹等人引發的這一系列案件,也成為中國焦炭配額第一案。
神秘富婆李大姐,中國配額皇后的前塵往事
在講述本案之前,首先要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配額」這個名詞。所謂配額,就是為了保護國家產業而對某種產品實施進出口限制,並對產品規定的每年進出口額度。以焦炭出口為例,按慣例,焦炭出口量每年由國家發改委確定,再由商務部採取申報制實施分配下達到各企業。如2004年,由於國內對煤炭的大量需求,中國對外出口的焦炭配額從上年的1500萬噸削減為900萬噸。
由於享受國家退稅等優惠和國內外價格的差異,得到配額就等於得到大筆利潤。因此,很多企業都希望通過各種渠道獲得進出口配額,為企業獲取更多利益。而掌管配額的人,如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工業品出口處處長孟丹這樣的實權人物,自然成為各企業的「攻關」對象。正因為配額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以掌管審批大權的腐敗官員為「賣家」,各配額需求企業為「買家」的「配額大戰」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配額掮客」,李霽月就是這些掮客中赫赫有名的「配額皇后」。
李霽月是一個神秘的傳奇人物,她的傳奇色彩在於很少有人了解她的真正底細,而且她更善於把自己身上蒙上一層神秘光環,並把這種傳奇色彩發揮到極致,甚至孟丹和吳功陽這樣炙手可熱的人物都心甘情願地供她驅策。
李霽月祖籍江蘇,1949年2月15日生於北京,從小在北京長大。關於她的家庭背景說法很多。不過,確切的信息是:1968年李霽月中學畢業後進入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4年後返京調至北京無線電儀器公司,並在這個單位工作了11年。在這個期間李霽月結婚生子,她在外交部門工作的丈夫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並擁有國外工作的經歷。
此後,頻繁跳槽成為李霽月最重要的職業特點。1983年李霽月調入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擔任外經辦主任,初次接觸外貿工作。此後的職業生涯里,她再未離開外貿行業。在她眼中,外貿工作蘊涵了無限的商機,而做好外貿僅僅靠商業頭腦、亦步亦趨是遠遠不夠的。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特別是與上層的實權者和信息控制者的密切聯繫,會使得這項工作成為遠景無限的聚寶盆。
機會終於來了,1988年李霽月進入國家計委,機關生活讓她積累了豐富的人脈,但僅僅兩年之後,李霽月離開國家計委轉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之後又於1995年轉入中糧進出口總公司。進入中糧的第二年,李霽月出任中糧機電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首位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到達她職業生涯的巔峰。
李霽月在中糧機電曾經風雲一時,但在2001年8月中糧機電召開的股東會議上,她被免去公司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職務,改任公司總經理,集團另派人員主持工作。自此李霽月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實權。
然而,失去昔日的權勢后,外貿圈內卻多了一位神秘的「配額皇后」李大姐。
斡旋特批,分切焦炭配額大蛋糕
手中無權的李霽月心中無比失落,但是,她非但沒有退出外貿行業,而且在這個行業內掀起更大的波浪。
2003年下半年,一個自營出口業務的薛老闆找到在外貿界赫赫有名的李霽月,問李霽月能不能找關係搞些焦炭出口配額,並許以巨額回報,無所不能的李霽月答應下來。
李霽月的另一個特殊能力在於,她能夠把她所認識的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她之所以答應薛老闆,是因為她1997年在公園裡晨練時,認識了一個在商務部工作過的人。隨即,李霽月找到這位晨練的朋友詢問,能不能介紹一個商務部具體分管配額的領導,她想「諮詢」一下配額的相關事宜。那位熱心的朋友隨即在2003年秋天的一個上午直接把李霽月領進了商務部,領到外貿司工業品出口處處長孟丹的面前。
第12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