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用,學習就能讓我們越過那座高山,不只是大茶村外面的這一座,在這山之外還有更多的山,知識都能讓我們越過去,知識它能變成路,更重要的是,知識能給我們力量。 同學們,未來有一天,你們眼前的那條山路,一定會變成一條即使下雨也不會斷掉的平直大道的,這條路能通向外面,通向整個中國,整個世界。 但是我們需要有知識文化來加固自身,讓我們走的更遠,也看得更廣。 」陶慧珍吞咽了一口唾沫,激昂的聲音減弱了下去,她誠懇的對視著一雙雙像是水晶一樣的眸子,說:「老師向你們保證,國家已經修了無數條山路,大茶村的這條路也一樣會修到,你們要做的就是該拼命的學習,迎接那天的到來。 」 陶慧珍的目光凝聚在空氣中,像一束強光,她很滿意,能將自己對祖國強大的願景與信任,傳遞給自己的學生,她十分滿意這一套演講般的說辭。 阿亮沒有再提起他阿爸的話了。 陶慧珍把阿亮叫到校舍外面,將小象腳鼓背在自己的肩上,腦海裏想起一個節奏,對著小象腳鼓的鼓面拍擊了起來。 鼓聲並不震耳,聲音從鼓腳後面的發聲口輕輕的響起,節奏明快,環繞在陶慧珍和阿亮的耳畔之間。 陶慧珍應著拍打的節奏晃著腦袋,紅潤的臉頰在光照下,有些反光,她拍打的節奏很像那麼回事兒,能夠喚起某種音樂之間的共鳴。 過了一會兒,她把小象腳鼓還給阿亮,說道:「明天就別帶來了,要專心學習。 」 阿亮則是沉浸在陶慧珍所創造的氛圍中,眼睛明亮起來:「陶老師,你會敲象腳鼓?」 「音樂都有共通之處,老師學習過舞蹈,音樂可以說是舞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你們跳象腳鼓舞一樣,也離不開樂器伴奏,舞蹈需要通過音樂的節奏來表現。 」陶慧珍淺淺的微笑道:「不管學習什麼,舞蹈也好,音樂也好,基礎便是文化,只要你用心學習,你將來會比老師更棒的。 」 「陶老師,你和以前的宋老師,郭老師都不一樣,我會聽你話的,我要刻苦學習。 」 「不過小象腳鼓該敲還是要敲的,放了學再練習,另外你的小鼓還需要再調一調,音色不太對勁兒。 」陶慧珍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指針指向了午時,她起身,准備叫孩子們中午放學,一起吃帶來的午飯。 打開校舍的竹門,裏面傳來一聲巨大的坍塌聲音,學生們被嚇了一跳,發出驚呼。 四年級的女學生巫慧妍坐的那張椅子徹底的垮掉了,李老修了再修,也還是抵擋不住它最終的命運。 陶慧珍看到巫慧妍小小的身子摔倒在地上,學生們都圍了過去,她更是大步惶惶的邁了過去。 第13章 吃了冰糖就好 一支《讓我們蕩起雙槳》唱罷,陶慧珍對自己的學生們說:「以後我們再唱課前歌的時候,要加入一些舞蹈動作,只要是簡單的手舞動作就好了,這對你們來說一點不難,下次老師教給你們,那我們接下來上數學課。 」 「陶老師,今天是星期一,是要升五星紅旗的!」班長白俊茂舉手說道。 陶慧珍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門外的那根旗杆,它由一根木杆制成,它孤零零卻筆直的立著,回頭問:「國旗在哪?我們先去升國旗吧。 」 這些孩子沒有周末,學習是不間斷的,一周一周的過去,時間的概念趨於模糊。 星期一了,升國旗非常重要,這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開始,再一次鞭撻學子們要以更好的狀態學習,迎接新的一天。 同時,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盡管是在這青山背後,可也與祖國各地的五星紅旗一樣,遙相呼應,迎風飄揚。 所以陶慧珍認為,升國旗很有必要,難得學生還記得這個莊嚴的儀式。 她又有多久沒參與升國旗了呢?恐怕也有好幾年了吧,她也懷念做少先隊員的日子,也懷念系著紅領巾撒歡兒似的奔跑的日子。 有的時候,她便會夢到童年,但醒了會馬上意識到,那已經是許久之前的歲月了啊。 「五星紅旗在那。 」一個學生積極的跑到教室後面,那裏有一個布滿灰塵的書架,在書架的最上方,國旗卷成了一個卷軸。 那個學生踮起腳尖把國旗拿下來,小心翼翼的吹著上面的灰塵,一行學生盯著他,好像生怕他把國旗弄壞一樣。 王科員說過,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每一個人都有保護國旗,愛護國旗的義務。 李老也對他們說過,五星紅旗象征的意義和精神是什麼,看到五星紅旗,如同看到無數先烈在拋頭顱灑熱血,也如同看到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偉大複興的決心!但是刀老師並沒有對他們講過五星紅旗的故事,事實上,刀老師很少講含義深刻的事。 刀曉彤只是牢牢的記住別人交待給她的話,並且用盡全力的去履行,李老和王科員讓她每個星期一都要安排大茶村小學的學生升國旗唱國歌,於是刀曉彤將升國旗這件事情,當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在做。 有一次五星紅旗被刮破了,王科員把它拿回了縣裏,一連幾個星期他們都沒有升國旗。 白俊茂至今還記得,那一段沒有國旗的日子,刀老師的心裏像是結了一個疙瘩,總去不自覺的看窗外的國旗杆,在每個星期一的早晨她都要念叨一次:哎喲,今天又升不成了…… 沒有升旗儀式的星期一令人鬱悶,沒有什麼比紅旗飄揚在旗杆上更令人激動了,就像在山穀中看到雄鷹在展翅翱翔。 大概四五個星期後,王科員給大茶村小學帶來了嶄新的五星紅旗。 校舍外面的一處平地,平時作為操場使用。 這裏其實也不完全是水平的,為了迎接雨季,「操場」實際上是一個慢土坡,下雨的時候,雨水能從慢坡流到水溝裏去。 旗杆就立在靠近竹木柵欄的位置,直指藍天。 二十八個學生自發地分為男生女生站成兩排,班長白俊茂拿著國旗,向著旗杆走去,他把國旗掛在升降繩上,學生們立即把右手舉過了頭頂,向著國旗敬禮。 陶慧珍望著孩子們幹澀的臉頰,他們盯著國旗一動不動,破舊的紅領巾,髒兮兮的衣襟,落入陶慧珍的眼簾,有一絲風吹過,撫弄著孩子們的頭發。 他們的志向是在青山背後的整個世界,但此時,五星紅旗成了他們的信仰。 在注視國旗的時候,他們用盡全力把精神和夢想都注入到即將迎風飄揚的國旗之上,即將放飛它們。 陶慧珍穿了一件潔白的襯衫,一丁點汙漬都沒有。 她不由自主的走到學生們當中,挨個給他們整理紅領巾,每整理好一條,她都用鼓勵的目光看一眼那個學生,學生回看她的眸光,溫暖極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隨著白俊茂把五星紅旗一蕩,拉起升降繩,孩子們熟練的唱起了國歌,他們還稚嫩的音色,激蕩在陶慧珍的心間。 在陶慧珍的腦海裏,除了孩子們的歌聲之外,還有一種由銅管樂器和管弦樂器演奏的聲音,在她腦海裏回蕩,大氣磅礴。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魔幻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最遙遠的微光》
第17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