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這是大炮發明家的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系。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爾當獲悉這一消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准備乘這顆炮彈到月球去探險。巴比凱恩、米歇爾·阿爾當和尼切爾船長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18**年12月1日乘這顆炮彈出發了。但是他們沒有到達目的地,炮彈並沒有在月球上著陸,卻在離月球2800英裏的地方繞月運行。在續集《環繞月球》中,還寫了他們環繞月球所見及最終返回地球的過程。
→儒勒·凡爾納作品集』
正文
第一章 大炮俱樂部
在南北戰爭時期,美國馬裏蘭州中部的巴爾的摩城成立了一個很有勢力的新俱樂部。我們知道,當時在這些以造船、經商和機械制造為業的人們中間,軍事才能是怎樣蓬勃地發展起來的。許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沒有受到西點軍校的訓練,就跨出他們的櫃台,搖身一變,當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將軍,過了不久,他們在「作戰技術」上就和舊大陸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時也和他們一樣,仗著大量的炮彈、金錢和生命,打了幾次勝仗。
但是美國人特別勝過歐洲人的,是在彈道學方面,這倒不是說他們的槍炮達到了怎樣精良的程度,而是它們的體積大得出奇,因而射程遠,這在當時是前所未聞的。在擦地射擊、俯射或者直射、側射、縱射或者反射方面,英國人、法國人、普魯士人已經沒有什麼可學的了;但是他們的大炮、榴彈炮、臼。炮和美國的那些可怕的武器一比,就好象袖珍手槍了。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美國人,世界上第一批機械學家,跟意大利人天生是音樂家,德國人天生是哲學家一樣,他們是夭生的工程師。所以看到他們把他們大膽的發明才能運用到彈道學上,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些巨型的大炮雖然不象縫衣機那樣有用,可是卻同樣的驚人,而且受到更多的稱贊。這種不可思議的武器,我們知道的有派羅特、道格林、羅德曼等人的傑作。歐洲人的「安姆斯強」、「巴利賽」、鮑烈的「特洛依」①只好在它們海外的對手面前低頭了。
因此,在北方人和南方人死拼的時候,大炮發明家占了首要地位;聯邦的報紙熱烈地祝賀他們的發明,以至於連小商人和天真的「傻瓜」也沒有一個不在日夜絞盡腦汁,計算枯燥無味的彈道。
一個美國人如果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就去找另外一個美國人合作。湊足了三個就選一個主席,兩個秘書。有了四個就指定一個人做檔案管理員,這樣,他們的辦事處就開始工作了。有了五個就召開大會,成立俱樂部。巴爾的摩的情形就是這樣。第一個發明一種新式大炮的人同第一個鑄炮人和第一個膛炮筒的人進行合作。這是大炮俱樂部的核心。俱樂部剛成立了一個月、就吸收了一千八百三十三個正式會員和三萬零五首七十五個通訊會員。
凡是願意參加這個組織的人;必須具備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就是他曾經發明或者至少改良過一種大炮,沒有大炮,任何一種武器都可以代替。不過話得說清楚,發明十五響的左輪手槍、回旋式卡賓槍或者馬刀式短槍的人是得不到重視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大炮發明家總是高人一等。
「他們受到的尊敬,」有一天,大炮俱樂部的一位最博學的演說家說,「是和他們大炮的『體積』相稱的,和他們的炮彈達到的『射程的平方成正比』的!」
假如再發揮下去,就會把牛頓的萬有引力搬到道德領域裏來了。
大炮俱樂部成立以後,美國人的發明天才在這方面所能產生的成果,是不難想象的。武器的體積大得驚人,炮彈飛出了限定的界線,把沒有惡意的行人轟為兩段。所有這些發明把歐洲那些寒滲的武器都遠遠拋在後面了。我們看了下面這幾個數字,就能夠有一個公正的概念。
以前碰到」時運」好,三十八磅的炮彈才能在三百英尺以外,從側面打倒三十六匹馬和六十八個人。這是制炮學的幼兒時期。以後炮彈就蓬勃地發展起來了。羅德曼炮發射的半噸重的炮彈,能在七英裏以外,輕而易舉地打倒一百五十匹馬和三百個人。以致大炮俱樂部要做一次正式的試驗也成了問題。不幸的是,即使馬同意做試驗,人卻無法找到。
