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冰島怪獸

 儒勒 凡爾納 作品,第14頁 / 共104頁  

 大小:

朗讀: 

從楠塔基特出航已經十三天了。七月四日,船上叛亂者之間又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問題是由海面上出現的一艘雙桅船引起的。有人主張加以追擊,另一些人則主張放掉它。結果一個水手喪命。這個水手屬於廚師領班一派,德克·彼得斯也歸順了這一派——這一派的對立面以大副為首。

這時船上將阿瑟·皮姆計算在內,也只有十三個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來到,蕩滌這一海域。狂風暴雨猛烈搖撼「逆戟鯨」號,接縫處進水。必須不斷開動水泵抽水,甚至在船體前部下面用了一片帆,才免得船內水滿四溢。

這場暴風雨直到七月九日才告結束。這一天,德克·彼得斯表示了要收拾大副的意圖,奧格斯特·巴納德保證對他給予支持,但並未透露阿瑟·皮姆在船上的消息。

第二天,忠於廚師領班的一個水手,名叫羅傑斯的,痙攣而死。

人們毫不懷疑,這不大副毒死了他。於是廚師領班手下只有四個人了,其中有德克·彼得斯。大副手下有五個人,十分可能最後要壓倒另一派。

一個小時都不能再遲疑了。混血兒向奧格斯特·巴納德宣布,行動的時刻已經來臨。於是奧格斯特·巴納德將有關阿瑟·皮姆的一切情形告訴了他。

就在他們商議用什麼辦法將船只奪回的時候,一陣無法抵禦的狂風將船只攔腰吹倒。」逆戟鯨」號灌進大量海水,總算又立起來了。然後船只前桅下帆縮帆,頂風低速航行。

叛亂者之間雖已言和,看來仍是開始搏鬥的有利時機。可是,軍官艙只有三個人,德克·彼得斯,奧格斯特·巴納德和阿瑟·皮姆,而船員休息艙裏卻有九個人。廚師領班一個人就擁有兩支手槍和一把水手刀。因此謹慎行事十分必要。

叛亂的水手做夢也想不到阿瑟·皮姆在船上。阿瑟·皮姆想出一個巧計,可能成功。被毒死的水手仍然陳屍甲板。阿瑟·皮姆心想,如果他穿上死鬼的衣裳,突然現在這些迷信的水手中間,說不定立刻將他們嚇得目瞪口呆。德克·彼得斯就可以借機為所欲為了……

夜色漆黑。混血兒朝船尾走去。他力大無窮,猛地朝掌舵人撲去,一拳將他打到舷牆之外去了。

奧格斯特·巴納德和阿瑟·皮姆立即與他會合,兩人都手持水泵的泵杆,作為武器。他們將德克·彼得斯留在舵手崗位上。阿瑟·皮姆化裝成死鬼模樣,和他的同伴一起守著艙下舷梯的進口。大副,廚師領班,所有的人都在那裏,有的在睡覺,有的在喝酒或聊天,手槍和步槍都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狂風暴雨大作,甲板上幾乎無法站立。

這時,大副下令去找尋奧格斯特·巴納德和德克·彼得斯,並將命令傳給掌舵人。那掌舵人不是別人,正是纜索師傅本人。他和船長兒子、小巴納德走下船艙,阿瑟·皮姆也立即出現了。


  

幽靈出現,產生了十分神奇的效果。大副眼見水手複活,目瞪口呆,站立起來,手朝空中揮了一下,頓時直挺挺倒地而死。這時德克·彼得斯朝其他人撲過去,奧格斯特·巴納德、阿瑟·皮姆和小狗「老虎」予以協助。轉眼之間,所有的人,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掐死。只有一個水手,叫理查德·帕克,他們算是饒了他一命。

這時,暴風雨更加猛烈,他們只剩下四個人駕駛這艘雙桅船了。貨艙內水深七尺,操作十分吃力。必須將主桅砍斷;天亮時,又將前桅砍倒了。驚心動魄的一天,更加驚心動魄的一夜!一股海水湧入「逆戟鯨」號艙口,德克·彼得斯及其三位夥伴,若不是緊緊抱住錨機的殘骸,早就被海浪卷走了。

