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不得其理。 況朕有天下之日淺,得為理之意,固未及於弓,弓猶失之,而況於 理乎?」自是詔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 每召見,皆賜坐與語,詢訪外事, 務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貞觀元年,太宗謂黃門侍郎王‧曰:「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 錯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 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 是非,本為公事。 或有護己之短,忌聞其失,有是有非,銜以為怨。 或有苟避私 隙,相惜顏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難違一官之小情,頓為萬人之大弊。 此實 亡國之政,卿輩特須在意防也。 隋日內外庶官,政以依違,而致禍亂,人多不能 深思此理。 當時皆謂禍不及身,面從背言,不以為患。 後至大亂一起,家國俱喪, 雖有脫身之人,縱不遭刑戮,皆辛苦僅免,甚為時論所貶黜。 卿等特須滅私徇公, 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 貞觀二年,太宗問黃門侍郎王‧曰:「近代君臣治國,多劣於前古,何也?」 對曰:「古之帝王為政,皆志尚清靜,以百姓之心為心。 近代則唯損百姓以‧其 欲,所任用大臣,複非經術之士。 漢家宰相,無不精通一經,朝廷若有疑事,皆 引經決定,由是人識禮教,理致太平。 近代重武輕儒,或參以法律,儒行既虧, 淳風大壞。 」太宗深然其言。 自此百官中有學業優長、兼識政體者,多進其階品。 累加遷擢焉。 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 擢才而居,委任實重。 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 比來惟覺阿旨順情,唯唯苟過,遂無一言諫諍者, 豈是道理?若惟署詔敕、行文書而已,人誰不堪?何煩簡擇,以相委付?自今詔 敕疑有不穩便,必須執言,無得妄有畏懼,知而寢默。 」 貞觀四年,太宗問蕭‧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克己複禮,勤勞 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宿衛之士,傳‧而食,雖 性非仁明,亦是勵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此人性至察而心 不明。 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 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恒恐群臣 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 朝臣 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 宰相以下,惟承順而已。 朕意則不然,以天下之廣,四 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 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 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 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豈如廣任賢良,高居深視, 法令嚴肅,誰敢為非?」因令諸司,若詔敕頒下有未穩便者,必須執奏,不得順 旨便即施行,務盡臣下之意。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貞觀政要》
第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