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曲解我的意思,」馬克漢立即糾正他,「希茲是一個能幹的人。事實上,他是我們所有警員當中最好的,他被指派調查全案可以證明總部對這個案件的重視程度,我的接手應該不至於有任何不痛快,但是我希望氣氛能夠儘可能的和諧。希茲看到我帶了你們來一定會光火,所以我拜託你們,請保持謙虛的態度。」
「雖然我不願意這麼做,但如果真的必要,我願意賄賂那個過度敏感的希茲,見到這位長官時會立刻奉上我最喜愛的香煙。」
「如果你這麼做,」馬克漢微笑著說,「他可能會把你當嫌疑犯當場拘捕。」
我們在西四十八街靠近第六大道上一幢古老氣派的豪宅前停下來。這幢優雅、二十五英尺高的房子建於紐約市建築兼顧美觀和實用的年代。設計和附近房子的形式一樣傳統,但大門和窗戶的石雕顯出它不凡的華麗氣派。
路邊到房子前的階梯前有一小段水泥路,周圍全被鐵欄杆圍祝惟一的進出口即是大門,位於十層石階的頂端,比馬路高出六英尺;進口處右邊牆上有兩扇裝了鐵欄杆的大窗戶。
門口擠滿看熱鬧的群眾,走道上有許多看起來警覺性很高的年輕人,我猜是記者。穿著制服的警員替我們打開計程車門,他向馬克漢舉手敬禮並驅開人群讓我們通過,站在大門外的巡警打開大門讓我們進入屋內,同時也向馬克漢敬禮致意。
「凱撒大帝,我們向你敬禮。」萬斯微笑著輕聲說。
「閉嘴,」馬克漢說,「我的頭已經夠大了。」
當我們進入那扇橡木大門后,助理檢察官汀威迪迎上來,他是個認真聰穎的年輕人,給人一種可以肩負人類所有苦難的印象。
「早安,長官,」他向馬克漢打招呼,同時鬆了一口氣,「真高興見到你,這案子十分棘手,是樁沒有任何線索的謀殺案。」
馬克漢沉重地點點頭,向客廳望過去,「來了些什麼人?」
「總探長以下全部到齊。」汀威迪無助地回答,好像已經預見了不祥之兆。
一位面色紅潤、身形魁梧、蓄白色鬍髭的人出現在客廳入口處,他見到馬克漢,伸出手快步走過來,我認出他是警察局刑事組的最高領導人歐布萊恩探長。他們互相問候,馬克漢介紹了萬斯和我,歐布萊恩敷衍地對我倆點點頭后便轉身向客廳走去,馬克漢、汀威迪、萬斯和我緊隨其後。
客廳有兩扇十英尺高對開的大門,室內寬敞呈正方型,屋頂挑高,朝街開了兩扇窗,在大門反方向通往天井的牆上又開了一扇窗,旁邊是進出餐廳用的落地式拉門。
室內裝演得富麗堂皇。牆上掛著幾張畫工精細的賽馬圖和狩獵的戰利品。一張高級東方地毯幾乎鋪滿了客廳地面,東邊面對大門那面牆的中央有個大理石砌成的壁爐,對角處擺了一架直立式鋼琴。另外有張桃花木製成的書架,鋪了綉幃的沙發,桌面鑲嵌珍珠的小矮几和柚木製的六英尺的長桌。在長桌旁靠近甬道背向大門的地方,放置了一張藤椅,椅背極高呈扇狀。
艾文·班森的屍體就倒在這張藤椅上。
大戰期間我曾在前線服役兩年,也曾目睹過無數慘死的屍體,但是當我見到死者時仍無法抑止地反胃。在法國那段日子裡,死亡一直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但是眼前的環境實在無法和這個暴行聯想在一起。六月清晨的陽光灑滿室內,市場的喧器從窗外傳來,怎麼樣你都以為自己置身於一個祥和且有序的世界之中。
班森的屍體自然地斜靠在椅子里,好像隨時會轉身斥責我們這群闖入者。他頭靠椅背,右腿舒適地疊上左腿,右手擱在長桌上,左手輕倚藤椅旁,現場看來尤其自然的是他死時手中還握著一本書,大拇指夾著正在閱讀的那一頁。(作者註:那本書是歐·亨利所著的《嚴正事件》,班森讀到「市政報告」那章。)他被人從正面一槍射中前額斃命,彈孔因血液凝固已呈黑色,椅背的地毯上有一大塊從腦部滲下來的血跡。若不是這兩項可怕的證據,他看起來像是看書看累了而在閉目養神。
他穿一件咖啡色上衣,紅色拖鞋,襯衫的領口處鈕扣鬆開。他長相平凡,身材肥胖,禿頭,臉孔肥腫,即使沒有扣上襯衫領口的扣子也很明顯地現出雙下顆,我緊張地匆匆掃過屍體一眼便轉向屋內其他人。
