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國境線蓋住了吧。那裏有普魯士王國、黑森·達姆施塔特大公國、拿騷公國……萊茵河上流還有個巴迪大公國和法蘭克福自由都市。」
「威斯特伐利亞公國呢?」蒙塔榭問道,拉斐特又低頭看了看地圖,聳聳肩:
「威斯特伐利亞已經被普魯士合並啦。」
「哦,這樣啊。不過,這種情況對我們更不利了。」
「沒錯,情況不妙的話,我們說不定要跟勢力強大的普魯士王國為敵呢。」
蒙塔榭盯著拉斐特的表情,輕撚著灰色的胡子,帶著懷疑問道:
「你怎麼好像很高興似的,船長?很期待與普魯士王國為敵嗎?」
「哪有什麼期待的。不過我已經與英國、美國、西班牙三國為敵了,大不了再加一個普魯士嘛。」拉斐特說完,,發出爽朗的笑聲——果然還是很期待的樣子嘛。
蒙塔榭的手離開灰色的胡子:「我也遇上過不少像你這樣的人物,自大生下來就是叛逆者,無論在什麼國家,都無法跟當權者和平共處。」
「這真是對我最高的評價呀!」拉斐特笑著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胯下駿馬的脖子。
珂莉安在馬上左右張望。春夏之間,周圍肯定是一片非常美的綠野。可是現在,天空中連只鳥都看不見,農田裏也沒有農民,只有潮濕的冷風吹過無人的曠野。更沒有旅行者的身影,最多只有偶爾與送信送包裹的郵遞馬車擦肩而過。
「怎麼啦,珂莉安,你累了嗎?」亞曆克關切地問她。
「謝謝,亞曆克。我不累,只是有點不可思議……兩個月以前,我根本想像不到自己竟然會到法蘭西來呢。」
如果父親還活著,珂莉安現在應該還在加拿大生活吧。自己出生前發生的種種事情,牽住了珂莉安的思緒。
……為了爭奪廣闊的加拿大的領屬權,英國和法蘭西展開了百年以上的戰爭。一七五九年發生了異常慘烈的「亞伯拉罕平原戰役」,英軍司令伍爾夫將軍和法軍司令蒙卡爾姆將軍一同戰死。
戰爭以一七六三年締結的《巴黎條約》為結局,加拿大還是歸屬了英國。
住在加拿大的法蘭西人並沒有被驅逐出去。不過跟英國人相比,它們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但是,他們仍然驕傲地宣稱自己是『法裔加拿大人』,與英國人隔開一條界限。從法蘭西到加拿大移民也從未斷絕過。珂莉安的父親莫裏斯九十跟父親大吵一架之後移居加拿大的。
莫裏斯運氣不錯,在魁北克當代筆先生謀生。所謂代筆先生,就是幫不識字也不會寫字的人起草文件、寫點書信的職業。這時候的法蘭西,全人口的四分之三都不識字,代筆先生是不可缺少的職業。
同時,作為代筆先生,總是讀別人的書信,也幫別人寫信,免不了直到很多他人的秘密。有些品行不端的代筆先生,用掌握到的秘密為籌碼要挾他人。但莫裏斯是個誠實君子,文筆又好,口風也很嚴,受到很多人的信任。
又一次,他幫一個很有勢力的皮毛商人做事,多虧了他起草的文件,幫皮毛商人避免了破產之危。那個商人很感激莫裏斯,高薪聘請了他為自己專職工作,工作的內容是秘書兼教師。
作為教師,他的主要任務是給原住民教授法語。為了獲得貴重的皮毛,必須深入廣袤的森林最深處。法蘭西人想要進入森林,必須找當地的原住民當向導。這樣,為了彼此能夠理解,原住民就必須學會法語。因為原住民的語言在每個部落都不盡相同,與法蘭西人學當地語言相比,還是反過來比較容易。而且對法蘭西人來說,加拿大變成了英國的領土,他們更不願意使用英語。
就這樣,莫裏斯認識了原住民中修龍族的美麗少女,兩人墜入愛河。修龍族本來對法蘭西人很友好,但也被卷入爭鬥,部落差不多都滅絕了。
後來兩人結了婚,一八一四年,珂莉安·德·布裏克爾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出生了。這是大西洋東側,拿破侖皇帝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前一年的事情。接下來就到了被後世稱為「英美戰爭」時期的,為了爭奪北美大陸霸權,戰亂不斷的年代……
珂莉安的母親現在還健在,守著亡父的墳墓,等待珂莉安從巴黎回到加拿大。
Ⅲ
「差不多就在珂莉安出生的時候,大陸的南端,我的命運也決定了。」
吃著午飯,拉斐特說。他們進了一家面對街道的小飯館兼旅館。午飯只要簡單的蔬菜肉湯,面包硬邦邦的很難吃,熱乎乎的肉湯卻讓人從胃裏暖到心底。
「你要是有什麼精彩的曆險故事,一定要分享一下呀。」吃著第三碗肉湯,亞曆克充滿期待地望著拉斐特說。他總是在尋找戲劇和小說的素材。
「這個嘛,精彩不精彩我也不知道,不過,告訴你們我為什麼被三個國家通緝的故事吧。」拉斐特開始講述。
……一八一二年,法蘭西拿破侖皇帝遠征俄羅斯失敗,失去了大量將士,軍隊力量整體衰弱了。一直與拿破侖爭鬥的英國趁機得以喘息,軍隊上也有些餘裕用於其他領域。
獨立戰爭以來,英國和美國關系一直僵持。英國屢次阻撓美國與法蘭西之間的貿易往來,深受美國痛恨。彼此的齟齬最終演變成了「英美戰爭」。
「本來,加拿大獨立戰爭期間,美國就應該從英國的羽翼下獨力出來,趁這個時機進攻加拿大,可以把它並入美國領土。」
第16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