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蒙古主蒙哥屯合州城下,遣太弟忽必烈,分兵圍鄂州、襄陽一帶,人情洶懼。 樞密院一日間連接了三道告急文書,朝廷大驚,乃以賈似道兼樞密使京湖宣撫大使,進師漢陽,以救鄂州之圍。 似道不敢推辭,只得拜命。 聞得大學生鄭隆文武兼全,遣人招致於門下。 鄭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難與共事,乃具名刺,先獻一詩雲:收拾乾坤一擔擔,上肩容易下肩難。 勸君高著擎天手,多少傍人冷眼看。 這首詩明說似道位高望重,要他虛己下賢,小心做事。 他若見了詩欣然聽納,不枉在他門下走動一番。 誰知似道見詩中有規諫之意,罵為狂生,把詩扯得粉碎,不在話下。 再說賈似道同了門下賓客,文有廖瑩中、趙分如等,武有夏貴、孫虎臣等,精選羽林軍二十萬,器仗鎧甲,任意取辦,擇日辭朝出師,真個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不一日,來到漢陽駐紮。 此時,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將破,似道心膽俱裂,那敢上前?乃與廖瑩中諸人商議,修書一封,密遣心腹人宋京詣蒙古營中,求其退師,情願稱臣納幣。 忽必烈不許,似道遣人往複三、四次。 適值蒙古主蒙哥死於合州釣魚山下,太弟忽必烈一心要篡大位,無心戀戰,遂從似道請和,每年納幣稱臣奉貢。 兩下約誓已定,遂拔寨北去,奔喪即位。 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題,上表誇張己功。 只說蒙古懼己威名,聞風遠遁,使廖瑩中撰為露布,又撰《福華編》,以記鄂州之功。 蒙古差使人來議歲幣,似道怕他破壞己事,命軟監於真州地方。 只要蒙蔽朝廷,那顧失信夷虜?理宗皇帝謂似道有再造之功,下詔褒美,加似道少師,賜予金帛無算,又賜葛嶺周圍田地,以廣其居,母胡氏封兩國夫人。 似道偃然以中興功臣自任,居之不疑。 日夕引歌姬舞妾,於湖上取樂。 四方貢獻,絡繹不絕。 凡門客都布置顯要,或為大郡,掌握兵權。 真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每年八月八日,似道生辰,作詞頌美者,以數千計。 似道一一親覽,第其高下,一時傳誦謄寫,為之紙貴。 時陸景思《八聲甘州》一詞,稱為絕唱。 詞雲:滿清平世界,慶秋成,看鬥米三錢。 論從來,活國**第一,無過豐年。 辦得民間安飽,餘事笑談間。 若問平戎策,微妙難傳。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園。 有茶爐丹灶,更有釣魚船。 覺秋風未曾吹著,但砌蘭長倚北堂萱。 千千歲,上天將相。 平地神仙。 其他諂諛之詞,不可盡述。 一日,似道同諸姬在湖上倚樓閑玩,見有二書生,鮮衣羽扇,豐致翩翩,乘小舟遊湖登岸。 傍一姬低聲贊道:「美哉,二少年!」似道聽得了,便道:「汝願嫁彼二人,當使彼聘汝。 」 此姬惶恐謝罪。 不多時,似道喚集諸姬,令一婢捧盒至前。 似道說道:「適間某姬愛湖上書生,我已為彼受聘矣。 」眾姬不信,啟盒視之,乃某姬之首也,眾姬無不股栗。 其待姬妾慘毒,悉如此類。 又常差人販鹽百般,至臨安發賣。 太學生有詩雲:昨夜江頭長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鹺。 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似道又欲行富國強兵之策,禦史陳堯道獻計,要措辦軍餉,便國便民,無如限田之法。 怎叫做限田之法?如今大戶田連阡陌,小民無立錐之地,有田者不耕,欲耕者無田。 宜以官品大小,限其田數。 某等官戶止該田若幹,其民戶止該田若幹。 餘在限外者,或回買,或派買,或官買。 