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醉玲瓏 中卷

十四夜 作品,第7頁 / 共119頁  

 大小:

朗讀: 

不一日,趕到邊境之上,只見關勝軍壁壘高樹,對面也紮下一座大營,上面高揚漢旗,將纛上書「漢壽亭侯關」。宋江悚然道:「久聞關公乃三國名將,古今武聖,今日竟來,如何是好?」花榮道:「關公固然威猛,所謂武聖雲雲無非是後人尊敬,況且用兵主要看兵法戰策,這關公丟徐州、失荊州,要抵擋他卻也不是甚麼難於上青天之事。」宋江意稍安,乃軍並入關勝營寨。兩邊相見,關勝道:「關公是我先祖,勇武絕倫,不敢冒失,所以未曾交戰,特等大哥前來。」宋江道:「既然如此,不妨與之一戰。」便令孔明往對陣下戰書。

再說劉備揮軍從江夏往南四郡進發,先進武陵。武陵太守金旋不從抗擊,兵敗身死,從事鞏志投降。正欲進討長沙,忽聞有梁山人馬圍攻長沙,殺死太守韓玄,旋又報廬江雷緒軍覆滅,緒及劉磐戰死。劉備大驚道:「我原以為四郡之中,只金旋最是頑固,一旦攻滅,其餘三郡傳檄可定,更有廬江雷緒為外援。豈料何處來這甚麼梁山人馬,如此厲害,如此這荊州南部,豈不難得?」諸葛亮道:「這個梁山人馬來得甚是奇怪,只是不管他,且先起兵前往,看究竟是何方神聖?」劉備從之,諸葛亮又道:「敵情不明,需關雲長為前部方可破敵。」於是劉備留劉封、簡雍等人與鞏志守武陵,關羽統兵五千並本部五百校刀手為前部,自與諸葛亮、張飛等引軍一萬五千,殺奔長沙而來。關勝並不出戰,關羽兵馬不多,也不敢強攻,兩下對峙。這天忽然對面送來戰書,關羽看戰書落「梁山宋江」,不屑道:「何方鼠輩,吾未曾聞也。」便在戰書上批「來日辰時會戰」。轉看孔明,隨口問道:「你是何人?」孔明答:「君侯在上,小弟是宋江哥哥手下中軍護衛部將,人稱毛頭星孔明。」關羽怪道:「如何竟和我家軍師字號一樣?」賜予酒肉,令其歸去。

次日晨,兩軍對陣,宋江與眾頭領一起出戰,排開人馬。便看對陣漢軍凜然列陣,前面旗門之前,五百校刀手擺布得整整齊齊,刀刃寒光映日,耀人眼目。旗門下一員大將,身長九尺一寸,髯長二尺二寸,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渾身翠綠袍甲,手提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大刀,跨下追風赤兔千裏馬,正是:

威震華夏三千裏,雲長英雄第一人!

宋江望見,頓感威懾,此時全軍將士皆有些動心。便見雲長磕馬走出兩步,厲聲道:「對陣宋江出陣答話!」

宋江拱手道:「關君侯,宋江有理了。」

關羽道:「宋江,汝既然是梁山賊寇,便當在你那梁山作威作福,今日何敢搶我長沙城池?」

宋江道:「君侯明鑒,天下城池,誰有力誰可得,怎說便是君侯的?」

關羽含怒道:「我哥哥劉豫州,乃是漢朝宗室,這荊州諸郡,本是劉表所占,今日劉表已故,豈不正該我哥哥?汝本山野草寇,既敢強占大郡,今日便請放馬一戰!」話說到此,丹鳳眼低垂,竟似全然不把對陣放在眼中。

宋江正待答話,旁邊早惱起一個太歲,大罵道:「直娘賊,敢罵我哥哥,今日便叫吃你爺爺三斧頭!」只見陣中滾出一團黑物,正是李逵,手舞板斧,直沖對面而去。宋江慌欲叫住,哪裏來得及。

