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伯肯門只是作為地球表面的交通工具使用的。 它一直開放,不需要操作人員。 因為地球上的任意兩點總是由一些僵硬的經緯線框定。 羅德在電子監視器前出示了交通票,准備去往亞利桑那,與鄰居為伴。 「地球」大門的機器人可以解決一些曲變量問題,但是它不能事先預測到一些小小的變化。 羅德是站著的,他感覺到腳底有一絲輕微的震動,就像是一場小的地震,從陸地升了起來,然後空氣鎖鎖定了地面的氣壓。 他的身體隨著機器晃動起來,門鎖閉合,氣壓才逐漸下降。 羅德深吸了一口氣,他在調整自己適應北部邊地大峽穀高地的氣壓,因為這裏的氣壓還不到新澤西的四分之三。 雖然這樣的事他每天要做兩次,但是他仍覺得自己的右耳會有一點點的疼痛感。 門鎖打開了,羅德走了出去。 他在幾秒鐘的時間裏已經走過了三千多公里,他還得再用十分鐘時間乘坐滑道管,然後步行十五分鐘才能到家。 他決定跑步前進,盡量不遲到。 如果不是有幾千人和他一起擠用同樣的設備,他也許可以按時到達。 第二章 第五通道 宇宙飛船並沒有征服太空,它們只是在挑戰太空而已。 飛船以每秒鐘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脫離地球,這對於廣袤的空間來說顯然是太慢了。 只有相對月亮來說近了一點,不過至少也得花上四天的時間。 按這個速度,對於火箭可采用的軌道來說,到火星要花三十七個星期,而到土星得用可怕的六年時間,到冥王星得用半個世紀,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奧爾特加火炬船在太陽系之內可以四處穿梭。 這基於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它們可以以任何飛行員可以承受的加速度完成整個旅程。 在這樣一個重力條件下,從地球到太陽系內的各行星只需數小時而已,就算到較遠的冥王星也只要十八天時間。 這種變化就像是從馬背速度發展到了噴氣式客機的速度。 這樣一件無畏的工具也有一個遺憾,就是它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 從人的角度來說,太陽系盡是一些不怎麼吸引人的東西——除了這個像顆翠綠而美麗的寶石般的可愛的地球。 木星的重力是地球的兩倍半,有毒的大氣也讓人類望而卻步;火星的狀態接近真空,而月球表面的月岩山根本就沒有供人呼吸的空氣。 這些星球全都不適宜人類居住。 人類需要的是有氧氣的星球,盡量地靠近G型恒星,天氣溫度在水的冰點上下……也就是說,像地球那樣。 如果你已經生在了某個地方,那你為什麼還要去其他的地方呢?答案是:孩子,孩子太多了。 馬爾薩斯很久以前就已經指出,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將會是食物供給增長速度的幾何倍數。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地球上已經有近一半人生活在饑餓的邊緣了。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地球上每天的人口都要比前一天多出五萬五千人。 到了1954年,每天新增加的嘴巴和胃的數量就有十萬個,每年則增加三千五百萬個……地球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它的土地可以供養的數量。 氫氣、細菌和神經氣體帶來的恐慌不再只是政治性的問題。 它比乞丐為搶奪一兩片面包而發生的爭執還要現實。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曾經有趣地預言,愛爾蘭的嬰兒對英國的餐桌來說太胖了。 還有許多學生也曾經想出眾多有趣的控制人口的方法,但是都大同小異。 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和繁殖的雙重本能。 而智力只是它的無目的的副產品,同時它也是服務於這些基本的本能的。 不過智力也能服務於一些無意識的生命需求。 我們的宇宙有超過一萬顆像地球一樣的行星,每一顆都像我們人類的母親地球一樣,溫暖而甜美。 奧爾特加火炬船倒是可以到達這些星球,人類也可以移民到這些星球上,正如當年千百萬人穿越大西洋到新大陸繁衍生息一樣。 的確也有了一些這樣的事情……成千上萬的人可以飛離地球,但是整個族群卻很難這麼做。 因為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建起和發射一百艘飛船,即使每一艘飛船裝一千人,那也得夜以繼日地發射,年複一年,永不停息。 即使人類想全身心地這麼做(當然,這個族群從沒有這麼做過),地球上的鋼、鋁和鈾也沒有那麼多。 它們的儲量甚至還不到所需數量的百分之一。 但是人類的智慧可以找到一些原本沒有的解決辦法。 心理學家曾經把一個大猩猩鎖在一間屋子裏,他們設計出了四條逃生的通道。 然後他們躲起來觀察,看大猩猩會選擇哪條通道逃生。 大猩猩選擇了第五條通道。 傑西·伊夫林·拉姆斯伯薩姆博士還沒有時間去解決養孩子的問題,他一直在試圖建立一座時間機器。 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時間機器是一個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第二,因為他在面對漂亮姑娘時手心總會出汗,說話還會結巴。 他不清楚第一個理由是不是第二個理由的互補條件,實際上,他自己對第二個理由也不是很清楚——反正這是他心裏不願意面對的東西。 在面對歷史問題時想象是沒什麼用的,就好像傑西·伊夫林·拉姆斯伯薩姆的父母寧願叫他比爾,而不是叫他這個完整的女性化的名字一樣,結果他還是原來的樣子。 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個全美最棒的銷售員,還可以生一大堆孩子,但是他最後成了一個數學物理學家。 