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御手洗潔。」
「從亞洲來的嗎?」他馬上回問。
「從日本來的。」
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的體驗,好像被捲入似曾相識的超強漩渦一樣。我一這麼回答,艾剛又浮現害怕的表情。
「你對日本有所認識?」
於是,艾剛思考了一下才說:「日本是個科學很進步的國家。我是因為日本才能活下來的。」
「為什麼因為日本才能活下來?」
他聽了,露出好像很驚訝的表情。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這麼想而已。」
「你對日本感到害怕嗎?」我問。
於是,他又露出像是打從心底畏懼般的表情,但是沒有說話。
「你在顧慮我嗎?」
我一再重複詢問,艾剛一直思考,然後說:「不知道。」
「對日本的害怕,是很具體的嗎?比方說日本人對你做了殘忍的事,或日本人對你說了難聽的話。」
艾剛對於我說的話馬上搖頭,「沒那回事。」
「所以,這種害怕並不是針對具體的事情,對嗎?」
艾剛提心弔膽地點點頭。他的表情看起來完全沒有說謊,這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理由,但「日本」這個字眼卻帶給他莫名的害怕。即使不合邏輯,但我相信這個想法沒錯。
「那是畢加索的畫嗎?」艾剛指著牆上的複製畫問。
「是康丁斯基,畫的是日本的稻草人。」
這次他的表情變化沒有那麼大。
「那是稻草人喔」
「把它放倒九十度之後再畫的。」我解釋道。
「喔。」
「是抽象畫的起源。你喜歡抽象畫嗎?」
「是的,很喜歡。」艾剛這次說了不一樣的話。
「哪個畫家?」
「我喜歡的抽象派畫家是達利(註釋10:1941-1989年,西班牙畫家,超現實主義畫派。他的行為舉止一如他的作品怪異又魔幻,令人嘖嘖稱奇,一時備受爭議)。還有德爾沃、恩斯特(註釋11:1891-1976年,德國人,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先鋒,有畫家詩人的美名),我都喜歡。」
「你喜歡電影嗎?」
「電影?為什麼這麼問?」
艾剛大概覺得我的問題轉的有些唐突,表情變得很訝異。
「電影製作和畫家的工作不是很像嗎?」
他似乎接受了我的說法,答道:「對,的確如此。我特別喜歡俄國的愛森斯坦(註釋12:1893-1948年,俄國導演同時也是電影理論家,猶太人,電影作品為數不多,但其電影理論「蒙太奇」對後世電影影響深遠)和塔可夫斯基(註釋13:1932-1986年,電影、歌劇導演,也是電影製作人,同時還是作家和演員,被譽為蘇聯時代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
「希區柯克怎麼樣?」
「希區柯克?啊,那是娛樂電影。我喜歡他在英國時期的早期作品。」
「他早期的作品你都看過嗎?」
「不,我很想看,但早期的作品已經不容易看到了。我看到的都是他到美國后拍攝的作品。」
「『鳥』之後的作品,怎麼樣?」
「看過,想放鬆一下的時候,我常到哥特堡的電影院去看。」
「你能說出他在『鳥』之後所拍的所有作品嗎?」
「我想可以。是『鳥』、『艷賊』、『衝破鐵幕』、『黃寶石』、『狂凶記』。」
第1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