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科幻

 傾城太子妃

 林潔冰 作品,第16頁 / 共84頁  

 大小:

朗讀: 

「當然是貶為庶民,逐出宮闈。哼,本王絕不會娶像她那樣心如蛇蠍的女子!」司空朝歌一臉的鄙夷,仿佛是在談論什麼厭惡的東西。

花傾城有些摸不著頭腦,仔細想了想,似乎從沒有得罪過眼前這位爺啊!他的厭惡到底從何說起?忍不住問道:「殿下一直說太子妃心如蛇蠍,不知殿下是從哪裏聽說的?或者,殿下曾與太子妃有過節不成?」

「哼!」司空朝歌一聽這個似乎就來氣,語氣不善地說道:「還用得著聽說!本王13歲那年就親眼看見,她命人將宮女從十丈高樓上丟了下來。那人就摔在本王眼前,本王親眼看見,血肉模糊、屍骨無存啊!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那名宮女也只不過是打翻了她的膳食,僅此而已!那年她才11歲吧!你說說,11歲,豆蔻年華,她就能那麼狠心,視人命如草芥,不是心如蛇蠍是什麼!」司空朝歌臉色一沉,那一次,一向無法無天的三皇子竟被嚇得病了半個月,落下個天大的笑柄。宮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三皇子在挽月閣前被嚇暈了過去!簡直是恥辱!天大的恥辱!司空朝歌每每想起此事,都恨得牙癢癢。

花傾城有些怔愣,沒想到還有這麼一檔子事。那是7年前的事吧!挽月閣裏的細作日漸猖狂,攪得自己不得安寧,無奈之下唯有施以重刑,以收震懾的目的。沒想到卻從此在這位三皇子心中留下了這麼陰暗的印象。花傾城有些無奈,這些年,挽月閣裏的主子心腸歹毒的事跡想必人人皆知了吧!不知怎麼的,花傾城突然覺得很委屈:「沒有人生來便是鐵石心腸,若是可以,誰願意滿手血腥呢?」花傾城淡淡說道,說完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連忙補充道,「奴婢失禮了。」

司空朝歌倒沒有怪罪的意思,只是像被她的話勾起了什麼疑慮,陷入了沉思,沉默了許久。

司空朝歌不開口,礙於身份,花傾城也只好在地上跪著,不敢起身。

想了一會,司空朝歌像是有了結論般,自言自語道:「也是,本王記得以前,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孩,母後接將軍夫人入宮小住的時候,她還常常拿宮裏的食物出去布施給街上的乞丐,還為了一個病死的小乞丐哭了三天,哭得發高燒。」

花傾城一滯,低低一笑,沒想到他還記著呢。9歲前,自己常常出入宮闈,當時所有的皇子公主都圍著自己和無雙,卻偏偏這個三皇子總是一副很不屑的樣子,沒想到,他居然還記得。

「到底這些年挽月閣發生了什麼事呢?可父皇並沒有虧待她呀!挽月閣裏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按照皇家規格來的,每次有什麼好東西也都是第一時間送進挽月閣,她還有什麼不滿的?」司空朝歌想了想,明媚的眼底染上一絲困惑,似乎不能理解花傾城的變化。

花傾城淡然一笑,低低地呢喃:「世人都羨慕挽月閣裏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卻從未有人在意過,在那裏生活的人,她真的喜歡那樣的生活嗎?」

司空朝歌耳尖地將花傾城的感慨一字不差地聽進耳裏,接話道:「她要是不喜歡,她可以說出來啊!她要真的不喜歡,可以拒絕父皇的封賜啊!難不成父皇還能綁著她,叫她當太子妃!」


  

