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屬於太陽的人不能安全渡海
威尼斯的人掌握整個非洲
上星再占據了國上
亞洲會改變
紀五.十口
這很清楚地點出了軸心國中的日本和意大利。
日本的國旗是個紅太陽,與美國開戰後,日本最終在制海權上敗於美國。
意大利的入侵行動主要在北非,土星代表苦難,意大利無疑亦自食侵略者的苦果。
「亞洲」會改變進一步肯定了詩首說的是日本。
法國烽煙四起
戰爭使千萬人流離失所,鮮血染紅了土地,諾斯是法國人,自然對祖國的描寫最是詳盡,在紀一第七十一首詩,他寫道:
馬春的居民被完全改變
逃亡追逐宜至裏昂
納博納和圖盧茲被波爾多激怒
被擒被殺的接近一百萬
紀一.七
十二
這是令人心驚膽顫卻又非常准確的描寫。戰火使法國完全改變,法國政府逃到波爾多。馬賽、鈉博納圖盧茲、山昂等全落到德軍控制的偽政府去。而最驚人的是據官方統計,在大戰裏死傷的數字約為七十萬,這並不包括與法國作戰的盟軍在內,加起上來實在非常接近一百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可怖,在預言詩內纖毫畢露,使人禁不住想到,這災難是否命中注定不可逆轉,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亦在前路上等待待著我們?
原子彈下的廣島長崎紀二第六首可能是全書中最震撼的其中一首,足見諾斯在大事上毫不含糊,那亦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閉幕的一場人間慘劇,喻示了人類將來一個可能的命運。
這事發生在一九四五年的廣島和長崎,詩文是如此的:
在海港附近和兩個城市
前所未有的兩次鞭笞
饑餓、瘟疫、人們被拋出
將向不朽的上主哭喊求助
紀二.六
廣島和長崎都是臨海的城市,被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看到如此前所未有的毀滅性的兩大鞭笞,兩個城市冰消瓦解—原爆後的幅射像瘟疫般傳播,除了向天哭喊外,還能做甚麽?
廣島原爆紀念館的雕像,正是「向不朽的上主哭喊求助」的姿態。
化學武器
以我你現在飽受中束事件影響的心情,去讀諾斯於一五六八年完成的預言詩時,很自然會去查看有關這方面的預言,而事實上他亦不斷重複提到中東的事,例如在紀二第二十九首,他這樣寫:
東方那人將由他家出發
第94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