小說中接著講的是從七月十四日到八月七日這種情況下必然導致的一系列事件,描寫十分細膩:在海水淹沒的貨艙中捕撈食品;一艘神秘的雙桅橫帆船來到,船上裝滿死屍,臭氣沖天,有如一具大棺材,順著死亡的海風飄過;饑餓和幹渴的折磨;無法到達食物貯藏艙;用長短不同的草棍拈鬮,命裏注定犧牲理查德·帕克以救活其他三人;德克·彼得斯怎樣將這個倒黴鬼撂倒……將他吃掉……後來,從貨艙中弄出幾樣食品來,一個火腿,一罐橄欖,還有一只小烏龜……由於貨位移動,「逆戟鯨」號側傾日益嚴重……這一海域氣候酷熱,幹渴的煎熬到了人所能忍受的最後限度……奧格斯特·巴納德於八月一日死去……雙桅船三日到四日夜間沉沒……阿瑟·皮姆和混血兒困在底朝天的船體上,只好以布滿船殼的小蜆為食;四周,一群群的鯊魚向他們窺視……終於出現了利物浦的「珍妮」號,船長是威廉·蓋伊。其時「逆戟鯨」號的遇險者已向南偏斜至少二十五度……

以上各種情形,誇張程度已無以複加——這出自美國詩人的神筆,並不使人意外——人的理智對於這種種情形的真實性,倒還勉強可以接受,不感到厭惡。但是,讀者可以,從這時開始,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否有一絲一毫的可能。

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被英國雙桅船救起,受到善待。半個月以後,他們已從不適中恢複過來,已將一切痛苦忘卻——「遺忘的程度與對比力的大小成正比」。好、壞天氣交替出現,十月十三日「珍妮」號已抵達愛德華太子島。然後,沿著與」哈勒布雷納」號相反的方向,順利抵達克羅澤群島和我十一天以前剛剛離開的克爾格倫群島。

用了三個星期時間捕捉海豹,雙桅帆船滿載而歸。就在這次停泊過程中,「珍妮」號船長放置了那個酒瓶,瓶中有一封信,威廉·蓋伊船長在信中宣布了他探索南極海洋的意圖。「哈勒布雷納」號船長聲稱他現在找到了這個酒瓶及瓶中的信。

十一月十二日,雙桅帆船離開克爾格倫群島,返程向西,朝特裏斯坦達庫尼亞群島駛去。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半月後抵達該島,停泊一星期。十二月五日啟航到南緯53度15分、西經47度58分處,去發現奧羅拉群島——這個別人找不到的群島,他們也沒有找到。

十二月十二日,「珍妮」號朝南極駛去。二十六日,越過七十三度線以後,首次發現冰山和極地大浮冰。

從一八二八年一月一日到十四日,進展艱難。從流冰群中穿過極圈,然後繞過極地大浮冰,航行在自由流動的海面上——這著名的自由流動的大海,是在南緯81度21分、西經42度處發現的,當時氣溫為華氏47度(攝氏零上8度33分),水溫為華氏34度(攝氏零上1度11分)。


  

可以看到,埃德加·愛倫·波這裏是在信口開河。任何航海家從未前進到這樣的高緯度地區——就連英國海軍的詹姆斯·威德爾①船長,一八二二年也不曾超越七十四度線。

①詹姆斯·威德爾(1787—1834)英國海員。

「珍妮」號深入到這一點,已經令人難以置信。即將發生的意外事件,則更加令人瞠目結舌!這些事端,阿瑟·皮姆——也就是埃德加·愛倫·波——敘述起來,那種自己尚未覺悟到的天真幼稚,任何人都可以感覺得到。實際上,他毫不懷疑能夠一直前進到南極!……

首先,在這神奇的海面上,竟再也看不見一座冰山。無以計數的水鳥在飛翔——其中有一只鵜鶘,被一槍擊中……一個冰塊上——現在還有嗎?——遇到一只南極熊,體軀極大……最後,右舷前方發現陸地……這是個方圓一裏的小島。為紀念與船長共同擁有「珍妮」號的船主,將這小島命名為貝尼島。

阿瑟·皮姆在其日記中說,這個小島位於南緯82度50分、西經42度20分。我敢保證,水文地理學家絕不會依據這種信口開河的資料繪制南極海域的地圖!

自然,隨著雙桅帆船不斷向南挺進,指南針的變化減小,而氣溫和水溫變得溫和,天空終日晴朗,海風不斷從北方某些地方吹來。

不幸船員中出現了壞血病症狀。如果不是阿瑟·皮姆一再懇求,說不定威廉·蓋伊船長早已掉轉了船頭。

不言而喻,在這個緯度上,而且在一月間,人們享受著連續的白晝。「珍妮」號繼續冒險遠征。到了一月十八日,在緯度為83度20分、經度為43度05分的地方,他們遠遠望見一塊陸地。

這是一座島嶼。它屬於一個群島,眾多的島嶼星羅棋布於它的西部。



第14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