關羽見李逵大步沖來,左手一擺,馬前跳出一個大漢,滿臉虯須,面若施漆,手使兩柄銅錘,迎將上去,口裏高叫:「這醜怪先與俺周倉戰三百回合!」李逵只要廝殺,把大斧潑風般朝周倉頭上亂砍,周倉一雙銅錘左右格擊,乒乒乓乓,打得火星四濺。兩個步軍一場好殺,正是銅鍋碰鐵盆,墨團砸炭頭,好道是: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怒火燒天,殺氣裂雲。斧錘顯威,黑頭精神。板斧砍銅錘,似二郎山力劈華山;銅錘敲板斧,如楚霸王舉鼎壓人。火光四射,便陰晦天也映得鬼亮,金聲大作,縱敢死士豈能定神。兩臂輪轉無歇處,一心只想打殺人。二虎崖前爭草道,雙龍大洋奪金珠。

兩個大戰了足足一百餘回合,不分勝敗。宋江恐李逵有失,叫鳴金收兵。李逵還待逞強,這邊花榮高叫,李逵只好用板斧一格,跳出圈子道:「哥哥有令,先饒你。」周倉道:「汝且去歇息,我不追你。」兩個對罵,一邊怏怏回陣。

回到陣中,李逵問道:「哥哥,俺正殺得起勁,為何叫我回來?」宋江道:「我看兄弟戰了這許久,故而叫回來歇息。」李逵頓足道:「哥哥兀的這等不知曉俺鐵牛!俺只要有廝殺的,卻哪裏會累!下午一定要殺個痛快。」宋江等暗自好笑。

這邊周倉回陣,對關羽道:「君侯,對陣那醜怪黑漢,武藝倒也不錯。俺今日步戰百餘回合,竟還取他不下。」關羽道:「我看這廝也是賊人一員重將,下午陣前,換平兒去,以拖刀計取之。」

過午,李逵纏著出戰,宋江只得應允。兩邊排開,李逵跳將出來,高叫:「對陣那黑漢子,出來和俺廝並!」便看對陣關平提刀出陣道:「汝這匹夫,今日換我來取你首級!」李逵聽得惱怒,虎吼一聲,提起板斧便沖上去,關平用刀格擋,二人馬上地下,戰了約十個回合,關平叫聲:「不打了。」圈馬欲退。李逵哪裏肯舍,一個大步躍上,舉斧便劈,不料關平將身一斜,右手單執大刀,倒蕩回來,直削李逵脖頸。李逵身在半空,難以躲避,急中生智,左手大斧橫格過來,只聽「當」「嚓」兩聲,李逵當開一刀,左肩卻被砍傷,大斧落地,身子一頓,跌坐在地下。口裏兀自還在稱喚。關平勒過馬頭,舉刀便砍下,李逵右手撐地,強一後躍,關平這一刀砍空,正想再砍,忽眼角白光一動,急忙回刀,當的一聲,格開一柄飛刀。抬眼看時,卻是項充見李逵遇險,背上拔飛刀救援。關平一愣之間,宋江陣中呂方飛馬而出,當住關平,李袞早將李逵拖回。關平與呂方二人交戰二十餘合,那關平英勇,呂方招架不住,撥馬回陣。關平在陣前還要挑戰,關羽在旗門下道:「平兒先回,看為父出戰!」關平依言,退回本陣,關雲長倒提青龍刀,正是春秋刀法架勢,緩步催馬出陣,丹鳳眼微睜,掃了對陣一遍,厲聲道:「梁山賊寇,誰敢來戰!」

連問兩遍,對陣殺出一將,乃是醜郡馬宣贊,手提大砍刀殺出。關雲長冷冷輕笑,將青龍刀起勢來迎。那宣贊雖然勇武,與關雲長對刀,心總是虛的,戰不到五個回合,招架不住,撥馬而回。關羽不趕,只是冷笑。井木‧郝思文大怒,火氣上來,挺槍出陣,關羽縱馬迎住,戰七八回合,青龍刀鋒過處,將郝思文頭盔片下一角。郝思文大驚,伏鞍敗回。

