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臣曰:「當今朝臣,忠謇無如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絕天下之望。 」十七年, 遂授太子太師,知門下事如故。 徵自陳有疾,太宗謂曰:「太子宗社之本,須有 師傅,故選中正,以為輔弼。 知公疹病,可臥護之。 」徵乃就職。 尋遇疾。 徵宅 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 遂其所尚。 後數日,薨。 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諡曰文貞。 太宗親為制碑文, 複自書於石。 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 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 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鏡,以防 己過。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 乃詔曰:「昔惟魏徵,每顯予 過。 自其逝也,雖過莫彰。 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故亦庶僚苟順, 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 言而不用,朕所甘心。 用而不言,誰 之責也?自斯已後,各悉乃誠。 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 王‧,太原祁縣人也,武德中,為隱太子中允,甚為建成所禮。 後以連其陰 謀事,流於‧`州。 建成誅後,太宗即位,召拜諫議大夫。 每推誠盡節,多所獻納。 ‧嘗上封事切諫,太宗謂曰:「卿所論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 然而不得者,只為不聞己過,或聞而不能改故也。 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 複聞過能改,何慮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嘗謂‧曰:「卿若常居諫官,朕必永 無過失。 」顧待益厚。 貞觀元年,遷黃門侍郎,參預政事,兼太子右庶子。 二年, 進拜侍中。 時房玄齡、魏徵、李靖、溫彥博、戴胄與‧同知國政,嘗因侍宴,太 宗謂‧曰:「卿識鑒精通,尤善談論,自玄齡等,鹹宜品藻。 又可自量孰與諸子 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 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 舜、臣不如魏徵。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 不如溫彥博。 處繁理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胄。 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 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為盡己所懷,謂之確論。 李靖,京兆三原人也。 大業末,為馬邑郡丞。 曾高祖為太原留守,靖觀察高 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詣江都。 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 高祖克京城, 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 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 武德中,以平蕭銑、輔公‧功,曆遷揚州大都督府 長史。 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書。 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中書令。 三年,轉兵部 尚書,為代州行軍總管,進擊突厥定襄城,破之。 突厥諸部落俱走磧北。 北擒隋 遁。 太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書竹帛。 卿以三千 輕騎,深入虜庭,克複定襄,威振北狄,實古今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矣。 」 第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貞觀政要》
第9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