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科幻

 丹尼海格

 繆娟 作品,第1頁 / 共107頁  

 大小:

朗讀: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信仰以及占有欲的故事。“海格水”是整個歐洲最優質的水源。幾百年來,這眼泉水為海格家族帶來無盡的財富和無上的榮譽。丹尼海格是它的繼承人,而齊慧慧,則是一個居住在裏昂破舊租住房裏、為籌集學費發愁的留學生。命運讓他們浪漫邂逅,於是,他陶醉並安然地享受著她純潔的不遺餘力的愛情,她欣喜並安然地享用著他的關心與財富。只是,這段浪漫傳奇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們鉤心鬥角,非要爭一個你輸我贏的時候,是否能掙脫宿命布的棋局?

 →繆娟作品集』

第一部

楔子


DanisHaiguerre。

丹尼海格。丹尼海格。

此時我用四個漢字把他的名字寫下來,是要講一個剛剛結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有一個冗長的猶豫的開端,反複的拖遝的過程,和一個戛然而止的結尾。故事裏的男人就是這位丹尼海格。

你對構成他姓氏的字母可能會覺得有些眼熟。

那是因為「海格」水。它是出產在法國的天然礦泉水,無論是有益礦物質含量,昂貴的價格或是市場占有率,它都超越「依雲」,「薇姿」還有「巴鐸」。


  

丹尼海格是它的主人。

他是一個英俊的,溫柔的,有趣的,風流成性的男人。眼睛像湖水一樣。

他情人無數,我是其中的一個。

寫這個故事給年輕的女孩子們,請你們引以為鑒:金錢,珠寶,華服,美食,溫柔的關懷或者看似真心的承諾,都是因你的青春和美好而陡升的泡沫。

一觸即破。

第1——2章


第一章


那年我9歲,來法國的第三年。我在裏昂的一所語言學校念了一年的法語,然後在一間全歐連鎖的私立商科學校念書。進去的第一年只繳學費就幾乎砸光了口袋裏面所有的錢。

同屋叫做小多,是個比我大三歲的北京姑娘,早來裏昂兩年。我念書的選擇總讓她覺得有一點匪夷所思,經常大著舌頭跟我論這個道理:「百分之八十的留學生圖什麼來法國啊?還不是因為這裏的公立大學是免費的?你說你第一年就給自己弄到一個貴族商校去了,你這成本也太大了吧?」

我專心看書,她教育我的時候就讓她教育去。我沒什麼可解釋的。天下難事兩大件:把別人的錢裝在自己的口袋裏,還有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裏。我著急著呢,手裏面這本定價93歐元的書是圖書館的,只能借三天,逾期繳費。


  

她一屁股坐在我旁邊,好像卯足了心思要讓我分心:「你說,你說,你要是念商校,你把配套設施置備齊啊。你看看你的那輛自行車,你再看看咱倆住的這房子,這是貴族學校學生的房子嗎?」

我們住在裏昂的舊城區,羅納河的左岸。是個帶天井的四層老樓,門口有個牌子,曆史上有名的某人曾經生活在這裏——他去世在1742年。這座幾百年的老樓肯定是翻修過的,外牆被漆成粉色,細長的窗戶是嫩黃的,外觀像是老婦的臉,怎麼塗抹都看得見雞皮鶴發。筋骨也不好,大門和旋轉的樓梯,碰一下,踩一下都會響,仿佛有一點負擔都會叫疼;天一陰,羅納河就起霧,霧氣湧進老樓的中庭裏,石頭地板,扶手欄杆,還有廢棄的噴泉都被打濕,下水道的氣味也被帶上來。我不知道何時開始有這樣的印象:房東老太總在這種天氣裏朝樓上面喊:「中國人,繳租!」

我跟小多分攤一個套間:二間不到九米的小臥室,合用廚房和衛生間。很多東西我在這裏忽略,不願意詳細描述,比如廚房,臥室和浴室各有三種不同的蟑螂;四十多歲的阿拉伯妓女就住在我們的樓上,她無論回家有多麼晚,總是騰騰騰一溜煙的跑上樓梯,整個老樓都在作響;房東咒罵她,我們也聽得到;還有羅納河無休止的水聲,夜闌人靜的時候,激蕩的尤其響亮。

我在自己的電腦上看那些或富有或自在的旅行者拍攝的豔麗的裏昂城的照片時想,原來真是這樣的,同一個世界,落到每個人的眼裏不一樣,我的裏昂與你的裏昂不一樣。

小多在我眼睛前面打了一個響指::「齊慧慧,你小小年紀又在假深沉。」

我把她的手推開:「下個星期我要考試了,求求你饒了我,我把這一段好好看完。等會兒啊,我做粉絲湯給你喝。」

她笑著說:「我只跟你說一件事兒,房東估計是想要提房價,她要趕咱倆走,一切由我來應付,問你什麼,你都說不知道。」

此時有人在外面敲門,聽手法不像房東。我們兩個都警惕起來,有一會兒沒說話,直到外面那人用南方口音的漢語說:「小多,是我。」

她一聽便眉開眼笑,蹦蹦跳跳的去開門,走到門口對我說:「哎,慧慧,粉絲湯請你多做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