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晴川這裏,她自然也知道石氏是康熙親自冊封的太子妃,是上了玉牒的,哪可能說休就休的。再說,就算是休了,太子嫡福晉這麼大個頭銜也不會落到自己這個無名無份、來曆不明的人身上來。剛才那些話,不過是說出來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順便故意氣氣石氏罷了,省得她給太子出這些餿主意,沒事給自己老公找小妾。
可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晴川的意料,過了沒兩天,她正在屋裏發呆想母上大人,突然聽到外面隱約傳來喜慶的吹奏聲。
晴川有些好奇,忍不住問了來送飯的丫鬟一句:"外面什麼事,這麼熱鬧?"
那丫鬟討好地笑了笑,答道:"仙姑你不知道啊?太子爺正准備大擺宴席娶您過門呢。"
晴川一愣,只當自己是聽錯了,說道:"什麼?不會吧?我跟他說了我不做小老婆的。"
丫鬟笑著答道:"仙姑您放心吧,太子爺已經吩咐奴婢們了,以後您做大,福晉做小。"
晴川聽得目瞪口呆,什麼時候太子嫡福晉也是說換就換的了?她穿越的這個時空真的是清朝嗎?難道這是架空嗎?
丫鬟抿嘴笑了笑,把飯菜擺好後就悄悄地退了出去。
晴川現在哪裏還有心情吃飯,她連坐都坐不住了。左思右想了一陣,還是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吧!既然決定了要走,晴川立刻行動起來,撿了屋裏小巧貴重的物品打了個包袱。逃出去了也是要吃飯的,她也算幫那草包太子做了不少事,拿他點酬勞不算過分。
可等要出門的時候,晴川又猶豫了,就這樣背著包袱大搖大擺地出去,萬一遇到個什麼丫鬟仆人的,那豈不是明擺著告訴人家,她要跑路?
不成不成!晴川又趕緊把包袱放下了,腦筋轉了轉,趕緊在腦袋上多插了幾支金簪子,在手腕上一口氣套上十來個金鐲子……有了這些金子,足夠她在清朝應付一陣子的了吧?
晴川對著鏡子照了照,見外面並看不出什麼異樣來,這才小心向門外探了探頭,很好,沒有丫鬟在跟前。
既然太子要大擺宴席,那麼正門那裏是絕對不能走的,最安全的道路就是想法從後花園穿過去,然後繞到後門處悄悄離開。
晴川一路上躲避著別苑裏的仆人和丫鬟,眼瞅著就要摸到後花園了,卻看到別苑的管家帶著一群塗脂抹粉、花枝招展的年輕女子沿著回廊從遠處過來。晴川嚇了一跳,急忙躲在一個柱子後面藏好,就聽那管家一邊走著一邊向那些女人交代道:"這次太子爺娶親可是大事,你們幾個一定要好好唱,好好跳。要是能叫主子高興了,賞賜是少不了的。"
那群女子連忙齊聲應諾。
晴川躲在柱子後面偷偷地瞄了一眼,只見那群女子身形秀麗,衣著鮮豔,完全不似這別苑中的穿著。正在猜測這群女子是為何入苑,突然發現裏面有個女子裙袂翻飛,特別漂亮,而身影卻極為熟悉,像是在哪裏見過一般。晴川想了想,突然記了起來,那不是在夢仙居選花魁時的那個女子嗎?她還清楚的記得,當時那個女子本是得了花魁的,誰知自己從天而降,莫名其妙地搶了那個花魁的稱號。
那個女子一邊走,也是一面偷偷地四下裏打量著,無意間一次回頭,正好與晴川的視線對了個正著。她的面色明顯一驚,慌亂之下袖中忽地滾出了一個小小的物件出來。
晴川生怕她再叫出聲來,忙將食指伸到了唇前,示意她不要出聲。那女子猶豫了一下,連忙轉過頭去裝作沒有看見晴川的模樣,跟著那群舞姬一同走了。晴川松了一口氣,等那群人走過去了,這才從藏身之地出來,撿起了那女子遺落在地上的物件。只見那是個小小的竹筒,用塞子塞住了端口。晴川拔了塞子一聞,大吃一驚,火藥!裏面竟然裝的是火藥!