不管怎麼說,他們的大炮的殺傷力是非常可怕的,每一次開炮,戰士們都象鐮刀底下的麥穗一樣紛紛倒下。一五八七年,庫特拉的那顆有名的炮彈奪去了二百五十個人的戰鬥能力;一七五八年,索爾多弗的另外一顆炮彈殺死了四十個步兵:一七四二年,凱塞爾斯多爾弗的那尊奧地利大炮每炮轟倒七十個敵人:但是和羅德曼炮彈比起來,它們有什麼了不起呢?那納或者奧斯特利茨的那些決定戰役的驚人的炮火又算得了什麼呢①?在南北戰爭時期,我們見識得可多哩!在葛底斯堡戰役中,一尊螺旋式炮發射的一顆圓錐形炮彈擊中了一百七十三名南部聯邦的士兵,在強渡波托烏克河的時候,一顆羅德曼炮彈把二百一一十五名南軍送到極樂世界。這兒應該提一提大炮俱樂部傑出的會員和常任秘書梅斯頓發明的一種可怕的臼炮,它的殺傷能力特別強,試炮時一炮就打死了三百三十七個人。真的,轟的一聲就解決了。
對這凡個說服力這樣強的數字,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呢?沒有了。那麼,我們就爽爽快快地承認統計學家皮特凱思做的統計,不要爭長論短了。他拿大炮俱樂部的人數,去除被他們的炮彈打倒的人,發現他們每人「平均」殺死了二千三百七十五點幾人。
從這樣的數字看起來,這個科學團體唯一的工作,顯然就是在博愛的目標下毀滅人類和改良被他們當做文明工具的武器了。
這是一群凶神惡煞,可是又不失為世界人民優秀的兒子。
這兒應該附帶說明一下,這些經得起考驗的美國人,不光研究研究公式就算了,他們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呢。在他們中間有各級軍官,從少尉到將軍,有各種年齡的軍人,有的在戰爭中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有的在炮架上一直待到老。很多人長眠在戰場上,他們的名字列入了大炮俱樂部的光榮名冊,生還的人大部分都帶著不容爭辯的勇敢的標志:拐杖、木腿、假臂、代替手的鐵鉤、橡皮牙床骨、銀腦蓋骨、白金鼻子,樣樣俱全,皮特凱恩也做過這樣的統計:在大炮俱樂部裏,平均每四個人分不到一條完整的胳膊,六個人才有兩條腿。
但是那些勇敢的大炮發明家卻不在乎這些。每當戰役結束,戰報登出了相當於消耗的炮彈十倍的傷亡數目時,他們就感到自豪,說實在的,他們有權利這樣做。
但是有一天,那是一個‧沉、淒涼的日子,戰爭中的幸存者簽訂了和約,爆炸聲慢慢地停了,臼炮沉默了,罩著炮衣的榴彈炮和加農炮被運回軍火庫裏,炮彈堆在工廠裏,血淋淋的回憶慢慢地消褪了,在上了大量肥料的田野裏,棉花長得非常茂盛,喪服隨著悲哀一起消失了、大炮俱樂部也無事可做了。
幾個熱情的工作者還在埋頭計算彈道;他們還在夢想發明巨大的臼炮彈和無可比擬的榴彈。但是脫離了實踐,這種空虛的理論有什麼意義呢?因此,俱樂部的廳堂裏冷落起來了,侍役在接待室裏睡大覺,報紙在桌子上發黴,‧1暗的角落裏傳來了憂鬱的酣聲,從前是那麼愛吵鬧的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們,現在都被悲慘的和平壓得悶聲不響,沉入空想的制炮學的夢鄉裏去了!
「真夠慘的!」有一天晚上,勇敢的湯姆-亨特在吸煙室的壁爐旁說,他那兩條木腿眼看就要烤成炭了,「什麼事情也沒有!什麼希望也沒有!多無聊的生活!每天早上快樂的炮聲叫醒你的那種日子到哪裏去了呢?」
「那種日子再也不會來了,」精神煥發的倍爾斯貝試著伸一伸他那已經失掉的胳膊回答說。「那時候可真有意思!
誰要是發明了一種榴彈炮,炮剛鑄成,就拿到敵人面前去實地試驗;接著,他帶著席爾曼的鼓勵,或者和麥克克利蘭拉拉手①,回到兵營裏!可是現在,將軍們都回到他們的櫃台那兒,他們不再運輸炮彈,卻運輸對誰也都沒有害處的棉花包去了。唉!炮神巴爾勃啊,美國制炮學的前途實在不堪設想了!」
「是的,倍爾斯貝,」布魯姆斯伯裏上校大聲說,「真叫人灰心!當初我們拋棄了安靜的習慣,練習使用武器,離開巴爾的摩到戰場上去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可是剛過了兩三年,又不得不扔掉千辛萬苦換來的成果,兩手插在口袋裏,過這種悲慘的遊手好閑的日子。」
話雖這樣說,這位勇敢的上校卻不能做出這種遊手好閑的姿態,雖然他並不缺少口袋……
「什麼戰爭的希望都沒有了!」這時候,大名鼎鼎的梅斯頓用鐵鉤子搔著他那用古搭波膠做的腦殼說。「天邊沒有一點烏雲,而偏偏在制炮學方面這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老實對你們說吧,今天早上我完成了一種臼炮的圖樣,平面圖、橫斷面圖和縱斷面圖也都繪好了,它注定要改變作戰的法則!」真的嗎?
「真的,」對方回答說。「不過,做了這麼多工作,克服了這麼多困難,究竟有什麼用呢?這不是白自地浪費精力嗎,新世界的人民好象約好了要和平地生活下去,連我們那鬥志昂揚的《論壇報》①也預言人類將來的災難只可能是由可怕的人口增加引起的!」
「不過,梅斯頓,」布魯姆斯伯裏上校說,「歐洲還在為維護民族自決的原則而進行戰鬥哩!」
「那又怎麼樣?」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