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舌頭在旁聽得好笑,也趁機跟著起哄抬價,躥叨趙老憋最少再拿三條高級香煙出來,才能將東西換走。
趙老憋聞言目瞪口呆,還以為是自己走眼了,他又盯著屠板納納地看了半晌,搖了搖頭表示不信,並且抖開麻袋讓那二人看看,裏邊已經沒有值錢的東西了:「不可能再給你們加碼了。」
司馬灰見事已至此,索性就把話挑明了:「咱是水賊碰上了鑽艙的,還使什麼狗刨兒啊?幹脆就誰都別糊弄誰了。你這套我們全懂,以前沒少見識過,說話也不用藏著掖著再兜圈子了。我們早就看出來你趙老憋是個憋寶的,否則哪有好端端的活人,會在自己脖子上掛串打狗餅。」
「打狗餅」這東西,是種藥餅子,可以用來驅趕貓狗。在早年間,農村死了人,停屍的時候,往往會給屍體頸中掛上這麼一串,以防餓狗啃壞了屍首,或是野貓爬過來讓死人乍了屍。憋寶的人常在深山老林或荒墳野地裏出沒,為了驅避毒蛇和野獸,也都有攜帶「打狗餅」的習慣。
趙老憋也看出這司馬灰雖然不過十五六歲,卻是個鬼靈精,知道的事也多,輕易唬不住他,但絕沒料到這小子竟能窺破自己行藏,不禁暗自吃了一驚,佩服地說:「這位團頭好眼力,想不到現在這年月,還會有人知道咱憋寶的行當。」
事到如今,趙老憋也只好坦言相告,承認自己確實是憋寶的,今天也是撞大運,無意間在黑屋廢墟發現了這塊屠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功夫」。最後他告訴司馬灰和羅大海:「咱爺們兒當著真人不說假話,有啥說啥,你們這塊屠肉的舊木頭案子,確實是個罕見之物,但這天下雖大,除了俺趙老憋之外,卻再沒有第二個人還能識貨。今天時候不早了,咱們先就此別過,你們二人好好合計合計。既然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俺也就不能讓你們太吃虧,俺在城裏還藏著一件好東西,明天也帶過來。你們到時候要是認准了還不肯換,俺也就別無二話了,抬腿就走,走了就再也不回來了,有句老話咋個說的來著?『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到時候你們倆別後悔。」
司馬灰和羅大海點頭同意,二人目送趙老憋離開「黑屋」,便立刻回到棚內,舉著煤油燈,把這塊糟爛油膩的案板子擺在地上,顛過來倒過去看了半天,但他倆翻來覆去,也沒從中瞧出什麼子醜寅卯,滿肚子都是疑惑。當晚思前想後,徹夜難眠。
轉天一大早,趙老憋果然又尋上門來,這回在他的麻布口袋裏,多出了一件油光毛亮的皮袍子,皮毛黑中透紅,有幾分象是貂皮,卻更為輕薄。不過司馬灰和羅大海兩人別說貂皮了,長這麼大連貂毛也沒見過半根,便不懂裝懂地問趙老憋:「這是什麼皮子?溜光油滑的瞅著還真不錯,牛逼皮的?」
趙老憋頗為得意,有幾分賣弄地說:「俺這件皮袍子的來曆可是不凡。」隨即給二人講起了來曆,說是解放前他到長白山裏挖參,晚上就借宿在木把的木營子裏。那木營子中養了一只老貓,斑斕如虎,肥大憨健,更是靈動非凡,上樹能掏鳥窩,下樹能逮耗子。
趙老憋在林場子裏住得久了,也就與它廝混熟了,常常給這老貓喂些吃食。可後來每天早上進山時,都會看到那只貓趴在樹上,氣喘籲籲,顯得筋疲力盡,連貓尾巴都懶得動上一動,一連數日都是如此。