忽聞梁山軍中鼓聲震天,大刀關勝出馬。關羽見他身長八尺六寸,一般的紅面殘眉鳳眼,不由一驚,眉目全開。關勝出馬揖道:「君侯,今日多多有罪。」關羽道:「休得多說,只管照刀來!」關勝把韁繩一提,使個春秋刀法架子,關羽駭然,也只得招架。二人盤馬對刀,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諸位,要說這關勝雖是梁山第一虎將,怎敵得其先祖關雲長?皆因關家刀法乃是祖傳,故雲長的刀勢,關勝大都清楚,加之雲長見關勝與自己形貌如此相近,心中疑惑,未用全力。宋江在陣前也看得明白,深恐關勝有失,便叫鳴金。這邊周倉、關平望見,雷動戰鼓,五百校刀手帶動全軍一起掩殺過來,梁山眾將拼力抵擋,方才全軍入營,頗折損了些人馬。宋江歎道:「不想關公神威如此!真無愧武聖也!今日只可堅守,不可出戰。」便叫緊閉營門不出。

數日之後,吳用引林沖等並八千軍回來,見過宋江。宋江說了前次戰況。正言之間,人報對面漢軍倍增,乃是劉備大軍趕到。宋江惶恐道:「單只關羽已經無敵,如今怎麼是好?」吳用道:「是矣。要我等與劉備死拼,本無勝算,今日就勢歸順便是。」宋江大喜,便叫孔明再去劉備大營聯絡歸順之事。

劉備軍趕到,聽關羽說了戰況,正與諸葛亮商議日後部署,忽報對陣梁山軍前來請求歸順。劉備一驚:「這是為何?」早有張飛叫道:「哥哥恁地小心了,哥哥威名遠揚,有人歸順理所當然,何必吃驚?」劉備道:「三弟有所不知,這宋江既能力奪三郡,必然不凡,今竟輕易歸順我,實在有些古怪。」諸葛亮道:「主公所慮正是道理。不過賢者不塞歸順之路,可先請使者進來商議。」只因這一次,有分教:荊襄已添水泊虎,華堂更登草莽人。畢竟後事如何,請看下回。

第五回:劉玄德空收草寇,宋公明初戰曹兵

劉備聽諸葛亮如此說,便道:「既然如此,請進來。」小校傳進孔明,孔明道:「在下毛頭星孔明,見過劉皇叔。」話音剛落,一邊張飛嘎嘎大笑:「哇哈哈哈,不想這裏又出來一個諸葛軍師。」諸葛孔明亦笑道:「同名同字,本是常見,況我姓諸葛,彼姓孔耶。」劉備道:「孔將軍此來,有何見教?」孔明道:「皇叔容稟,我哥哥宋公明,乃梁山好漢,聚集義軍欲除暴安良,護衛百姓。今因見天下大亂,群雄混戰,民不聊生,只有皇叔仁厚愛民,故率麾下眾弟兄前來投奔,以效犬馬之勞。因空手不好見面,特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以為禮物。」劉備暗自道:「此三郡本我囊中之物,要汝等獻這殷勤!」面帶笑容道:「原來宋將軍如此仗義,實是難得。今將軍肯與我同心匡護漢室,扶大廈於將傾,解生民於倒懸,實乃我之大幸也。劉備何德何能,得這眾多義士相助,看來漢室興複有望!」乃望天謝禱。孔明道:「既如此,容我回稟公明哥哥,隔日獻將領、軍馬、糧草並三郡城池冊表來。」令隨行嘍羅搬來許多牛羊米面勞軍。劉備大喜,贈與錦袍玉帶,請孔明帶回與宋江。孔明謝恩而去。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孔明回到自家營中,見過宋江。吳用道:「是矣。今日『借屍』已成,可速將本部歸編。」便將軍馬糧草冊表取出。宋江一一看過,忽地心生猶豫道:「這好大家業,如此白白與人……」吳用道:「哥哥恁的說!這家業借與劉備,不過是暫存外庫,數年之後,天下償還,有何不舍?」宋江道:「只是我想若就此匯集,與劉備決一死戰,豈不也……」吳用發急道:「哥哥!往日豪氣蓋世,生死關頭,怎的反如此萎縮!今日眾弟兄已然遣散,若不與降,縱不輸給劉備,也吃孫權坐收漁利,那時連本斷送,莫非竟好麼?」宋江再轉一想,笑道:「軍師莫急,我也是此心,只戲言耳。只是我想這眾軍馬投劉備之後,若被他拆得七零八落,日後呼應也難,如何是好?」吳用道:「這個自然須提防。那班降兵降將,也只好由他,我梁山自家軍馬,卻必須得編組一起。」便傳令神算子蔣敬、鐵面孔目裴宣多派軍吏,將自家心腹兵馬分編各將,抵死不分。有對宋江道:「初次見劉備,哥哥只需如此如此,必能得手。」