有兩位戴著黑色帽子的彪形大漢正在檢視鐵窗,他們好像對窗戶外面的鐵欄杆特別注意,其中一位雙手握住欄杆用力搖動,像在試探它牢不牢固。另外一位身材中等蓄著金黃短髭的人正彎腰在壁爐前檢查。長桌另一端,一名身穿藍色制服戴德貝禮帽的人雙手插腰正仔細觀看椅子上的屍體,全神貫注得好似盼望能夠找出這宗謀殺案的秘密的樣子。
站在後窗前的探員正用一隻珠寶鑒賞用的放大鏡仔細檢視掌心的小物件,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他的相片,他是全美頂尖的武器專家卡爾·海契杜恩隊長,年約五十歲,身材高大,上衣鬆鬆垮垮幾乎拖到膝蓋;他有一顆異於常人的大腦袋,耳朵好像藏在頭殼裡,在灰白鬍子的遮蓋下幾乎看不見他的嘴唇。海契杜恩隊長和紐約市警局的合作已長達三十年,雖然他的長相十分滑稽,但大家非常敬重他,他的彈道鑒定報告被紐約市警察局奉為金科玉律。
屋子後方靠近餐廳附近有兩個人正在交談,一位是警政署督察威廉·莫朗,另一位則是馬克漢曾向我們提及的刑事組的厄尼·希茲警官。
當我們隨著歐布萊恩總探長走進客廳時,室內的人全部暫停手中的工作,以些許不安卻敬畏的眼光注視著檢察官。海契杜恩匆匆瞥了一眼馬克漢后便繼續檢視他手中的小物件,他這舉動讓萬斯蕪爾一笑。
莫朗督察和希茲警官神色嚴肅地走過來,互相握手之後(後來據我觀察那只是在警察和檢察官之間一種類似宗教的客套儀式),馬克漢介紹了萬斯和我,並簡單解釋我們之所以在現場的原因。莫朗愉快地欠欠身,而希茲卻全然不理會馬克漢的解釋,當我們兩個是隱形人。
莫朗和屋內其他人十分不同,他約六十歲,銀髮,蓄咖啡色短髭,衣衫光潔,看上去像一個成功的華爾街股票掮客而不像個警察。(作者註:事後我才知道莫朗曾是紐約上城一間大銀行的總裁。一九O七年銀行倒閉后,接受國務卿蓋諾的邀請出任警政署督察。)「我已經指派希茲警官負責此案,馬克漢先生,」他以緩慢低沉的聲音說道,「看來破案前我們會遭遇不少麻煩,連總探長也親赴現場為我們打氣;清晨八點他就來了。」
歐布萊恩探長在我們進來后一直站在窗邊,用嚴謹的態度監督所有採證工作。
「我想我可以離開此地了,」莫朗又說,「早上七點半就被叫醒,還沒吃早餐,既然你來了,我想就不需要我了……早安!」他和我們握手而別。
「汀威迪,麻煩你照顧這兩位男士,行嗎?他們希望知道我們的作業流程,拜託你說明一下,我過去和希茲談一下。」
汀威迪愉快地接下任務,我想他一定是為找到傾談的對象而高興。
當我們三個人不約而同地向屍體——整出悲劇的中心人物——走去時,我聽見希茲冷冷地對馬克漢說,「我想現在開始,就由你來主持大局了,馬克漢先生。」
汀威迪和萬斯正在說話,我留意到馬克漢的反應,因為他曾告訴過我們,警察局和地檢處一向私下較勁。
「不,警官,」他回答,「我是來和你合作的,我希望一開始就說清楚,若不是班森少校親自打電話給我,我絕不會插手。我不希望我的名字曝光,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少校是我的老友,不要對外公布我介入此案,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希茲又說了些什麼我沒聽清楚,不過我看得出他不滿的情緒已經平息下來。他和其他熟知馬克漢的人都知道,馬克漢是個言出必行之人,而且私底下,他還蠻欣賞這位檢察官的。
「如果有任何功勞,」馬克漢繼續說,「全部歸功於警方,所以我認為最好由你出面應付記者……對了,還有一件事,」他很自然地加上一句,「如果有任何責難,也必須由你們承擔。」
「很公平!」希茲同意。
「好,警官,開始幹活吧!」馬克漢說。
003 女用提袋
六月十四日,星期五,上午九點三十分
檢察官和希茲走到屍體旁。
第3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