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終極機師

 孤燈 作品,第2頁 / 共301頁  

 大小:

朗讀: 

第三,雖然以西式色彩的世界為背景,但添加東方玄幻的元素,尤其是可以將主角設置成東方人。

最簡單的,可以加入穿越的元素,把主角設定成穿越到奇幻世界的東方人,他可以是現代學生,也可以是古代俠客,或者是東方仙人,總之,他要有個東方人的身份背景,有東方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這一個變化,往往並不是必須的,並不真正改變原先故事的結構,影響劇情的進展,它僅僅需要在開頭加上一小段穿越的描寫或說明,並且在後文不時穿插一些小細節,顯示主角的東方氣息,就足夠了。但如果在原有的作品基礎上,加上這一元素,作品的人氣立刻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這也正是前一陣異界文泛濫的重要原因。

當然,添加東方玄幻的元素,並不一定要把主角設置成東方人,讓他和東方文化有點關系,也是可以的。比如,主角雖然是個純粹的西方人,但他有一個東方人當老師,或者他接受過東方文化的傳承,要不就讓他成為中西合璧的混血兒。

示例:《雷霆武士》。該書中,主角生在異界,長在異界,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主角得到了少許地球科技文明的傳承。這一個設定,不僅賦予了主角勝人一籌的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同時,更重要的是,它使主角平添了幾分親切感,平添了幾分讀者的喜愛。

3武俠類

在實體出版領域,武俠小說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輝煌,甚至直到現在,武俠小說依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在網絡小說領域,武俠小說卻從沒有真正興盛過,雖然出現在網絡上的武俠新文並不少,雖然懷著武俠夢的作者一把一把,但武俠小說,無可爭議的衰落了。如果硬要說哪個類型不適合寫的話,武俠小說在全部的十三大類中,甚至超越了言情和靈異,排名第一。

這一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到底是作者的原因,還是讀者的問題,抑或是時代的變革?武俠小說,真的不行了嗎?

很顯然,這並非作者能力低下造成的,因為很多時候,寫武俠與寫其它類型作品的作者是同一批人,顯然不可能出現寫作水平的差異。至於為什麼武俠小說變得乏人問津,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時代的發展導致讀者閱讀需求發生變化。

幾年前,幻想類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遠少於現在,在缺乏比較、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武俠小說很好地圓了讀者心中的英雄之夢,自然就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歡迎。但到了現在,各種各樣詭異玄奇的玄幻、奇幻、仙俠、遊戲等類型的作品一批又一批的湧現,和它們相比,傳統的武俠小說不免顯得有些套路化,那些正邪分明的主角、為國為民的大志、一成不變的江湖,看多了,自然也就膩了。而且,在仙俠異能類小說興起之後,讀者漸漸習慣於主角能夠毀天滅地,至少也有移山倒海的能力。相比之下,武俠小說中的鐵掌碎石、上房上樹,就顯得小兒科了,雖說書中人物的實力都是相對的,但讀者難免會有不夠勁的感覺,會覺得主角也不過如此。

武俠小說的疲軟,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讀者關於代入感的需求更強了,這也是上文提到過的因素。這些年讀者口味的變化頗大,尤其是近兩年網絡閱讀高速發展以後,流行趨勢發展更快,現在的網絡讀者,需要的是代入感更強、主角發展更順、情節更離奇的故事。這個代入感,是之後一切的基礎,如果作品在這點上欠缺,那麼之後的情節再精彩,也很難得到讀者的共鳴。正因為如此,脫離讀者熟悉的現代社會而存在的傳統武俠、正統奇幻,絕大多數都被讀者所冷落,而被大眾熟悉的以都市生活為背景的玄異小說,正在漸漸興起。

除了上述所說,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去分析武俠小說衰落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小說的進化與發展。

我國的小說,從唐傳奇開始,到明清小說,民國小說,再到解放後出現的新派小說,一直在隨著時代進步,而網絡小說,其實也是一樣,而且因為網絡這個媒介,它進化發展的速度已變得相當恐怖,同類作品的發展,新生類別的出現,網絡小說的面貌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對流行元素、作品類型等名詞的定義也是一變再變。

然而,在大多數定義發生改變的同時,少數名詞,因為約定俗成的觀念太深,基本沒有發生過變化,比如對武俠小說的定義,乃至武俠小說的範圍、寫法,都與幾年前相若。事實上,這才是造成武俠小說沒落的根源。

在別的類型的作品不斷發展,不斷適應潮流的同時,武俠類型卻是一成不變,永遠以同樣的面貌展現給讀者,如果這樣它還不沒落,反倒是沒有天理了。


  

其實,沒有變化、沒有發展的,並不是武俠小說本身,而是武俠小說這一類型,新一代作者們通過一些巧妙的轉換,早已扭轉了武俠的先天劣勢,甚至將它們轉化為優勢,基於武俠的大熱之作為數並不少,只不過,因為武俠小說類型的限制,它們被迫改換門庭,換到了都市、玄幻等大類中,而留給武俠類的,則是那些沿襲了傳統的作品,換句話說,就是一些被時代淘汰的仆街之作。