次日,宋江再令孔明送過諸般冊子,劉備先展開將帥名冊,見上書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撲天雕李應、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青面獸楊志、九紋龍史進、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神行太保戴宗、鼓上蚤時遷、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鐵面孔目裴宣、神算子蔣敬、玉臂匠金大堅、神醫安道全、鐵扇子宋清、險道神鬱保四,共計是三十三位好漢,並有三郡降將劉度、邢道榮、趙範等數十人。麾下軍士分布三郡,共有五萬餘人。劉備與諸葛孔明計議道:「生意雖好,總怕禍福難料。」諸葛亮道:「宋江於旬日之間,破長沙、占零陵、桂陽,又全殲雷緒軍馬,顯見得非良善之輩。以如此軍力,竟輕易降我,確實有些蹊蹺。不過用人之際,若不允之,則三郡難以收得。今日孫曹並強,收得宋江也算加我之力。只是日後須多加注意便是。」於是約定,明日在大營設宴,請宋江全班答話。

第三日,劉備軍中殺牛宰馬,大擺酒宴。轅門排開儀仗刀旗,金鼓齊鳴。日上三竿,對面宋江率吳用、林沖、關勝、李逵、孔明、孔亮、呂方、郭盛等人前來,劉備率合營前往迎接,兩下相會,宋江先看劉備,身高七尺五寸,體貌出眾,雙手近膝,兩耳懸頜。面色白皙,眉目明朗,唯有下巴光溜溜無一根胡須,有些滑稽。但在中軍環衛之下,神態儼然有帝王之威儀。宋江不由暗自贊歎:「真英雄也!」再看身後,關雲長傲然而立,神色峻武。又有一員黑臉大將,身長八尺三寸,豹頭環眼,虎須倒豎,極其威猛,心道:「此必據水斷橋之張飛也!」旁邊一人,身長七尺九寸,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不是軍師諸葛孔明是誰?孔亮在宋江身後對哥子孔明笑道:「哥哥,你也沾了他名兒的光了。」隨後緊隨劉備兩人,左邊一人身長八尺一寸,相貌堂堂,渾身白盔白甲,右邊一人身長七尺六寸,眉目犀利,渾身青色戰袍,卻是劉備貼身牙門將,趙雲趙子龍,陳到陳叔至。再往後,便是劉備麾下眾將,原來劉備自赤壁戰後,掃蕩江南,四方雲從,此時已有數萬兵馬,百十員戰將。宋江一眼看見武松、劉唐等人也在其內,不由暗自心喜。

再說劉備看宋江,身長只六尺三寸,黝黑矮壯,但雙目自有神光,身後眾將,頗有威武之人,也不禁暗自贊歎。兩下互相介紹部下,到得林沖,張飛哈哈大笑道:「宋將軍,你這些兄弟倒也有趣,那大刀關勝竟與我二哥一般無二,這位豹子頭又仿佛俺老張親兄弟一般!」宋江笑道:「有此奇緣,那是我等的殊榮了。」又到呂方,張飛怪道:「囈,你這後生姓呂,又叫小溫侯,莫非是那三姓家奴的子侄?不知武藝若何?來來來,與俺老張比劃三百回合。」伸手去拉呂方。呂方運力,哪站得住,一個趔蹶,差點載倒。劉備慌忙喝住張飛,對宋江道:「將軍不以劉備粗陋,此來賜教,實是天幸。」宋江答道:「豈敢,我輩生為護民,願唯皇叔馬首是瞻,共保國家。」兩人大笑,攜手而入。營前早是酒肉成山,大家相勸入席,劉備道:「今日相聚,實是天賜也!來來來,大家一醉方休!」於是互相敬酒。那梁山軍中之人與武松等也佯作不識,互相詢問。宋江恐李逵粗陋,叫他獨自抱了一壇酒,一大盤肉到帳後去吃,正碰見周倉,李逵罵道:「你這黑漢好不痛快,不與俺廝殺夠,反叫個小白臉用鳥詭計算俺!」周倉笑道:「多有得罪,先敬一杯賠罪,日後同在一軍,再談報答。」李逵道:「俺不耐煩小杯,且換大碗來。」

