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入道,到底是無根的傳說,還是有跡可尋的道路?
唯一一位修齊了太極、形意和八卦三大內家拳的孫公祿堂曾說:至誠之道,可以先知。
在他的晚年的武學認識中,更是出現了丹道的烙印……
為什麼說八極如土,太極如水,心意如火?
當水灌土生了木,當火煉土出了金,五行齊出,丹道還有多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洋洋五千言,是否道盡了宇宙之天機!
超越陸地神仙、踏平仙佛世界、面對遠古真人,一步步走上去,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在等著自己?這個問題,不要問小子,要問本書的豬腳戴添一……
我所見識的戴家拳
胯似打挺腰如軸,內有丹田轉如球:我所見識的戴家拳
八月底,九月初時,小子出門跑了一趟。從北京看了祁派通背,再到廊坊見識了趙亞軍先生的五行通背,並經趙哥介紹,看了韓志德先生的通背拳。從廊坊到天津武清,在惠志宏哥哥的介紹下,看了當地流傳的李派太極,即王蘭亭、李瑞東兩位前輩傳的拳法。從武清又到河北滄州孟村,見了常玉剛老師,常老師贈我一套他練八極拳的碟子。從滄州又到衡水,見了崔傑利兄,然後下深州,拜見了深州形意泰鬥張玉林老師,見識了蛇形的打法。最後一站,在白志剛哥哥的帶領下,到了山西祁縣曉義村,見到了田如文老師。於是,小子見識了丹田功,見到了心意拳!小子早在九十年代,就聽數位老拳師談過丹田如球這句話,老拳師們說得凝重,小子聽得上心,知道丹田如球才能生出化打發之勁。但對於丹田如球這句話,一直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一直在想像中。後來在四川重慶奉節縣的一次異地采訪中,聽當地一位李老先生說過,身體起伏如一條大胳膊,機關消息全在丹田如球上,丹田裏要有如顛似簸的勁兒,就像廚師用炒鍋炒菜一樣,翻轉丹田。可惜,因為時間關系,在重慶並不能多呆,而李老先生當時也不願意深談,於是丹田如球對小子來說,仍然是一個想像中的迷團。但直到這個時候,直到這次在曉義村見到田如文老先生,老先生讓小子的手在丹田上一放,小子終於知道了丹田如球是什麼樣子的。
國慶節,小子再次來到曉義村,正好趕上田老師收徒儀式,在見證田老師收徒之外,認真研究了戴家的丹田功,只有四個字能形容這次祁縣之行,那就是:獲益良多!
傳統武術打法是制內的技術,也就是打膛搶膛。傳統武術又是以弱勝強的技術,所以打法中越是高檔的東西,越是要利用身體的力量,而不是單純手臂的力量。都說胳膊擰不過大腿,那大腿擰不過什麼?大腿擰不過腰!腰是人體力量最大的部位,傳統武術中對腰勁的運用,是以弱勝強的根本。戴家丹田功就是一個對腰勁應用到極致的功法。手起身落,是戴家拳接手打人的關鍵!手起是接打,身落是避閃,對手一拳打來,身不落,避不過;手不起,接不住自然也打不住!手起身落同時走,接打就合一了。那麼手起身落夠不夠,回答是兩個字:不夠!因為戴家拳接手打人,手起身落還要加上一進步才可以。拳譜雲:打法定要先上身戴家拳腰腿如馬,進如行船,肩不動,手不移,一跨步,一進身,丹田一翻,就什麼都有了。戴家拳上身是先上步的,手起身落步進,身子卻是住後靠住的。從距離感上,就欺騙了對手,對手以為還在攻擊距離之外,而我們做前鋒的腿就已經悄悄地靠近了對方,只要我們一正身,對方才悄然發現,原來我們已經進入了攻擊距離之內。而且,在手起身落加進步中,手與身體隨著丹田的一翻,還有一個爭力,這個爭力會在手接觸對方之後,給對方一個向前的扯力。這個扯力,會讓對方本能地有一個往後的掙紮勁。這個掙紮的勁兒,就會讓對方自動拔了自己的根。
最後,讓我們還原一下戴家拳的接手法:手起、身落,進步,丹田翻,體後靠!手往上,身住下,相對移動速度是身落的速度加上手起的速度,這樣,比起單純起手或落身的人,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將身體保護起來;而在手起身落時,下面腿已經進入。將整個身體進入對方身體用力學原理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進入方式,像一個三角形的木楔子,一下子打入對方的中門裏,奪地位的同時,隨著丹田上翻手端起,就拔了對方的根。這時如果稍一出手,對方也就出去了。
當然拔根是善良手法,是為了發人!如果我們是打而不是發,那麼直接手起身落,就將人打落當面了。而這些,只是僅僅就手起身落進步翻丹田的基本練法而言的,真正的包含的心意拳打法的東西,七拳十四處打法,也都在這一動作中有所體現,只不過,小子現在還不能一一道來。
人人都言熊膀,有膀何不知胯?人人都說雞腿,有腿那兒找頭?鷹捉四平是那四平?龍身三折是那三折?虎豹頭還是虎抱頭?