花傾城聞言更加的無奈,9年前大明宮裏的那一幕突然在自己的眼前逐漸清晰起來。

「傳花將軍一家上殿……」

太監尖銳的嗓音刺破了大明宮森嚴的宮門前死寂般的沉默,9歲的花傾城一身孝服,神色複雜地看著躺在擔架上昏迷不醒的父兄,心底一陣陣地疼惜。

「小姐,將軍和少爺這樣見駕恐怕不妥吧!」家將擔憂地上前說道。

花傾城一身孝服,目光沉著地站在象征著皇權至高無上的九龍階梯下。花傾城站了起來,9歲的孩童臉上是一如既往的冷靜,眼底霸氣外露,淡淡道:「抬著將軍和少爺,隨我面君!」

家將一愣,被一個9歲的孩童渾身散發的氣場折服,深深應道:「是!」

那一日,一身素服的9歲女童進退自若地出現在群英薈萃的大明宮,震撼了滿朝文武。

「臣女花傾城參見國君。」花傾城進殿後面對上百雙直勾勾的眼睛,沒有半點慌亂,冷靜地行完君臣之禮後又行了個拜見長輩的禮儀,福了福身,柔柔道,「傾城請小舅舅安,願小舅舅福體安康,萬壽無疆。」

「哦?」面南而坐的天子挑了挑眉,表情淡淡,眼底卻有幾許不易察覺的贊賞。

花傾城見滿朝文武面露疑惑,便道:「母親生前常說,國君待她親如兄長,國君是她永遠的小哥哥。」花傾城說完,果然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冷漠的國君坐直了身子,神情緊張,就差出口相問了。花傾城察顏觀色,又道,「我與無雙是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長大的。母親常說,若是見到了國君,便喚國君一聲『小舅舅』,國君定然歡喜的。」

「喜歡,喜歡,孤很喜歡,傾城以後便這般稱呼孤吧!」司空弘逸寵溺地笑了笑,滿懷期待地問道,「你母親還說了些什麼?」

「國君,大明宮裏不是敘舊的地方。」朝臣中走出一人,身形高挑,滿臉威儀,連責備國君的話都說的理直氣壯。


  

「傾城見過太傅大人。」花傾城朝那人盈盈拜倒,行的是師徒之禮,抬眸時神色崇拜地說道,「父帥常說,池太傅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我們這些小輩學習的榜樣,只可惜父帥少時頑劣,雖有幸拜在大人門下卻沒有好好珍惜,荒廢了學業,還惹得大人時常生氣。父帥每每提及,都懊悔不已,總說該找機會好好向大人賠罪。」

池淵一愣,還沒反應過來便聽見那清脆悅耳的嗓音再次柔柔地響起。

「方叔叔掌管錦陵軍機,父帥也時常提起。父帥常說,大商後繼有人,幸而有方叔叔這般文武雙全的人才在,錦陵城的治安才可以維持得這麼好。只是當年方叔叔拜入父帥帳下時,父帥過於嚴厲,希望方叔叔不要記恨才好。還有,大司馬趙伯伯,父帥遠守邊疆多年,幸得您在後方籌備糧草,大軍才得以無後顧之憂。你我兩家本是世家,父帥常常教育我們,將來有機會要好好報答伯伯。」

一席話下來,太傅池淵、統轄錦陵四門所有兵馬的方世蕃、大司馬趙啟盛全都與花家扯上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池淵贊賞地看著大殿內進退得度的9歲女童,忍不住贊道:「小小年紀如此聰慧,花家有女如此,家門何幸啊!」

花傾城淺淺一笑,柔弱地拜倒:「各位叔叔伯伯,今日花家蒙難,我父帥兄長遭奸人所害,身中劇毒,性命垂危,我母親也在逃亡的路上不幸辭世。花家遭此大難卻還被汙通敵叛國,傾城在這兒請求各位叔叔伯伯主持公道,請求小舅舅明察秋毫,還花家一個公道。」

所有的人不約而同地望向高座上的主宰者,屏息靜氣,不敢出聲。

就在池淵、方世蕃、趙啟盛快要按捺不住時,國君卻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都暫且退下。

文武百官、宮女太監全部回避,大明宮裏只剩下9歲的花傾城和聖明的大商國君,還有昏迷不醒的花將軍、花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