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 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 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 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 《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 無心得而鬼神服。 」 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無為 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 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 故執德之謂紀,德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不以物挫 志之謂完。 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為萬物逝也。 若然者, 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不利貨財,不近貴富;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 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 顯則明。 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 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淵乎其清也。 金石不得,無以鳴。 故金石有 聲,不考不鳴。 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世恥通於事,立於本原而知通 於神。 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采之。 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 存形窮生, 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德之 人。 視乎冥冥,聽乎無聲。 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 故深之 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 其宿。 大小,長短,修遠。 」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使知索之而不 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也。 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黃帝曰: 「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缺,‧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 堯問於許由曰:「‧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 」 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缺之為人也,聰明睿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 而又乃以人受天。 彼審乎禁過。 而不知過之所由生。 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 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方且四顧 而物應,方且應眾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恒。 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 有祖,可以為眾父,而不可以為眾父父。 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 也。 」 堯觀乎華。 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 」 「使聖人壽。 」堯曰:「辭。 」「使聖人富。 」堯曰:「辭。 」「使聖人多 男子。 」堯曰:「辭。 」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
第2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