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任務很簡單:觀察地平線上出現的任何反常情況。從這兒望去,景色十分壯觀。遠遠的下方是戴西特爾號的兩只菱形船體,中間是結實的連接部分。他能看到甲板上的昆特格利歐們,雖說天色已晚,但仍能一眼辨出誰是船員,誰是香客——只有船員才能在不斷搖晃的甲板上走得穩穩當當的。
下面恐龍們的動作把阿夫塞逗樂了。兩人相遇,一方會立即閃開,給對方留出很大一片空地。他以前從來沒有居高臨下看過這一幕。個頭較小的一方——也就是比較年輕的——總是第一個讓開,但就算歲數最大的昆特格利歐至少也會做個讓路的姿態。這個模式恒定不變,幾乎跟天體運行一樣有規律。
阿夫塞朝遠方地平線望去,除了水什麼都沒有。流動的、無窮無盡的水,由東向西,波浪起伏。好一片空闊的水面,頗有讓人鎮定之效。
阿夫塞在桶裏慢慢轉了一整圈,查看地平線的各個角落。沒有什麼東西沖破波浪,一切都是那麼簡單,那麼平淡。
望著望著,地平線仿佛在左右兩側變成了彎曲的弧線。無論面朝哪個方向都一樣,左右兩側的地平線都會彎下去。阿夫塞有點拿不准,但看上去真像一條曲線。或許是我的想像:一心想看到什麼,結果便真的以為自己看見了。阿夫塞想。昨天晚上有了個新發現:那就是,世界是圓的。而現在,他竟然覺得自己能看到這個圓。
但是,就算這樣,事實是不容置疑的。無論他怎麼強迫自己的眼睛不去看這個緩緩的曲面,但它就在那兒,肉眼隨時可以看到。這是可以肯定的。
頭頂上是一片最絢爛的景象。當阿夫塞在桅杆上爬行的時候,「上帝之臉」已經從明亮的半圓變成了胖胖的新月,像一片巨大的橘紅色、黃色和棕色構成的鐮弧,橫跨四分之一的天空。
阿夫塞傾斜著腦袋,尾巴彎下來,把身體的重量換到另一只腳上,又抬頭朝上看。
你是什麼?他疑惑地想。
你是上帝嗎?
拉斯克先知認定它是上帝。和所有孩子一樣,孩提時代的阿夫塞便背誦過拉斯克的宣言,也就是先知在現在的首都中心廣場所作的演講。「我已經凝望了『上帝之臉』,」拉斯克說,「我親眼看到了我們造物主的面容……」
但「上帝之臉」看上去並不像昆特格利歐恐龍的臉。它是橘紅色、黃色和棕色的,不是綠色;它是圓形的,不是瘦長形;它有很多眼睛,而不是只有兩個;它的嘴裏也沒有牙齒——如果「臉」上那個時常可以看到的巨大的白色橢圓形確實是嘴的話。
但是,上帝憑什麼該像昆特格利歐恐龍呢?上帝是完美的,而昆特格利歐恐龍卻並不完美。上帝是非物質的,不需要食物,也不需要空氣。昆特格利歐恐龍之所以嘴裏遍布撩牙,鼻口頂端長著鼻孔,正因為他們的生命離不開物質,他們不是不朽的神靈。阿夫塞也知道,兩只眼睛比一只好,兩只眼睛看物體時有更深的景深。所以,「上帝之臉」上長著十來只位置遊蕩不定的眼睛,肯定應該比兩只眼睛更好。
難道不是這樣嗎?
不!不。它不是「上帝之臉」。它不可能是。阿夫塞的尾巴失望地擺動著。‧望桶裏的空間太小,他不能盡情摔打。
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他知道。
「上帝之臉」僅僅是一顆行星。
是的,一顆行星。
僅此而已。
那麼,上帝又在哪兒?上帝是什麼?
沒有上帝。
阿夫塞畏縮了。他的脈搏急速跳動,情不自禁地張開爪子。腦子裏這個念頭把他自已嚇住了。
沒有上帝。
會是這樣嗎?不,不,不,自然不會。即使這樣想想也是瘋狂的,愚蠢的。肯定有上帝。肯定有!
但是上帝在哪裏?如果不在這裏,不在他頭頂上那個旋轉的物體裏,又在哪裏?如果它不是在這樣的高空俯視下面的香客,又能在哪裏?
在哪裏?
阿夫塞的胃一陣痙攣。他知道,這次痙攣不是因為‧望桶那不間斷的搖擺。
昆特格利歐恐龍是存在的,他想。
如果我們存在,那麼肯定有人創造我們。
這個人當然是上帝。
這樣想來,一切都非常簡單。上帝存在。
但是,誰創造了上帝?
第25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