她頓時嚇了一跳,看剛才那群人的模樣,應該是管家找來的舞姬,可那女人身上為什麼要藏著火藥?她一時好奇心起,忍不住在偷偷地跟了過去。誰知還沒走了多遠,又看到石氏穿著喜慶的衣服,全身珠光寶氣,被一群丫鬟婆子簇擁著從對面水榭過來了。晴川怕被石氏看到,連忙四處瞅了瞅,飛速地閃身躲藏到路旁一塊假山石後面。
再說石氏這裏,對納妾一事本是甚為不滿,誰想太子為了晴川居然還大宴賓客,石氏更加是十二萬分的不悅。可她又不敢違背太子的意願,只得強作歡顏,穿戴整齊地招待來赴宴的賓客內眷。偏生那些王爺福晉、公卿夫人們十分不知趣,一個勁地追問石氏這新納的人是個什麼神仙人物,怎會如此得太子爺的青睞。石氏越聽越氣悶,幾乎就要繃不住臉,當場發作起來,幸好下人及時進來稟報說管家已經把戲班子的人帶到了,請福晉確定戲目,石氏便叫幾個側福晉留在花廳裏作陪,自己則帶了身邊伺候的幾個人,借著看戲班子的由頭避了出來。
剛剛晴川雖然忙著躲藏,卻仍被石氏掃到了身影。石氏心中本就不快,又見有人在這院子裏躲躲藏藏地避著自己,便怒聲斥道:"什麼人鬼鬼祟祟的?給我出來!"
晴川一聽石氏喊,知道自己露了行蹤,幹脆也不再躲了,大大方方地站了出來,幾步走上前去,沖著石氏叫道:"福晉。"
石氏一看竟然是晴川,又聽她這樣語氣輕松地叫自己"福晉",只當她是故意氣自己,心中越發惱怒起來。她心裏雖氣,臉上卻露出了笑容,對晴川說道:"你瞧瞧你,今兒都是做新娘子的人了,不好好地在屋裏呆著,還四處溜達。太子爺可是為了你在前院大宴賓客呢,小心他一會兒回去見不到你,惱了你!"
晴川一愣,不禁咋舌,這石氏賢惠得也有些過了頭吧!自己老公娶新媳婦,她不但不著急,反而還滿臉歡喜地跟著應酬,這就是擱在古代女人堆裏也得算是全國級的"賢婦"模範了吧?
石氏的眼光在晴川身上打了個轉,眼中殺機一閃而過,口中卻是笑道:"我身上還許多事,你自己也別在園子裏亂轉了,早些回房等著伺候太子爺吧!"
石氏說完笑了笑,領著丫鬟婆子繞過晴川走了。
晴川仍有些呆愣愣地站在原地,心想這個石氏可真是奇怪。不過轉念一想,她要做她的賢妻模範和自己有什麼關系,管她這些做什麼。正想著,忽然又聽到身後有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回頭一看,卻是剛才跟在石氏身邊的一個嬤嬤返了回來。
這嬤嬤長得五大三粗的,見了晴川也不說話,只是低著頭繼續往前走。
晴川剛走到水橋上,見她悶頭走過來,下意識地向旁邊避了一下,誰知那嬤嬤徑直走了過來,走到她身旁時卻突然抬頭瞄了她一眼,眼中凶光一閃,冷不防向她身上直撞了過來。
晴川對她毫無提防,被她這樣猛力一撞,頓時向水裏一頭栽了下去。
晴川本來就不會水,身上還戴了許多的金簪子、金鐲子之類的東西,這一落水,人立刻便向水底沉了下去。晴川又驚又駭,拼命地掙紮起來,大聲叫道:"救命,救命!"
那嬤嬤卻充耳不聞,低下頭匆匆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