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棋經 又名:《棋經十三篇》,共13篇,撰者不詳,有宋張擬、張立青、劉仲甫,元晏天章以及宋以前人等多種說法。 全書涉及的問題大致有:規格等級、品德作用、術語、戰略戰術等,理論較為全面,還記載了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書中常引經傳中的句子,來說明博弈之道由來已久,並用經典語作為每片的結尾,雖小戲,亦歸之於正</p> 正文 全文 ○棋局篇第一 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 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 運四方也。 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而為四,以象四時;隅各九十路,以象 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 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 局之線 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 局方而靜,棋圓而動。 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 曰「日日新」。 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勢,以權制其敵。 故計定於內而勢成於外,戰未合而算勝者, 得算多也。 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戰已合而不知勝負者,無算也。 《兵法》曰: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由此觀之,勝負見矣。 ○權輿篇第三 權輿者,弈棋布置,務守網格。 先於四隅分定勢子,然後坼二、斜飛,下勢 子一等。 立二可以坼三,立三可以坼四,與勢子相望可以坼五。 近不必比,遠不 必乖。 此皆古人之論,後學之規,舍此改作,未之或知。 《書》雲:「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 ○合戰篇第四 博弈之道,貴乎謹嚴。 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 然法 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 」有先而後,有後而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 兩生勿斷,皆活勿連。 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 取勢。 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 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 張其勢。 善勝敵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 夫棋始以正合, 終以奇勝。 必也四顧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備。 凡敵無事而自 補者,有侵絕之意也;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也。 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 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 《詩》雲:「惴惴小心,如臨於穀。 」 ○虛實篇第五 夫弈棋緒多則勢分,勢分則難救。 投棋勿逼,逼則使彼實而我虛。 虛則易攻, 實則難破,臨時變通,宜勿執。 《傳》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成事。 故知己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棋經》
第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