趙老憋心說這可怪了,憋寶的人眼賊,一看之下,料定此貓必是有所奇遇,就打定主意要看個究竟,於是暗中跟蹤觀察,發現只要天一擦黑,這只老貓就去山神廟,從門縫裏鑽進去就躲在牆角的黑暗中,潛伏起來一動不動。
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山神廟的房梁上便發出一陣響動,旋即有只體大如犬的巨鼠,兩目閃爍如炬,自梁上而下,爬到神位跟前,將鼠尾伸進燈盞裏,偷喝供奉在那裏的燈油,並且抱著牛油蠟燭亂啃,發出「嘁嘁嚓嚓」的聲音。
這時那老貓突然從角落裏躥出,與碩鼠相互激鬥,但那巨鼠雖大不蠢,而且極其凶殘猛惡,絲毫不懼天敵,老貓雖然矯捷,卻也奈何它不得,兩個翻來覆去鬥個不休,真是你死我活、各使神通,難分高下。
趙老憋借著月光窺得真切,才知此貓每晚必來與這巨鼠相爭,所以天亮後累得脫了力。他偷看這場宿敵之間的惡戰看得入了神,也跟著全身發緊,無意間碰倒了一扇破門板。
那巨鼠正自全神貫注的與老貓惡鬥,忽聽身後傳來異響,受著驚嚇,只不過稍稍一分神,便露出些許破綻,被老貓撲倒咬斷了喉管,頓時血如泉湧,將廟堂地上的石磚都染遍了,掙紮了好一陣子,終於翻出白眼,咽氣而亡,這正是「到頭分勝敗,畢竟有雌雄」。
趙老憋是博物識寶的行家,知道這巨鼠積年累月的吃油啃蠟,成了些氣候,道行畢竟不淺,便摸出刀子剝掉鼠皮,回去加些材料,做成了一件皮襖。到了寒冬臘月裏,關外滴水成冰,但只要穿上這老鼠皮襖,哪怕是裏邊光著脊梁板兒,在三九嚴寒當中,額頭上也會熱得冒汗。只不過他對外人,從不肯說這是百年老鼠皮,而是稱其為『火龍駒』。」
趙老憋對司馬灰和羅大海說,別看現在酷暑炎熱,但等到秋風起,樹葉黃,天上大雁「嘎兒嘎兒」叫著往南飛的時候,你們仍住在黑屋破棚子裏,可就難保不會受到陰冷潮濕之氣侵害,身上遲早要落下病根,到時必定離不開這俺這件「火龍駒皮襖」。
司馬灰心知這件皮襖已是趙老憋出的「底牌」了,反正憑自己的眼力和見識,根本看不出那舊木墩子是個什麼寶物,不如就換給此人罷了,當即答允下來。但他又對趙老憋說:「這樁生意跟你做了倒也無妨,可老師傅您得敞亮點,別讓我們吃糊塗虧,應該把這塊屠肉木案的來龍去脈,全都說清楚了,以及你究竟是如何發現此物有異,拿去了又有什麼用途?如果有一處講不清的,我司馬灰豁著把它當堂劈碎了燒火,也絕不肯讓你白撿這天大的便宜。」
趙老憋十分為難地說:「司馬團頭,你的理岔了,古話咋說的——『繡取鴛鴦憑君看,莫把金針渡與人』,咱們兩下交易,是以物換物,又不曾虧失了你半分一毫,咋能硬要套問俺的底細?」
司馬灰和羅大海雖然在社會上闖蕩了幾時,卻畢竟都是少年心性,好奇心重,凡事都要查個水落石出才算完,不打聽明白了,連晚上睡覺都睡不安穩,二人軟磨硬泡,死說活求,非逼著趙老憋交底不可,並且發了誓,事後絕不變卦反悔,也不會當叛徒出首告秘。
趙老憋碰上這兩位也只好自認倒黴了,不得不交出幾分實底:世間都說憋寶的蠻子眼尖,事實也確是如此,他昨天中午路過黑屋廢墟,一眼瞥過去,發覺有片棚戶不同尋常。
識寶的眼力是門功夫,更是經驗,怎麼講呢?其實真要說穿了,也沒有民間傳言中的那麼邪乎,並不是還離得好遠,就已看見木棚子裏金光閃閃,而是憋寶的人極善觀察,往往能夠發現常人難以察覺的細微之處。
趙老憋由打跟前一走,就發覺這座木棚附近,存在著許多反常的跡象。照理說,這麼炎熱的天氣,黑屋地區垃圾堆得都成了山,羅大海又剔剝了一頭野豬,弄得遍地都是血腥,周圍該當是蚊蠅盤旋,嗡嗡擾亂不休才對。可是司馬灰與羅大海身後的棚屋周圍,不見半只飛蠅,這不是怪事嗎?
