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穆子聘於晉,晉悼公饗之,樂及《鹿鳴》之三,而後拜樂三。 晉侯使行 人問焉,曰:「子以君命鎮撫弊邑,不腆先君之禮,以辱從者,不腆之樂以節之。 吾子舍其大而加禮於其細,敢問何禮也?」 對曰:「寡君使豹來繼先君之好,君以諸侯之故,貺使臣以大禮。 夫先樂金 奏《肆夏》、《樊》、《遏》、《渠》,天子所以饗元侯也;夫歌《文王》、 《大明》、《綿》,則兩君相見之樂也。 皆昭令德以何好也,皆非使臣之所敢聞 也。 臣以為肄業及之,故不敢拜。 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 臣敢不拜貺。 夫《鹿鳴》,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敢不拜嘉。 《四牡》,君之 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 《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 謀、度、詢,必咨於周。 敢不拜教。 臣聞之曰:『懷和為每懷,咨才為諏,咨事 為謀,咨義為度,咨親為詢,忠信為周。 』君貺使臣以大禮,重之以六德敢不重 拜。 」 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不可。 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 元侯 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 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 自伯、子、男有大 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 是以上能征下,下無奸慝。 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 繕貢賦以共從者,猶懼有討。 若為元侯之所,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 遂作中軍。 自是齊、楚代討於魯,襄、昭皆如楚。 諸侯伐秦,及涇莫濟。 晉叔向見叔孫穆子曰:「諸侯謂秦不恭而討之,及涇 而止,於秦何益?」穆子曰:「豹之業,及《匏有苦葉》矣,不知其他。 」叔向 退,召舟虞與司馬,曰:「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魯叔孫賦《匏有苦葉》, 必將涉矣。 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是行也,魯人以莒人先濟,諸侯從之。 襄公如楚,及漢,聞康王卒,欲還。 叔仲昭伯曰:「君之來也,非為一人也, 為其名與其眾也。 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諸大夫皆欲還。 子 服惠伯曰:「不知所為,姑從君乎!」叔仲曰:「子之來也,非欲安身也,為國 家之利也,故不憚勤遠而聽於楚;非義楚也,畏其名與眾也。 夫義人者,固慶其 喜而吊其憂,況畏而服焉?聞畏而往,聞喪而還,苟‧姓實嗣,其誰代之任喪? 王太子又長矣,執政未改,予為先君來,死而去之,其誰曰不如先君?將為喪舉, 聞喪而還,其誰曰非侮也?事其君而任其政,其誰由己貳?求說其侮,而亟於前 之人,其讎不滋大乎?說侮不懦,執政不貳,帥大讎以憚小國,其誰雲待之?若 從君而走患,則不如違君以避難。 且夫君子計成而後行,二三子計乎?有禦楚之 術而有守國之備,則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 」乃遂行。 反,及方城,聞季武子襲卞,公欲還,出楚師以伐魯。 榮成伯曰:「不可。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
第22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