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
美果思考了一陣兒,無奈地點了點頭。
「你看,是這樣吧。無論是誰,有趣的事情它就是有趣。不,因為這麼說不太恰當,所以可以說成耐人尋味,可是老實講我覺得它很有趣。」
「淺見,你不進去嗎?」
美果指著日吉館說道。兩人站著的地方面向大路,過往的車輛很多。可以說不太適合長久地作複雜的交談。
兩人走進日吉館的大門。淺見像是看稀罕似地來回觀看古舊建築的陳設。
「啊,這就是會津八一親筆題寫的匾額吧。」
他看到被穩穩噹噹地安放在門廳鋪地板的房間里的木製匾額,高興地說。它是在一塊光葉櫸樹板子上把會津八一的手書施以浮雕而製成的。一望之下果真氣派非凡。
「摘下這塊匾額,也就意味著日吉館歇業了嗎?」
淺見小聲問道。
「雖然也有這樣的傳聞,不過聽說實際上並沒有歇業。只不過採取像高爾夫球場那樣的方式,這之前的老主顧成為會員,會員介紹來的人成為來客,住宿依舊定得很便宜。不過,因為消防法之類的法規實在是啰嗦,所以房客幾乎都是來學習的學生,不像一般的旅館還有旅遊住宿的客人。」
「果然是這麼回事啊!」
淺見用小型照相機動作迅速地對著建築物內部拍照。
雖然美果想「被大嬸發現了會被責斥的」,可沉默著沒說話。
「對不起,可以進屋嗎?」
淺見問道。
「可以,你這麼說好像這裡是我家似的。」
美果一邊笑著,一邊為淺見把拖鞋擺放在門口鋪地板的檯子上。
--
多虧遇到了美果,淺見日吉館的採訪工作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還從美果稱呼為「大嬸」的旅館老闆娘及幫她打下手的年輕人那裡聽來許多關於日吉館的故事。這樣的話,將不會是流於膚淺的探訪報道,而是像從廚房旁邊所看到的那樣有著真實的內容。
據說日吉館一直以來屢屢面臨停業的危機。如前述,消防法的問題也是危機之一。由於以新日本酒店為首的好幾家酒店相繼發生了因失火而有人員被燒死的事故,因而現在的法規中就全國住宿設施的防火對策,有著諸如建築物中必須安裝自動噴水滅火設備等此類嚴格的規定。但是,要把法規原封不動地適用於像日吉館這樣的陳舊建築,單從物質上講就已太過勉強了。
雖說如此,可即使重建也需要龐大的資金,首先,重建后的酒店或旅館依舊收取低廉的住宿費用,這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
所以,日吉館不能公然再打正規旅館業的旗號了。據說,那位怪的出名的大嬸好幾次決定歇業。
但是喜愛日吉館的人們的期望,沒能讓日吉館的燈熄滅下來。不作為旅館而作為鑽研學問之徒的聚集地,以能夠住宿的集會場所這樣的形態繼續維持著從前的營業。
正因為這樣,據說日吉館對於煙火及環境衛生可謂倍加註意。如果出了大事故自不必說,即使稍有不慎出了小岔子,也會馬上被責難道「看到了嗎」?以大嬸為首的從業人員自不必說,全體房客也倍加小心地一直保護著這家古舊的小旅館。
京都寶池的現代化酒店和日吉館兩者相比之下形成的巨大反差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對淺見來說,他也是相反意義上的文化震撼。雖然如今GNP排名世界第二位,且被稱為飽食的時代、浪費為美德的時代,可如果追溯到三四十年前,那時的生活有如赤貧一般。無論什麼地方的旅館都沒有自動噴水滅火設備,所謂衛生間就是需要挑糞工來挑走的便器,而且連做夢夢到的最好飯菜也只是「雞素燒」。
日吉館的確是那種典型。在別的地方難上席面的「雞素燒」,在這裡換句話說成了客飯。不知多少學者因日吉館的「雞素燒」而獲得了活力,在奈良、京都不知疲倦地四處奔走。
現在的日吉館基本上和當時沒有什麼不同。雖然不再需要挑糞工來挑糞,而且浴室也分男女了,可謂相當現代化了,可是創業精神和「雞素燒」卻依舊往昔。如同大佛安然不動一樣,日吉館被社會的變化拋在了一邊。
「是原點啊……」淺見深有感觸地想道。也許可以稱為「定點」。
是定點觀測的定點。如果身處這裡或是來到這裡,就會看清世間的變遷,也會明白不變的事物。如果對比古老璀璨的奈良文化與變化無常的現世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定點了。
雖然藤田總編說過「要消失了」,可淺見打算以「不會消失」的結論寫一篇關於日吉館的報道文章。
總之,淺見此番旅行的目的都高效率地達成了。
「這下可真省大事了。這也多虧了阿部。」
在日吉館二樓的一走便嘎吱嘎吱響的房間里,淺見向美果行了最敬禮。
「能幫上你的忙,我也很高興。」
美果也愉快地說道。
「那麼,淺見,門跡尼庵你採訪得怎麼樣了?」
「啊,暫且告一段落了。對了,走了一圈之後感受到了一些東西。門跡尼庵中有很多寺院創建得較晚。屬於國寶、重要文化遺產級的寺院意外地少。」
第18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