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治國與養病無異也。 病人覺愈,彌須將護,若 有觸犯,必至殞命。 治國亦然,天下稍安,尤須兢慎,若便驕逸,必至喪敗。 今 天下安危,系之於朕。 故日慎一日,雖休勿休。 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既義均 一體,宜協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極言無隱。 儻君臣相疑,不能‧盡肝膈,實為 國之大害也。 」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蔽 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謅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 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無事,四 海安寧,便不存意。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 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魏徵對曰:「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理忘 亂,所以不能長久。 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 家曆數,自然靈長。 臣又聞古語雲:『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 舟。 』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人雲:『危而不持,顛而不扶,焉用彼相?』 君臣之義,得不盡忠匡救乎?朕嘗讀書,見桀殺關龍逄,漢誅黽錯,未嘗不廢書 歎息。 公等但能正詞直諫,裨益政教,終不以犯顏忤旨,妄有誅責。 朕比來臨朝 斷決,亦有乖於律令者。 公等以為小事,遂不執言。 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 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莫不由此。 隋主殘暴,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蒼 生,罕聞嗟痛。 公等為朕思隋氏滅亡之事,朕為公等思龍逄、晁錯之誅,君臣保 全,豈不美哉!」 貞觀七年,太宗與秘書監魏徵從容論自古理政得失,因曰:「當今大亂之後, 造次不可致化。 」徵曰:「不然,凡人在危困,則憂死亡。 憂死亡,則思化。 思 化,則易教。 然則亂後易教,猶饑人易食也。 」太宗曰:「善人為邦百年,然後 勝殘去殺。 大亂之後,將求致化,寧可造次而望乎?」徵曰:「此據常人,不在 聖哲。 若聖哲施化,上下同心,人應如響,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為難,三 年成功,猶謂其晚。 」太宗以為然。 封德彝等對曰:「三代以後,人漸澆訛,故 秦任法律,漢雜霸道,皆欲理而不能,豈能化而不欲?若信魏徵所說,恐敗亂國 家。 」徵曰:「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 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在於當時 所理,化之而已。 考之載籍,可得而知。 昔黃帝與蚩尤七十餘戰,其亂甚矣, 既勝之後,便致太平。 九黎亂德,顓頊征之,既克之後,不失其化。 桀為亂虐, 而湯放之,在湯之代,即致太平。 紂為無道,武王伐之,成王之代,亦致太平。 若言人漸澆訛,不及純樸,至今應悉為鬼魅,寧可複得而教化耶?」德彝等無以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貞觀政要》
第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