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 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 《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p> 正文 自序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 眾開緣說法。 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二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 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水清淨,但 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 惠能嚴父,本貫範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 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 經。 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 複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雲:「我從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 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 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 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 成佛。 」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 往黃梅參禮五祖。 」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 祖問曰:「汝何才人。 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獠,若為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 利?」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未審 和尚教作何務?」 祖雲:「這‧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看槽廠去。 」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八月餘日,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 汝言,汝知之否?」 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當前,令人不覺。 」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六祖壇經》
第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