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篇

 過年

 那多 作品,第1頁 / 共38頁  

 大小:

朗讀: 

內容簡介:

是真,還是幻?有這樣一種生物,它不同於地球上、包括外星球在內的已知所有生物。如果說人類的生存環境,是以時間為主軸,以空間為基本面,那麼這種生物生活在以空間為主軸,以時間為基本面的時空裏。此生物是否有逆轉時間、彎曲空間的能力?是否這種能力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那多對這種生物的親曆,似乎可以說明了什麼……自二○○一年起至二○○三年,多種事先全無蛛絲馬跡的神奇事件陸續發生。可是,在那多最終逼近真相的時候,突兀而來的危機也隨之降臨……』

正文

一 誰是那多


沒有新聞。

以往我寫手記,有一個慣例,就是放一則新聞在最前面,因為接下來要敘述的故事,和這則新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是這則新聞背後的秘聞,有的是這則新聞所引出的事件,總之,讓大家一開始就看到這個新聞,對於了解後面的故事,很有好處,此外,也好讓大家知道,我所講述的東西,盡管看起來匪夷所思,卻並非胡編亂造。

可是這一次不用,是個例外。

這次我要說的,是那多手記的源起,如果沒有這件事,或許大家就不會看到這一篇篇的那多手記。這件事,並不是由什麼新聞引起的,盡管要把這件事說清楚,在某些必要的時候,我不得不舉出一些真實的新聞,但不是現在。

這件事情,發端於2001年的七月初,之所以拖到現在才寫出這篇手記,原因很簡單:我才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個人表達能力再好,總也要等到他自己搞清楚想表達的東西以後,才能告訴別人吧。

2001年上海的夏天很熱,對常常在外面跑的記者來說,炎熱比寒冷更難熬,常常一個夏天跑下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得褪層皮。當然,老兵油子不在此例。那時我自然還不是老兵油子,非但不是,在新聞崗位上,是個新到不能再新的新兵。因為,我才剛和晨星報簽下「賣身契」,成為一名正式的記者,連記者證都沒辦出來,只好拿著工作證和名片出去采訪,好在大多數時候有名片就足夠了。

不過那個時候,我的身份雖然只是個剛剛簽約的新人,可是自認為已經有些資曆了,畢竟從大三開始,就到晨星報實習,在晨星報跑新聞的時間要比在學校裏多得多,更別說大四了。報社裏的記者編輯都混了個臉熟,寫起新聞來也早已不是當初什麼都不懂的菜鳥。其實,拋開身份不談,在晨星報當一個好的實習記者,和一個正式記者的收入不會相差太多,因為收入裏的最大一塊就是稿費,晨星報這類新興都市報,在多勞多得這一點上做得還是不錯。對我而言,轉正的最大的好處在於,我有了自己的地盤。

從前采訪回來寫新聞稿,得候記者們的空擋,看哪個電腦空下來了,趕緊和人家陪上笑臉打招呼,借用一下。寫完稿子還要托人家傳進報社內部的采訪網絡。為了不讓別人等得不耐煩,更多時候我先寫在紙上,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錄入電腦。有時候寫到一半就得「挪窩」,怎一個煩字了得。

轉正以後,就可以擁有正式的辦公桌,一塊用隔板圍起來的方寸之地,一張轉椅,一個活動櫃子,最重要的是,寫字台上的那台屬於我專用的電腦。


  

我運氣好,正碰上報社購入一批新的辦公設備,所以從電腦到活動櫃都是全新的,惹得同事們一陣羨慕。不過,分配大櫥時運氣就沒這麼好,我找到那個屬於我的櫥,打開一看,掛衣服的地方還好,旁邊幾個格子裏亂七八糟,堆著不知道哪位的東西。分派給我這個櫥的總務部門小吳說,這個櫥有段時間沒人用了,前主人早就跳槽,所以這裏面的東西隨我怎麼處理。

怎麼處理?當然是好東西自己留下,其它的統統扔掉了。不過聞著裏面散出的微微黴味,我懷疑還能從裏面找出什麼自己要的東西來。

是的,各位現在能在這裏看到我寫那多手記,就源於這次整理。

在那時,我已經有了一些和常人不同的經歷,在之前斷斷續續一年多的實習記者生涯中,盡管沒碰上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可是足以作為茶餘飯後談資的,讓普通人百思不解的經歷,還是有那麼一兩次的。也不知為什麼,我一當上記者,自然而然地,就回注意到許多別人不會關注的細節,又或者說,麻煩天生會往我身上撞,偏生我又不習慣躲。幾次下來,我和一些老記者一樣,對表面的東西,越來越不信任,天知道眼前這有條有理運轉著的社會機器,骨子裏都是些什麼?

然而有奇怪的經歷,不代表我就一定得寫下來告訴別人,當然我有寫的沖動,但是整天寫新聞已經很累了,幹嗎還要給自己增加新的壓力,最重要的是,我寫出來了,會有多少人相信?

在寫與不寫的猶豫之間,或許只要稍稍加一個砝碼,就立刻會有改變,而接下來我的遭遇,可不止一個砝碼那麼簡單。

因為,我居然看見了一個範本。

那個櫥裏從上到下一共有三個格子,每個格子都亂七八糟的,一些看起來很不錯的盒子,打開來,全是某某企業開業時贈送的人造水晶擺設,屬於所有禮物中最沒用的那種,造型不是一幢大樓,就是上海的標志東方明珠電視塔及幾座大橋,往往很沉重地背回報社,就此扔在一邊,如果隆重地擺在桌上,定會遭人暗暗恥笑。

無用的禮品之外,是一些比較專業的書籍,比如海關的稅表,外貌法規類書,可以想見當年這位前輩一定跑過這些條線,但對於我,卻一點用也沒有,我毫不猶豫地把這些掃入垃圾筒。倒是一些空白信紙、信封被我留了下來。整理到最後一個格子的時候,我看見一本硬面記事簿。


  

這是一本黑色的硬面本,我信手翻開。

我正好缺這樣一本采訪本,如果這本本子沒有用過的話,就不客氣地留下自用了。

是用過的。幾乎寫了滿滿一本,我從後往前翻,直翻到第一頁,慣性讓這本本子合上,但我卻猛地再翻開。因為剛才一眨眼間,我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在網上用GOOGLE搜「那多」,會搜到一大堆類似「那多好啊」之類的詞,因為這兩個字在人名之外,還有太多的搭配方式,所以我這時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沒有太驚訝,不過翻開來再看一眼這一點點的好奇心,還是有的。

重新翻開第一頁,看到第一行的幾個字,我的眉頭就不由皺了起來。

「那多手記之失落的一夜」。

相信看到這裏,許多人回非常驚訝。老實說我當時反倒沒有太驚訝的感覺,因為我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始寫那多手記,所以看到這個標題,除了對那多這兩個字感到以外,並沒有其它的感覺。

不過這樣一個標題,足夠讓我看下去了。

流暢的文字,玄奇的故事,以及心中越來越大的疑惑,就讓我站在衣櫥邊,一口氣把這篇不到一萬字的手記看完。等到我終於抬起頭的時候,脖子已經酸得不行了。



第1頁完,請續下一頁。喜歡 Amo hot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