物理學的發展就是通過否認大家想當然的問題和接受不可能的挑戰而取得的。 任何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都可以給出一個令人難以反駁的理由,說明原子彈是不可能的東西,但是他的理由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同樣,任何二十世紀的物理學家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真實世界的時空中進行時間旅行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拉姆斯伯薩姆卻開始挑戰愛因斯坦的三個偉大的假說,其中兩個假說是關於距離和時間的相對論,另一個是質能方程,每一條假說都包含了光速的問題。 「速度」是距離對時間的導數。 拉姆斯伯薩姆把這些假說改變成了完全不同的表達形式,他與這些假說玩起了博弈。 他把這些結果輸進拉基塔克計算機,這是尤尼瓦克、埃尼亞克和馬尼亞克計算機的繼任機型。 他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手心從不會出汗,說話也不會結巴。 當然,在不得不面對這個巨型計算機的年輕漂亮的女程序員時,情況也是有例外的。 他的第一個模型是一個比橄欖球大不了多少的場,其中時間停滯,熵也不再增加。 一根燃燒的香煙放在裏面就提供了所需的所有能量,甚至在一個星期之後,香煙還沒有熄滅。 拉姆斯伯薩姆拿出香煙,吸了一口,思索起來。 他的下一個實驗對象是一只剛出生的小雞仔,他的同事都目睹了這個實驗。 三個月後,小雞還沒有長大,並且也沒有任何饑餓的現象。 他轉換了一下相應關系,極短地關閉了一下能源。 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小雞就死掉了,而且很快地癟掉並腐爛了。 他知道自己只是改變了空間的曲率,不過他相信,他離真正的時間旅行已經不遠了。 他還沒有找到路徑,雖然他認為自己曾找到過——他又重新用小雞為一些同事作了演示,那天晚上,他的兩個同事打開了他實驗室的鎖,放走了小雞,換成了一個雞蛋。 這樣拉姆斯伯薩姆原本堅定地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時間旅行的路徑,他正准備將自己的餘生都投入到茫茫的旅程中時,他的兩個同事打碎了這個雞蛋,他看到的是一個煮熟的雞蛋。 不過他並沒有放棄,他做了一個更大的模型,讓它擴大,變得不規則,能讓他自己進出實驗區了。 (他未把它稱為「時空門」) 他打開了開關,牆壁在兩個磁極之間的空間中消失了,出現了一片叢林。 他想,這一定是石炭紀時期的森林。 他早就認為,時間和空間的區別只是人類的偏見,在時空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區別;他更加相信他所認定的事情了。 他很快地拿了一把手槍,懷著極大的勇氣又走進了兩個磁極之間。 十分鐘後,他在利奧德加內洛的植物園被抓住了,因為他隨身攜帶武器。 由於不會葡萄牙語,語言上產生了困難,由此延長了他在這個熱帶區的滯留時間。 三天後,在北美領事的幫助下,他才得以踏上歸程。 他把沿途所思所想全都記到了筆記本上。 縮短星際旅行的路徑被找到了。 拉姆斯伯薩姆的發現,解決了無限增長的人口問題,消除了戰爭的最基本誘因。 數以千萬計的行星變得不再遙遠,就像街道的對面近在眼前一樣。 新大陸、野生環境、原始叢林、荒漠、冰原、山脈等,全都落在了城門之外,人類又可以走到沒有街燈照耀的地方了,也可以走到沒有友善的警察的街角,甚至可能走到沒有生產食品的工廠、超級市場和量販店的地方。 許多地方又需要人類用動物般的牙齒去咬、去撕、去啃,因為人類又被投到了自然生存環境中了(就像他們以前一樣)。 但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性卻得以保存下來,他總是會適應環境,歷史中最城市化的、最機器化的、最文明的文化訓練了人類的孩子,在未來的原始生存條件下和在赤身裸體面對自然時,他們將是先鋒和領導者。 羅德·沃爾克知道拉姆斯伯薩姆博士,就像他知道愛因斯坦、牛頓和哥倫布一樣。 不過他很少會想到哥倫布,也很少會想到拉姆斯伯薩姆這個名字。 這些都是書本中的人物,他們比真實的人物放大了許多倍,水分很多,一點都不真實。 他在通過傑西和亞利桑那條帶區之間的拉姆斯伯薩姆時空門時,很少會想到它的發明者,好像他的祖先在乘坐電梯時很少會真正想到發明者「奧的斯」這個名字一樣。 如果他能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奇跡,就會發現這個半落成的無旋通道,賀伯肯時空門在亞利桑那的那一邊離他的父母家很遠,在這邊則被稱為喀巴伯時空門,它位於沃爾克家正北約12公里處。 那時的住房地點受到管路傳送帶和其他城市設施的限制。 以前房子的居住空間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只有地下室、儲物間和供暖間等輔助房間是建在地下的。 人居住的房間也就是那種有四面牆和一個屋頂的建築物。 後來隨著大紐約市城市的擴大,人類居住的地帶擴展到了原始森林的邊緣。 為了保護森林,人類建築只允許建在地面以下了。 沃爾克一家一直是用泥土和植物蓋住屋頂的,但是他們拒絕把窗戶也蓋住。 那可是一座房子的眼睛,透過那裏可以看見大峽穀美麗的風景。 社區當局一直試圖說服他們把窗戶拆掉,並要給他們換上地下居所常用的那種隱式窗,雖然也可以反射出大峽穀的風景。 不過羅德的父親是個固執的人,他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和天氣、女人和美酒相「互換」的。 他的窗戶一直保留著。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星際迷航》
第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