回買者,原系其人所賣,不拘年遠,許其回贖。 派買者,揀殷實人戶,不滿限者派去,要他用價買之。 官買者,官出價買之,名為「公田」,顧人耕種,收租以為軍餉之費。 先行之浙右,候有端緒,然後各路照式舉行。 大率回買、派買的都是下等之田,又要照價抽稅入官;其上等好田,官府自買,又未免虧損原價。 浙中大擾,無不破家者,其時怨聲載道。 太學生又詩雲:胡塵暗日鼓鼙鳴,高臥湖山不出征。 不識咽喉形勢地,公田枉自害蒼生。 賈似道恐其法不行,先將自己浙田萬餘畝入官為公田。 朝中官員要奉承宰相,人人聞風獻產。 翰林院學士徐經孫條具公田之害,似道諷禦史舒有開劾奏罷官。 又有著作郎陳著亦上疏論似道欺君瘠民之罪,似道亦尋事黜之於外。 公田官陳茂濂目擊其非,棄官而去。 又有錢塘人葉李者,字太白,素與似道相知,上書切諫。 似道大怒,黥其面流之於漳州。 自此滿朝鉗口,誰敢道個不字! 似道又立推排打量之法。 何為推排打量之法?假如一人有田若幹,要他契書查勘買賣來曆,及質對四址明白。 若對不來時,即系欺誑,沒入其田。 這便是推排。 又去丈量尺寸,若是有餘,即名隱匿田數,也要沒入,這便是打量。 行了這法,白白的沒入人產,不知其數。 太學生又有詩雲: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山河寸寸量。 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封疆。 又有人作《沁園春》詞雲: 道過江南,泥牆粉壁,右具在前。 述何縣何鄉裏,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氣象蕭條,生靈憔悴,經界從來未必然。 惟何甚,為官為己,不把人憐? 思量幾許山川,況土地、分張又百年。 西蜀-岩,雲迷鳥道;兩淮清野,日警狼煙。 宰相弄權,奸人罔上,誰念幹戈未息肩?掌大地,何須經理,萬取千焉。 似道屢聞太學生譏訕,心中大怒,與禦史陳伯大商議,奏立士籍。 凡科場應舉及免舉人,州縣給曆一道,親書年貌世系及所肆業於曆首,執以赴舉。 過省參對筆跡異同,以防偽濫。 乃密令人四下查訪,凡有詞華文采,能詩善詞者,便疑心他造言生謗,就於參對時尋其過誤,故意黜罷。 由是諂諛進身。 文人喪氣。 時人有詩雲:戎馬掀天動地來,荊襄一路哭聲哀。 平章束手全無策,卻把科場惱秀才。 又有人作《沁園春》詞雲: 士籍令行,條件分明,逐一排連。 問子孫何習? 父兄何業?明經詞賦?右具如前,最是中間,娶妻某氏,試問於妻何與焉?鄉保舉,那堪著押,開口論錢。 祖宗立法於前,又何必、更張萬萬千 算行關改會,限田放糴;生民調瘁,膏血俱——f。 只有士心,僅存一脈,今又艱難最可憐。 誰作俑?陳伯大附勢專權! 陳伯大收得此詞,獻與似道。 似道密訪其人不得,知是秀才輩所為,乘理宗皇帝晏駕,奏停是年科舉。 自此太學、武學、宗學三處秀才,恨入骨髓。 其中又有一班無恥的,倡率眾人,稱功頌德。 似道欲結好學校,一一厚酬。 一般也有感激賈平章之恩,願為之用的。 此見秀才中人心不一,所以公論不伸,也不在話下。 卻說理宗皇帝傳位度宗,改元鹹淳。 那度宗在東宮時,似道曾為講官,兼有援立之恩。 及即位,加似道太師,封魏國公。 每朝見,天子必答拜,稱為師相而不名。 又詔他十日一朝,赴都堂議事,其餘聽從自便,大小朝政,皆就私第取決。 當時傳下兩句口號,道是: 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 一日,似道招右丞相馬廷鸞、樞密使葉夢鼎,於湖中飲酒。 似道行令,要舉一物,送與一個古人,那人還詩一聯。 似道首令雲:我有一局棋,送與古人弈秋。 弈秋得之,予我一聯詩:「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喻世明言》
第3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