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眼前面容姣好的小苗。從小到大,小苗都只會這一句安慰的話,師傅罵的時候,她當時不敢說什麼,等師傅走了,她捏著鼻子走過來對她說:「我娘就那樣,你別介意,她都是為你好。」師兄罵她的時候,她也是這樣安慰她。
十幾年來,她想的都是如何讓小苗成為名廚,師傅死後,他們師兄妹三個輾轉了多地,每到一處,師兄都會找房子住下,然後尋摸當地一家大戶人家,幫小苗應聘廚娘之位,等小苗在當地闖出名氣之後,就會辭工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周而複始,小苗在民間也有了一些名聲,說到彭小苗,很多富戶人家的老少爺們都會露出垂涎的樣子說:「那個美貌的小廚娘。」
這次到東江府,師兄出去了好幾趟,也不知道師兄會找一家什麼樣的人家。
但是這一次,她不想讓師兄如願了。
第三章 故人
東江大街上,清晨的薄霧還沒來得及散去,大街上的店門大多還是關著的,街上的行人三三兩兩,倒是有一處的人頗多,這處就是杜若擺攤的那條小弄堂。
來這裏吃早餐的都是些低階層的民工或小販。
杜若從弄堂裏一戶民居裏把桌椅搬出來擺好,正挽著袖子在擦桌子,只聽身後傳來一聲低沉的男聲「杜姑娘。」
杜若沒有停下手,繼續擦其他的桌子,沒有回應,身後的男子也不以為意,只是找了張幹淨的桌子坐了下來。
男子是她的老主顧,這半年間風雨無阻,只要她擺攤都會來她這裏吃早點。她猜測他是從城外而來,因為有幾次她去城外的廟裏上香,偶爾會碰到他上山或者下山。他會對著她微微一笑,當作打招呼,然後顧自己走了。
他的身材魁梧挺拔,面容卻清秀俊美,他的脾氣溫和卻帶著淡淡的疏離,除非必要,否則絕不和人共桌,不過有時別人與他共桌,問他一些問題,他還是會好言好語的回答。他手握佛珠,嘴裏也會念念有詞,結合她經常在城外那座正德寺前面碰到他,她猜他應該是個修行的居士。
從他與別人的對話中她知道他是城裏陸家的公子,在家中排行老五,這讓她好生羨慕,不像她,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唯二的師兄妹也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師兄妹了。
杜若把桌子擦幹淨後,洗了洗收,掀開鍋蓋,粥煮的正正好,邊上籠屜裏的紅糖核桃饅頭也差不多了。
「饅頭還得等一會,先給你來一碗粥幾樣小菜好嗎?」
「無妨,再等等。」
「還是同以往一樣嗎?」
「是。」
杜若拿勺子把粥攪了攪,又從桌子下面的格子裏拿出幾個醬菜罐子,一樣裝了一小碟,在最後一個罐子前遲疑了下,最後還是打開蓋子用筷子夾了一塊出來。
攤位上的兩個人,一個坐在那裏靜靜的看著面前的人忙碌著,一個在忙碌的把醬菜裝碟。
「陸公子。早啊。」有幾個在碼頭扛包的民工結伴而來,看到陸五已經在了,打了個招呼。「陸公子,無論我們多早,你總是比我們更早一步。」
陸五微笑著揚了揚唇,當做是回答。
「杜姑娘,我們每人兩碗小米粥,小菜你看著裝就行了。」其中一個民工對杜若說到。
杜若正小心的把粥桶移到邊上的小泥爐上,完了把另外一個裝著米的大桶放到大爐子上煮,沒有力氣說話回答他們,只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需要幫忙嗎?」陸五忽然問道。
杜若以為他在與別人說話,只專心的盛粥,裝菜,准備端給食客。忽然覺得面前一片黑影,她抬頭看了看,才發現他是在跟自己說話。
「不用,可以忙的過來。馬上就好了,您去坐好吧。」杜若先端起其中一個盤子的東西准備放到陸五坐的那張桌子,被陸五接了過去,「這個我來,你去忙他們的。」
第四章 幫忙
杜若呆呆的看著陸五端走手中的東西,直到那邊有人在喊「杜姑娘」才醒神轉身去忙其他食客的食物。難得他今天說了這許多話,還幫她忙,以前他都是默默的吃完早餐,然後付賬,走人。
「杜姑娘,你這裏除了粥和這紅糖饅頭,有沒有考慮加點別的東西?好吃是好吃,就是太單調了……」一位民工邊吃邊問杜若。
杜若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了,她想了想,「因為早上起來,大家的腸胃經過一晚上的消化,很虛弱,吃點軟和易克化的對胃好,而且粥中有粥油,這個養胃。至於紅糖核桃饅頭,紅糖補充糖分,核桃是堅果,能醒腦,饅頭也能頂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