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防守自遮攔,嘿!這些都是空泛的理論,真正的內裏的東西,非要接觸過戴家拳的人,才能理解吧!
第一章 :豐僧神秀落雁魄
陝西,關中,八百裏秦川。
秦嶺就橫亙在這八百裏平川之南,將九州大地攔腰分成了南北兩半。
在秦嶺北麓,西起陝西鹹陽武功縣,東至陝西藍田的一段山脈,千峰疊翠,景色幽美,就是素有「洞天之冠」美稱的終南山。人們常說的:「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就是指這裏。
終南山是道家發祥地之一,傳說老子曾在這裏的樓觀台講經。後來,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又在終南山下活死人墓裏修道,最終創立全真教,後人在他修道的地方,又修建了重陽宮,以紀念他。而其他的像道教北五祖中的鐘離權、呂洞賓和劉海蟾都在這裏有洞府。
然而,終南山雖是道教聖地,但在終南山橫跨長安一帶的支脈上,被稱做南五台山的地方,卻是一處佛家聖地,山上有寺廟百餘座,分布於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之上,不過,曆經戰亂,大多數寺廟已經荒廢。
此時,在靈應峰上的一處青石台上,一僧一道正卓然站立。
僧是白衣僧,道是青衣道。
二人沉默良久,白衣僧人終於開了口,聲音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柔不生風,但卻清晰入耳:「雁魄,你想好了?」
青衣道人回過頭來,看著他道:「這已經不是想不想的問題子,我五百年奪一舍,三舍之後,修成金身,金身之後,到如今已經過了一千四百年,二千九百年歲月,我的魂魄此時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還不能踏入仙班,本命元神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以後一舍不如一舍,如何還能打破結界,踏入仙界……就是僥幸踏入仙界,你以為我法力損耗之下,還能應對仙界的爭鬥麼?如果再被那些人打入凡塵來,就只能在寂寂歲月中終老,縱使做一個陸地神仙,斂盡天下財富又如何?」
青衣道的聲音也很柔和,但在靜夜中,分明能感覺到柔如風的聲音中隱隱地有著金鐵之意,帶著一種金屬質感一樣的顫意。
白衣僧人歎了口氣道:「可是,你也知道,那些人是不會讓你如願的,畢竟你我只是散修,沒有後台背景,一舍五百年,整個修道界只有兩個成仙名額,根本輪不到我們……而且,雖得你當年點化,但我的修為剛窺微道煉魂元神中成之境,金身還沒修成,碰上那幾個老妖孽,能給你的助力有限……」
青衣道人輕笑一聲,道:「你也知道,我雁魄道人一不修法,二不練佛,而是以武入道,修成金身,真正動起手來,只要他七佛八道十五仙山的幾個老妖孽不來齊全,十五套鎮山寶器不湊到一起,我都有機會!而且,就是十五套寶器湊到一起,我也未必沒有機會……」
「哦?」白衣僧一挑眉毛,他自然知道七佛八道十五仙山的鎮山寶器湊到一起,是一個什麼樣的威力。那是連天上真正的擁有道器的仙人都要退避三舍的東西,這個雁魄的雖然厲害,但也不可能這麼厲害。
看到白衣僧人眼中的疑惑,雁魄悠悠地開口道:「這一舍有兩個成仙的名額,可是峨嵋的空鏡老尼、龍虎山的齊天師和普陀山澄心老和尚都到了最後一舍,他們早在上兩舍就窺破天機,而且都已經凝就金身。你也知道,凝就金身,只要不是運氣特壞,渡雷劫是十有會成功的,只要出了這個仙家結界,就能凝魂化魄,凝結仙體。但按他們本門排序,一直輪不到他們!如果這一舍他們出不了這個結界,就魂飛魄散,身死道消,化為塵泥,你以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十五人還能同心一致對付我麼?」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