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呃……」那女的露出為難的表情,無可奈何地說,「她爺爺過世了。 」或許是覺得只這麼說,被人指責為公私不分,所以她又加了一句,「她沒有父親,所以爺爺代替了父親,是她最親的人。 」 「是這樣,真不幸啊。 」 剛才她還那麼高興,可轉眼間變得這麼悲傷,從這個反差可以想象她受到了多麼大的打擊。 參觀結束后,淺見回到入口處,看到辦公室的門開著,那位叫小優的女孩從裡面出來了。 她全身的衣服都換過了,皮上衣、牛仔褲,右手還抱著頭盔,一會功夫就差點認不出了。 但沒錯,就是她。 剛才的那位女同事從後面追上來,擔心地問:「還是坐計程車回去吧。 」 「沒關係,摩托車快些。 」 「那麼,小心點,如果警察知道什麼,就給我打電話,即使是半夜也不要緊。 」 「嗯我會的。 」 女孩目光獃滯地點點頭,然後快步向外走去,完全沒有注意到淺見。 淺見問那位女同事:「你剛才提到警察,難道她爺爺遇上什麼意外了嗎?」這種多管閑事的毛病連他自己都沒辦法。 「不,不是意外……」那女的像是很為難,說得很含糊。 「這麼說,是案子了?」 「嗯,呃……對不起,我還有工作。 」說著,她退到門裡邊去了。 一聽到是案子,淺見心裡就怎麼也擱不下。 出了大門,他匆忙來到停車場。 這時小優正從事務所旁邊推出摩托車,那是輛深藍色、容量為400cc的摩托車,看到她吃力地推著車,淺見走上前說:「可以的話,我用車送你吧。 」可能因為發動機的聲音太大,她沒聽見。 她只是看了淺見一眼,然後就發動了摩托車,不一會就消失在街角了。 -- 進入富山市以後,淺見根據地圖來到一個叫「千壽堂」的藥材批發鋪。 本來是叫「醫約品批發零售業」,但藥材批發鋪的名字顯得古色古香。 當他找到這家店時,發現它的布局和名字沒有一絲不協調。 店面朝著繁華的大街,垂下的巨大藏青色暖廉上有個圓,圓里是個「千」字,旁邊還染著「藥材批發鋪」幾個字。 店面寬約十米,一副大店氣派。 黑得發亮的柱子、雪白的牆壁,完全是江戶時代的樣子,讓人覺得好像馬上可以看見系著圍裙的學徒了。 走進店內,裡面飄著一股中藥特有的香味,又苦又甜,不由得令人很懷念。 店裡的櫃檯和玻璃格上擺著很多葯,有的淺見認識,如「越中還魂丹」、「六神丸」、「熊膽圓」,還有一般藥店看不到的東西,如草藥袋子之類的,佔了很大的空間。 而且店內飄著的那股特殊香味好像主要是這些藥草散發出來的。 由於事先電話預約過,所以淺見一報上姓名,馬上就有人出來接待。 那人約莫六十多歲,名片上印著「營業部長竹內源二」。 從外表看是位相當和氣酌老人,照以前那樣叫他「掌柜的」似乎更合適。 寒暄完以後,竹內說:「請這邊走。 」把淺見領到了二樓。 那裡有個別緻的茶室,是古樸的木頭構造。 菜單上沒有咖啡、紅茶之類的飲料,只有一些陌生的名字。 「中藥不僅能做葯,還有許多可以做成食品。 請您一定要嘗嘗。 」 —個女的端來散發著湯藥珠的飲料和布丁蛋糕似的點心。 開始淺見有些提心弔膽,但嘗過以後覺得非常好吃,比隨處可見的茶室里的東西味道好多了。 「這也是葯嗎?」淺見半信半疑地問。 「對,中藥稱之為『醫食同源』。 因為吃的東西和做葯的東西本來都是同根生長出來的。 」不錯,是這麼回事,淺見只能由衷地感嘆。 「可是,剛才我吃的東西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能加快新陳代謝,消除疲勞。 」 「我聽說,中藥只有連續使用才有效果,這個立即會有效果嗎?」 「不會立即生效,不過,嗯,我想過—個晚上,您就會知道了。 」竹內掌柜意味深長地笑了。 淺見已經從T藥科大學的高津教授那裡獲得了許多有關中藥的基本常識,所以他想在千壽堂詳細了解—下富山的中藥和配置葯業的情況。 