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師,你睡了嗎?我許的願望其實不是關於大茶村小學的,而是我自己的願望,我夢想著有一天能到大城市看一眼,看看大城市的夜景。」刀曉彤在對面的小床上說。她極盡所能的想象著大城市的風光。
陶慧珍感到呼吸有些沉重,為什麼她的願望看似那麼容易實現,卻成了她的願望呢?陶慧珍從沒聽過如此單純又意義不凡的夢想。她真誠地說:「你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攢夠去北京,去上海那樣大城市的路費。唉,我每個月有三十塊的補貼。」
陶慧珍從刀曉彤的語氣中聽到無限的憧憬,以及一絲無奈。她閉上眼睛認真的思考,如果從猛臘縣坐車,一直到上海,再北上,到北京,一路上需要花掉至少900塊,往返就要1800塊。1800除以30,結果是60……再用60除以12。得到的結果是五年。
也就是說,刀曉彤假如一直以現在的狀態去為她的夢想努力,至少要五年的時間能完成夢想。陶慧珍忽然明白,刀曉彤為什麼要以憧憬的口氣那樣說,「憧憬」很多時候代表了遙不可及。同時,陶慧珍豁然省悟,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也許她唾手可得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夢想。
她開始想文秀。文秀說她的夢想曾是舞蹈和舞台。
「恐怕要好多年,一定要熬下去。」刀曉彤自己突然這麼說了一句。她很清楚夢想的代價。
在沒有補貼之前,刀曉彤的世界很小,她看到的只是大茶村這麼大的範圍,也沒有想過,外面的世界有多麼不同。直到她拿到了收入,才去想這錢要如何花,於是她想到了想象中最好的,最值得她去花錢的願望。
直到此時,她已經有了53塊錢。
陶慧珍雙腿有些酸,幾天幾夜沒好好休息了,在竹床上不久就昏沉的睡去。夜裏,蚊子叮咬她,她醒了幾次,盯著手臂上的蚊子包愣了愣,繼而又淺淺的睡了。
第10章 大茶村小學和學生們
大茶村小學坐落在大茶村的居中位置,修建在一個緩坡上面,被幾棵棕櫚樹和芭蕉樹環繞。外面有一圈老舊的柵欄,一根光禿禿的木杆筆直的指向天空。刀曉彤說那個是旗杆。校舍只有一間,不是幹欄式建築,只有一層,用竹子和木頭搭建。
和陶慧珍想象的不一樣,這裏並沒有充滿了童年時期小學校園的那種朝氣蓬勃,也沒有像「八、九點鐘的太陽」那樣,孕育希望的氛圍,校舍給人一種孤零零,靜謐的氣氛。毫不起眼的矗立在村寨中心,好像已經廢棄了許久。
早晨,陽光直射在校舍的歇山式尖頂上,陶慧珍眯著眼打量校舍,炙熱的陽光鑽進陶慧珍的眼裏,眼前浮現出來一片奪目的彩色光暈。而校舍在陽光的背面,投出一小片影子。
比想象的要壞,但重要的還是能夠學習,不論校舍多麼簡陋,學校不是什麼華麗殿堂,而只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陶慧珍滿懷熱切的想到。將本來挽在頭頂的頭發打落開來,鋪展在肩上,她想以樸素的形象,見到那些學生。
陶慧珍和刀曉彤居住的小吊腳竹樓,就在校舍的一百米外。陸陸續續的已經有小孩兒趕來學校了。學校周圍有著通向四面八方的小路,那些孩子在陽光升起的時候,從那些小路裏露出頭來。
在簡陋的校舍裏,陶慧珍見到了這群孩子,他們的年齡參差不齊,民族也有不同,一至六年級的都有,有的安靜,有的喧鬧,眼裏盯著陶慧珍,充滿了好奇。而後,又不停歇的交頭接耳起來,但仍然在胳膊的縫隙裏,手掌的間隙中,偷偷的窺看陶慧珍,好像在比對陶慧珍與他們的迥異。想要徹徹底底看清陶慧珍,又有些膽怯。
他們好像在交流,陶慧珍在來的時候,村寨裏的人都去迎接了。陶慧珍是半年多來,唯一一個願意來到傣鄉教書的支教老師。
陶慧珍覺得,孩子們的眼睛,比她看到的任何眼睛,都要明亮很多倍,雪亮雪亮的,像是一顆顆小小的黑色水晶球,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逃不過這樣一雙雙沒有雜質的眼睛。盡管大茶村小學,與她想象的頗有出入,但是眼前的孩子們,和她想象的差別不大。他們的目光中,棲息的光芒,與她在西北地區看到的幾個孩子,並無本質的區別。
西北地區的孩子,望著一座座黃土坡,遙遙無盡,都是渴望和頑強。而他們被群山環繞,也在猜想著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看自己的時候,與黃土漫天的小山村的孩子,在看自己時的目光,再一次重疊了起來。
那是詢問和求知的目光。陶慧珍暗暗的看著他們,想要與他們到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去,不再仰望群山,而是俯瞰著大地神州,想要做到這一點,唯有學習了知識才行。
「哎,都安靜點兒,這是新來的陶老師,來教你們文化的,快叫陶老師。」刀曉彤走到三尺講台邊,以帶著濃濃當地風情的語調說。
「陶老師……陶老師好。」大茶村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學生們,「齊聲」道。
「同學們好,我叫陶慧珍,來自北方的城市,沈陽,很高興見到你們。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頭頂『教師』這個頭銜,我很榮幸。我要把我從我的老師那裏學來的每一點每一滴,全無保留的遞交到你們手中。而你們也有使命,學習,刻苦的學習。」陶慧珍想起上舞蹈學院的第一年,一個老師就是如此的做開場白,她很認同這位老師的觀點,所以一直記在心裏。
今天她終於說出了同樣的話,面對著自己的學生。僅僅是改變了其中的幾個字而已。她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驕傲感沖擊著她,責任感,使命感在血液裏流動,她不知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令她輕輕的捏緊拳頭,目光篤定。
校舍內的孩子們,看著陶慧珍做自我介紹,迷茫神色漸漸的爬上了小臉兒,其中有一個學生,給陶慧珍的印象特別深刻,她似乎理解了陶慧珍的話,做了一個很微小的動作,將脖頸上的紅領巾,整理的板板正正…
刀曉彤數了數班上的人數,嘀咕道:「又有人沒來,陶老師,本該是二十八個學生,只有二十六個。」
陶慧珍也數了一遍,確定是二十六個學生後,問道:「是哪兩個沒來?我在這兒,你到家裏去看看。」
「經常有娃不來學校,今天可能是陶老師來了,比往常還多了幾個,陶老師,我先演示給你看,你再來教,我再去家裏找。你看這樣行不?」陶慧珍第一天教課,還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刀曉彤需要先做給她看。
陶慧珍不是很情願的嗯了一聲,她不想有任何學生缺席。
大茶村小學的學生,來齊了有二十八個,六年級的學生最少,二、三年級的學生居多。學校裏是用了複式教學法。先教高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進行旁聽,再教低年級的學生,高年級學生自習。每一天都如此往複,在刀曉彤做老師的日子裏,每一天,學生幾乎只能學到一課,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自習中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