也許有些武俠愛好者會說,經過改變後的武俠,已經不能再被稱為武俠了。可是,堅持正統真的那麼重要嗎?事實上,現在所謂的傳統武俠,已經是一變再變的新派武俠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正統,尤其是現在明擺著,更多的讀者並不在乎正統與否,他們只在乎作品是否對他們的胃口。當然,傳統武俠這一類型始終存在著,若想堅持武俠正統的,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樂園,而想要進行商業化寫作,寫出更多讀者愛看的作品的話,武俠依舊是一個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不過,它必須經過恰當的變化,迎合當前讀者的需求,才有成功的可能。

這樣的改動,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作品主角的代入感。武俠小說因為描寫的是讀者不太熟悉的環境,刻畫的是與現代社會完全脫節的古人,所以得到共鳴是比較困難的。但這個問題,其實也容易解決,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向上。

第一種,把武俠的背景換到現代社會,以當代都市,或者與現代很類似的未來科幻世界為背景,把各種各樣的武功、武林門派搬到現代來,把武林故事結合現代都市生活來寫,加入校園、商業、愛情等元素,這樣就比較容易被讀者接受。

示例:《武林高手在校園》。該書可以說是部現代版的武俠小說,主角本是嶽飛帳下的先鋒大將,元神穿越時空,附身於一個懦弱學生後,發現現代社會也有武林門派,也有當年流傳下來的武功,在很大程度上,主角與他敵人的鬥爭,就是延續了千年前的恩怨。若是把這個故事放回宋朝,吸引力無疑會大減,而這麼移到現代後,自然而然出現了一片廣闊的天空。

第二種,則是反過來,仍以古代為背景,但把主角換成現代人。主角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或者轉世重生成為古代人,或者移魂附體到古人身上,而在之後的故事裏,不時體現一下主角的現代人思想,再結合當時的武功世界,這樣的書也是比較受歡迎的,盡管它描述的還是同樣的武俠世界,體現的仍是同樣的俠義精神。

示例:《楚氏春秋》。該書描寫的是一個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架空武俠世界,而書中的主角,是一個現代人穿越而去。書中,主角用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幫助他在各方面占盡優勢,同時作品也大受讀者的好評。

第三種,是結合網絡遊戲,把武林搬到遊戲中,給武功硬加上等級設定。這樣,基本上還是武俠小說,但給它披上網絡遊戲的外衣,文中也不時顯示一些遊戲的特點,並且偶爾與遊戲外的現實世界結合。這樣的書,目前讀者的反饋也是不錯的。

示例:《高手寂寞》。如果脫去了網遊的外衣,該書可以說就是一部武俠,然而,加上這麼一層偽裝,作品立刻留住了讀者,並得到了將作品精華展示出來的機會,若非如此,本書前景難料。


  

以上三種模式,本質其實是一樣的,讀者需要離奇的故事,但這樣的故事,最好發生在他們熟悉的世界中,發生在他們熟悉的人物中,最好是在和他們各方面類似的主角身上體現。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鳴。

事實上,上述的三個例子,作品都已經不再歸於武俠類型,而是分屬都市、歷史、遊戲大類。從這三部大熱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讀者真正記住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他們的類別,倘若秉承娛樂的精神,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以商業化的模式來寫作,那麼,其實作品的類型並不是特別重要。如上所述,如果把傳統的武俠模式稍微變化一下,比如僅僅更換一個背景,作品就能立刻從仆街轉為大紅,盡管它內在的還是這麼些故事。

以上所說,主要是針對功力還不夠深的新作者。如果能夠真正把握住讀者的心理,就算是寫傳統的武俠小說,照樣也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但筆力不是太強,把握讀者心理不是太好的話,去寫傳統武俠顯然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如果一定要碰這個類型的話,必須按照上文所說,對其改頭換面,進行全新的包裝,這樣,才有大紅的可能。

4仙俠類

仙俠類作品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古典仙俠,二是現代修真。其中,古典仙俠可以看作是傳統武俠的升級版,大體上,上面對武俠的評述,放在這裏也同樣合適,它和傳統武俠一樣,也屬於沒有跟上時代、不被主流讀者喜愛的類型,只不過,它的情況比武俠稍好,畢竟加了些飛來飛去的東西,吸引力略有提升,當然,總體上,這仍是一個難熱的類型,比武俠好不到哪兒去。

不過,這裏要特別提一點,雖然傳統武俠和古典仙俠是兩大仆街類別,但如果這兩者結合一下,來個弱弱聯合,倒不是變得更弱,而是大有潛力可挖,當然,這要看怎麼結合,怎麼去寫。大致來說,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模式。

第一種,是讓修仙者進入習武者的世界,高層次的主角去低層次的世界發展。

這種模式,是讓主角擁有比別人更高的能力層次、更高的見識、或者更強的法寶,就是明擺著的以大欺小,以強淩弱。相對來說,這種模式更容易構思,也更容易上手,尤其是作品初期,很容易帶動讀者,使人氣迅速走高。不過,這種模式的缺點是作品很容易失控,有可能一開始就完全破壞了平衡,在爽過一陣後,很快就沒東西可寫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比較簡單的途徑。

一是限制主角的能力。比如設定他被打落凡間,法力盡失,他只是一個有著極大潛力、同時又十分特殊的武林中人。



第2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