據說富山縣以中藥聞名可追溯到奈良時代。 從那時起,越中地區就以作為向首都供應藥材和紙張的地方而得到認可。 在黑部、立山的深山裡不僅盛產草藥,還棲息著熊、鹿等野生動物。 許多藥物專家從京都來此定居,由此奠定了該地培養藥商的基礎。 但真正讓越中富山的藥名滿天下的還是因為一個很有名的典故。 富山藩的第二代藩主前田正甫公在江戶城停留期間,三春藩的大名突然得了腹痛病,前田公將隨身帶來的還魂丹給他服用,馬上就止了疼。 由此,富山藥在全國出了名,不久各藩都准許富山的賣葯人自由通過關卡。 現在名字雖然已經改成「配置葯業」,但經過置藥商人(即賣葯人)的努力,三百年來富山藥一直得到老百姓的有力支持。 不用說,富山藥有自己專門的研究機構和生產廠家,但無論如何,「賣葯人」仍是它的主要特點。 雖然現在他們被稱作「配置葯銷售商」,而且形象也有所改變,從背著包袱走街串巷到現在騎著自行車、摩托車或開著汽車銷售,可以說骨子裡還同以前一樣。 配置葯是「先用后利」,就是先請顧客使用,之後再結算用過的葯。 這種銷售方式要行得通,必須是國泰民安、法制秩序穩定,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信賴。 就這點而言,日本算是比較安定的,尤其是人們的道德觀念相同,這在世界上也很少見。 「比方說,就連黑社會的人也會老老實實地支付葯錢。 」 掌柜的一本正經地強調。 據說賣葯人只會受到感謝,很少遇上賴賬、刁難人的。 因為在封建時代就能自由通過關卡,或許社會上對「賣葯人」也是另眼相待吧。 「以前,在沒有醫生的偏遠山村,賣葯人常常無私地為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看病。 如果病人因為飢荒付不起藥費,賣葯人也會留下新的葯,等他們什麼時候有了錢再付。 像這樣的事不知有多少。 即使是現在,賣葯人仍然會帶氣球給孩子們作為禮物,所以小孩子都很盼望他們的到來。 有時賣葯人還會調解夫妻間的爭吵,或與顧客像親人一樣來往,這樣的例子也不少。 」 「有這樣的風險,還能做得成買賣嗎?」淺見直率地問。 「沒關係。 雖然不能說一本萬利,但買進的成本低,而銷售的範圍又固定,所以很少吃虧。 最近雖說家庭小型化的趨勢加強,每戶的使用量減少了,但相應地,家庭數目也增加了,所以可以說顧客的絕對數量反而增加了。 「銷售範圍和顧客都很穩定嗎?」 「是的,就好像是種既得權似的。 在叫懸場賬的賬本上詳細記錄各人負責的銷售區域的顧客資料。 用什麼葯,事先留了多少,這些當然不用說了,還有顧客的家庭成員、有無老毛病等等,格式一看就一目了然。 這可是賣葯人守住自己生意地盤的寶貴財產啊。 到賣葯人退休轉讓這個賬本時,最少要數百萬日元,有的甚至達到一千萬。 」 「一千萬……」淺見瞪大了眼睛。 看上去小打小鬧的「賣葯人」實際上有十分堅實的經營基礎支撐著,而這正是因為有歷時三百年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信用和資料。 「據說最近好像不大見到富山的賣葯人了?」 「不,沒這回事。 只不過不再用以前那種獨特的方式,而是使用摩托車之類的。 乍一看,外表和普通的推銷商—樣,所以不太顯眼。 每年從富山前往外地做生意的藥商越來越少,而定居在當地擴大生意銷路的人也越來越多。 此外,除了單獨經營的『個人賬主』,還有的成立了公司,雇了幾個推銷員。 從富山到全國各地去的賣葯人,在其頂峰時期有近兩萬人,現在大概有五千人。 」 「還有五千人哪。 」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市蜃樓》
第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