趙老憋料定這附近可能藏有寶物,當即停下腳步,謊稱討碗水喝,趁機坐在木棚門前,向四處仔細打量起來,最後把目光落在了剁肉的朽木案板之上。那肉案是截老木頭樁子,四周拿麻繩箍著,案上擺著死不閉眼的一顆豬首,鮮血滴落在案面上,也不見血水向外流淌,竟都緩緩滲到木樁的縫隙中去了。
趙老憋一眼就斷定在這汙糟油膩的木案之內,必然有些奇異。這塊作為肉案的木頭墩子,當年定是取自一株大樹,在那株樹木在被人砍伐之前,樹身上已生有蟲孔木隙,恰巧裏面鑽進去了一條細小的蜈蚣。因為它在樹裏住得久了,體形漸大,難以再從先前進來的窟窿裏脫身,以至被困在樹內,木性屬陰,經絡中含有汁液,養著蜈蚣多年不死。
後來經人伐樹取材,把藏有蜈蚣的這段木頭,削作了肉鋪中屠肉放血的案板。樹中蜈蚣得以不斷吸噬豬血,年深日久,在體內結出了一枚「定風珠」,因為據說蜈蚣珠能治痛風,才得此名,倒不是取西經三調笆蕉扇時用的那枚珠子。而後這段肉案木墩被屠戶拋棄,不知怎麼就遺落在了黑屋廢墟,裏面的老蜈蚣早已餓死了,但珠子應該還在。這定風珠是陰腐血氣凝結為丹,才使得周圍蚊蠅莫近,趙老憋所求之物,正是此珠。
司馬灰一時未敢輕信,哪有這麼准的?他當即找來斧頭,劈碎了肉案,見其中果然蜷曲著一條遍體赤紅的大蜈蚣,已被斧刃截作了兩段,但是雖死不化,須爪如生,在蜈蚣口中銜著一枚珠子,白森森圓溜溜的,沒有任何光澤,倒像是個可以渾珠的「魚目」。
司馬灰和羅大海面面相覷,到這會兒才算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了,怪只怪自己眼拙,空伴著寶物許久,竟然視而不見,如今再後悔也來不及了,晚上就等著喂蚊子吧。
趙老憋嘿嘿一笑,心中得意非凡,卻假意勸解他們道:「那個老話咋講的……『命裏八尺,難求一丈』。兩位團頭英雄年少,雖與這珠子無緣,但來日方長,而且還得了皮貨、香煙,更有許多好嚼頭,又有啥可不知足的?咱兩下是各取所需,誰都不吃虧,山不轉水轉,後會有期了。」說罷捏了定風珠在手,轉身便走。
司馬灰和羅大海正在興頭上,怎肯善罷甘休,他們急忙攔住趙老憋:「底還沒交全,怎能說走就走?這魚眼般的肉珠子到底有什麼好處?你拿去了又打算用來做什麼?」
趙老憋稍顯遲疑,本不想再往下說了,但他看司馬灰和羅大海都是膽大妄為不忌鬼神之輩,自己進山憋寶正缺幾個幫手,如能得他二人在旁相助一臂之力,豈不平添幾分把握?趙老憋想到此處,眯著眼看了看天,然後低聲說:「看這黑屋古鎮形勢不俗,本應是一塊『鳳凰展翅、玉**匣』的風水寶地,可這麼多年以來,為啥土地貧瘠、民物窮盡?」
司馬灰和羅大海極為不解:「風水地理這些舊事我們不明白,但聽說黑屋自古就窮,荊棘雜草叢生,土地拔裂,種什麼莊稼都難活,怎麼看都不會是一塊寶地。」
第4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