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壞種子

 那多 作品,第2頁 / 共34頁  

 大小:

朗讀: 

我們叫了一輛當地的出租車,雖然車況不太好,但居然是上海產的桑塔納。據說桑塔納的底盤高,走起顛簸的路不容易開壞。

在我們把幹硬的烙餅啃完後的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顛到了考古現場。由於平時沒人會來這裏,所以我們的司機,一個三十多歲的當地漢子還走錯了路,不過最後他很爽快地只收了我們一半的車錢。其實這對我們無所謂,反正回去有的報銷。

竟然已經有很多記者到了,我大概看了一下,多數是北京的媒體,看來靠近中央就是不一樣。照這樣看來,他們今天一定已經把稿子發回去了,我慶幸之前的決策,現在補工還趕得及,否則明天被報社質問起來,就糗了。我倒是暗暗擔心坐下一班飛機來的記者們,不知道他們要怎樣交差,多半會被領導在電話裏罵得狗血噴頭吧。

考古隊原本沒想到會來這麼多的記者,臨時准備的帳篷,眼看就快不夠了,就還剩最後幾個,再往後來的記者,最後沒辦法,那就只好住回德令哈去,來回三四個小時,時間都得耽誤在路上。可是我很快就發現在這方面其實沒什麼區別,因為這裏沒有合適的通信工具寫完了文章拍完了照,還得再坐考古隊的車回德令哈去上網發回報社,看來一天顛三四個小時是逃不掉的了。

只要是記者,無論是哪一路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家夥。當天晚上,考古隊的營地裏就變得人頭攢動,令這裏看上去有些像個集市。大隊的記者除了互相打招呼和彼此介紹之外,都無一例外地准備起了「功課」。考古隊負責人辦公的帳篷雖然比別的帳篷要大一半有餘,還是擁擠得像下班高峰時的公共汽車一般,而此次新聞的「焦點」——那些仍舊處於禁入狀態,要到次日記者招待會時才解禁的發掘現場周圍,也不斷有人晃來晃去,鎂光燈猛閃,那些想提前入內的記者,令負責保衛的保安與考古隊員應接不暇。

我和張路都不算是會鑽營的人,而人擠人的地方也恰是我最厭惡的地方之一。我們兩個只是簡單地記述了現場的情形,采訪了幾個無關緊要的考古隊員,搜集了一些情報,寫了篇兩百字的簡要報道之外,其餘就只是窩在自己的帳篷裏認真地准備明天要問的問題。

這一夜整個營地都沒有安寧過。

翌日。

鑒於昨夜所見到的情形,我和張路淩晨4點不到就跑去招待會現場占位子,而當手表的指針越過5點時,整個現場已經人滿為患了。招待會的時間是上午9點——盤腿在沙地上坐等四個小時並不是件令人愉快的經歷,然而沒有人隨意走動——大家都生怕一走開,自己辛苦占據的有利地形就被同僚搶去了。像我和張路這樣的「搭檔」還算是幸運的,我們其中一人想去方便時可以有人幫你看著位子。

40平方米左右的現場坐了一大堆人等天亮,若是少了那些昂貴的專業采訪設備,這裏倒像是個靜坐示威的現場。

(3)

沒人像昨晚那樣大聲喧嘩,大家都只是小聲地交談,越臨近招待會開始的時間,氣氛就越緊張,當氣溫足以令我的汗水浸濕汗衫的時候,招待會終於開始了。

發布消息和接受采訪的是考古隊的負責人吳人傑教授——一個曬得黑黑的、其貌不揚的老頭——說他是個「老頭」其實並不確切,我的「課前作業」中所搜集的資料顯示,他只是五十出頭而已,不過任何一個人要是從事考古工作30年,那他看上去必定會比實際年齡要老一些。

「……這裏的泥地沙化現象相當嚴重,給考古發掘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往往我們第一天挖出的坑,第二天就又給風沙埋住了。你們一定想不到,在八千多年前,這裏是魚草肥美的地方。」老吳手裏拿著一塊陶器的殘片,我坐得比較靠前,借助眼鏡可以依稀看見陶片上所繪的魚紋。


  

「……如果你們的中學歷史課還沒全忘光的話,那應該知道,八千多年前,那應該是新石器時代。但如你們所知,我們在這個應該處於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有一些驚人的發現,那也是你們大家不遠千裏到這裏來的目的——」說到這裏,他的語調開始變得有些興奮,「我們在這裏,發現了一些被懷疑在當時被當做工具使用的,鐵器……」

人群在這時開始了第一次騷動。

……

作為一個序曲,考古發掘的總體情況介紹很快就結束了,接下去是自由提問時間,忍受了四個多小時靜坐的記者們立即就像暴動的群眾一般像前面湧去,我也在第一時間竄到了教授面前。

這個典型的考古學者——身穿藍布工作服,戴著麻線手套,皮膚黝黑,臉上皺紋縱橫,頭發蓬亂,沾滿灰塵,由於長年與挖掘打交道,他皮膚中滲出的泥土味令他聞上去像個農民——在他近30年默默無聞的考古生涯中,怕是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混亂場面,雖然身前有保安人員竭力維持秩序,他還是有些驚惶失措,不過一個上了年紀的學者的素養在此時發揮了作用,他很快就從這種失措中恢複了過來,伸出雙手示意大家安靜:

「請安靜一下,不要激動,大家的問題我都會一一回答的。」

「請問這個遺跡是怎樣被發現的?」

「請問是誰首先發現了這個遺跡,又是誰首先發現了鐵器?」

「請問在這樣一個遺跡中發現鐵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的歷史會被改寫嗎?」


  

「世界考古界有沒有類似的先例,這會不會只是人類進化史中的一個旁支?」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柴達木盆地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一連串的問題絲毫不給教授以喘息的機會,甚至連「請介紹一下當時人類的性狀況與道德狀況」這樣離譜的問題都有人問,其間,教授順便介紹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狀況——那時的人類才剛剛開始群居生活並建造極其簡陋的屋舍,至於冶金,如我前文所提的,那是幾千年後的事兒——然而真正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部落除了使用鐵器之外,生活狀態與其他的石器時代的部落毫無二致,在發掘現場也只是找到少量燧石,而冶金用的火窯根本就不見蹤影——這些鐵器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他們大部分時間還是使用石器,並用燧石引火、鑽木取火等原始的手段來取得火,這與制造鐵器的技術有很大的矛盾,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什麼進展。」教授道。

「您認為這裏的地質環境是否有可能天然生成大塊的鐵呢?」

「我們也咨詢過地質專家,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高富集度的鐵礦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純度。」

「那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呢?它是否是地外文明的傑作呢?」——問題終於被引到這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上來了。

「我不這樣認為,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地外文明的存在,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來探究這一切的原由,而不是遇到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歸於『地外文明』了事——那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第2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