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來,與共語,便使其唱理。意謂王曰:「聖人有情不?」
王曰:「無。」重問曰:「聖人如柱邪?」王曰:「如籌算,雖無情,運之者有情。」僧意
雲:「誰運聖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馬太傅問謝車騎:「惠子其書五車,何以無一言入玄?」謝曰:「故當是其妙處
不傳。」
59殷中軍被廢,徙東陽,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遇見一道人,問
所讖,便釋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論,人謂莫不研究。殷乃歎曰:「使我解四本,談不翅爾。」
61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
靈鐘東應,便是易耶?」遠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見婿,孚送弟俱往。時永言父東陽尚在,殷仲堪是東陽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義,乃與仲堪道齊物,殷難之。羊雲:「君四番後當得見同。」殷
笑曰:「乃可得盡,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後一通。殷咨嗟曰:「仆便無以相異。」歎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雲:「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64提婆初至,為東亭第講阿毗曇。始發講,坐裁半,僧彌便雲:「都已曉。」即於坐
分數四有意道人,更就餘屋自講。提婆講竟,東亭問法岡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彌那得
已解?所得雲何?」曰:「大略全是,故當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與殷荊州共談,每相攻難。年餘後但一兩番,桓自歎才思轉退,殷雲:「此
乃是君轉解。」
66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67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司空鄭沖馳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劄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
神筆。
68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訾,思意不愜。後示張公,張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謐,謐見之嗟歎,
遂為作敘。於是先相非貳者,莫不斂衽贊述焉。
69劉伶著酒德頌,意氣所寄。
70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將讓河南尹,請潘嶽為表。潘雲:「可作耳,要當
得君意。」樂為述己所以為讓,標位二百許語,潘直取錯綜,便成名筆。時人鹹雲:「若樂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樂之旨,則無以成斯矣。」
第20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