酒過三巡,席上歡聲融融,吳用一使眼色,宋江忽道:「皇叔,今日當眾位之面,某有一個請求。」劉備道:「將軍但說不妨。」宋江道:「我這裏弟兄,相隨數年,情同手足。今日歸順皇叔,為漢室出力,自然是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不避刀劍。只是祈求能將我將兵一起留用,不要東西拆散,以冷了眾人之情。這是某一家之請,皇叔若覺不妥,我等嚴遵軍令,不敢再妄圖。」劉備微微一怔,旁邊諸葛亮急使眼色,劉備轉一想,笑道:「將軍如此忠義,備安敢強拆散手足!來來來,再飲一杯。」

諸葛亮心下不悅,飲了一杯,起身到後營溜達。忽見近日長沙軍新投的三個將軍進帳,為首的老將黃忠問道:「諸葛軍師!劉皇叔何時發大兵為韓太守報仇!」諸葛亮作難道:「三位,如今梁山宋將軍已歸順皇叔,如何是好?」黃忠大驚,三人面面相覷。魏延問:「那宋江現在何處?」諸葛亮道:「正在大帳前與皇叔飲酒。」魏延大叫一聲,拔出佩劍,大步便趕往前營。黃忠、張著拔劍緊隨。諸葛亮阻攔不住,慌忙跟來。

片刻到大營前,魏延提劍便奔宋江。旁邊呂方、郭盛急立阻攔,後面黃忠、張著趕到,宋江兩邊林沖、關勝、孔明、孔亮皆拔劍站起。兩下對峙,魏延舉劍直砍呂方,忽地兩條人影一晃,瞠當幾聲,魏延、呂方、郭盛的寶劍已各被人架住,再看時,架住魏延的是趙雲,架住呂方、郭盛的是陳到。便聽劉備喝道:「大營之前,誰敢撒野?不棄劍者立斬!」黃忠拜到:「皇叔,這宋江殺害韓太守、雷將軍、劉磐公子,又蹂躪城池,分明心懷叵測,望皇叔為我等作主!」劉備歎道:「彼時也是各為其主,今日宋將軍已歸我大漢,望三位看我薄面,化幹戈為玉帛。」宋江也對黃忠揖道:「某只想取了長沙送皇叔為見面禮,傷了韓太守也是不得已,請老將軍寬恕。」這時諸葛亮趕來,勸開黃忠等三人。宋江等自告辭回營。黃忠等人見劉備收編宋江,欲改投他處,當不得劉備流淚苦勸,於是留在麾下。

當夜劉備再與孔明商量。諸葛亮道:「主公今日酒宴之上,怎能答應宋江這個條件?日後他借機尾大不掉,豈不遺患無窮?」劉備道:「當時局勢,我若不答應,勢必翻臉,終是不可得。且先應允了,再做打算。」孔明叫苦道:「當時在我軍之中,他安敢翻臉?主公一時手軟,當眾答應,今後不好再改,必有麻煩!」劉備道:「我貫以仁義待人,怎能如此脅迫?宋江若本無歹意,日後自是一家,我再這般算計,豈不為世人所指。軍師不必多言。」諸葛亮長歎而出。劉備看了忽覺不妥,叫住道:「我欲不以梁山軍委任城池,以便控制,如何?」諸葛亮道:「如此可以原班降將守三郡,以為牽制。」

數日之後,劉備任關羽為蕩寇將軍,張飛為征虜將軍,黃忠、趙雲為偏將軍,魏延為校尉。又以宋江為振軍將軍,吳用、關勝、林沖等為校尉。以鞏志為武陵太守,魏延為長沙太守,趙範為桂陽太守,劉度為零陵太守,將原先為宋江軍所擄的三郡降兵,盡發還編排,令守禦本郡。卻將宋江所部軍馬三萬,仍歸各自將領,號為「梁山軍」,隨帶於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