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起頭,加賀清澄的眼睛正對著我瞧。 不知為何,我竟能平心靜氣地接受他的審視。 我冥想片刻,讓心情平復下來。 「找到要找的東西,你們就會逮捕我嗎?」 「應該是吧,很抱歉。 」 「在這之前,」我問,「我可以自首嗎?」 加賀刑警睜大了眼睛,接著他搖了搖頭:「很遺憾,到此地步已經不能算自首了。 不過,若你還想頑強抵抗,我不覺得那是上策。 」 「是嗎?」我的肩膀整個癱軟了。 我一邊感到絕望,一邊又有一种放松的感覺,因為再也不用演戲了,「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懷疑我的?」我問加賀。 「從事件發生的那個晚上。 」他回答。 「事件發生的晚上?我又犯了什麼錯誤嗎?」 「嗯,」他點頭,「你問我判定的死亡時間。 」 「這又哪裡不對了?」 「確實不對。 老師您六點多和日高通過電話,而八點前命案就已經發生,這是您早就知道的,所以判定的死亡時間頂多只能落在這個區間,可是您卻特地向警察詢問。 」 「啊……」 「還有隔天您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那家餐館用餐的時候。 那時我心裡就有譜了,老師您不是想知道命案發生的時間,而是想知道警方認定的死亡時間是什麼時候。 」 「是這樣啊……?」 他說的沒錯。 我太過擔心,不知自己的計謀成功了沒有。 「了不起,」我轉向加賀刑警說道,「我覺得你是個很了不起的警察。 」 「謝謝。 」他鞠了個躬,繼續說,「那麼,我們可以準備出門了嗎?不過,不好意思,我必須在這裡看著你。 稍不留神,讓嫌犯一人獨處而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 我明白他話里的意思。 「我不會自殺的。 」我笑著說道。 不可思議的,那是非常自然的微笑。 「嗯,拜託您了。 」加賀也回了我一個自然的笑容。 探究之章 加賀恭一郎的獨白(一) 從逮捕野野口修后,已經過了整整四天。 所有與犯罪相關的事實,他都承認了。 只有一樣,他三緘其口,遲遲不肯回答——有關他的犯罪動機。 為何他要殺害日高邦彥?那是他自童年起就認識的好友,又是在工作上關照他的恩人,關於這點他怎麼也不肯說。 「人是我殺的,動機根本不值一提。 你就把它當作是我一時衝動的魯莽行動就行了。 」 面對檢察官時,野野口也是這套說詞。 不過,我多少猜得出來,這一切和《冰之扉》的原稿有關。 附帶一提,那份稿子已經找到了。 正如我所猜測的,它還儲存在文字處理機的硬碟里。 此外,被認為案發當天野野口帶到日高家的磁片也在書桌的抽屜里,那張磁片與日高家的電腦可以相容。 我一直以為,此次犯案並非預先計劃好的,而整個偵查小組也是這樣認為。 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就來了:野野口那天為何剛好身上會帶著《冰之扉》下回連載的磁片呢?不,應該說,野野口為何事先寫好原本該是日高工作內容的稿子呢? 關於這點,我在逮捕野野口修之前,就已成立一個假設。 我相信在這假設的延長線上,肯定能找到犯罪的真正動機。 剩下的只要讓野野口親口證實這個假設就好了,可是他什麼都不說。 關於身上為何會帶有《冰之扉》原稿的磁片,他的說法是這樣的:「那是我出於好玩寫的。 我想叫日高嚇一跳,所以才帶上了它。 我跟他說,如果趕不及截稿時間,就把這個拿去用。 當然,他沒把我的話當真。 」 不用我說,這套供詞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不過,他卻是一副信不信隨你的態度。 於是,我們這些幹員只好再次搜索野野口的屋子。 之前那次,只查看了文字處理機的檔案和書桌的抽屜,根本談不上是搜索。 結果,我們點收了十八件重要的物證,可以證明我的假設確實成立。 這其中包括厚厚的大學筆記八冊,2hd規格的磁片八張,與兩大本裝訂成冊的稿紙。 刑事組調查過後,發現這些全是小說。 從大學筆記以及稿紙上的筆跡,可以確定這些的確是野野口本人所寫。 一開始,我們從某張磁片里,發現了不可置信的東西。 不,就我個人而言,那是預料中的事。 磁片里是《冰之扉》的原稿。 不過那不是這次的,而是之前已經在雜誌發表過的所有篇章。 我請聰明社的編輯山邊先生幫我看那些稿子,他的看法如下:「這確實是《冰之扉》至為止連載過的部分。 故事的情節雖然相同,卻有好幾個部分是我們手上的稿子所沒有的,也有正好相反的情形。 總之,兩者在辭語的運用及文體的表現確實有微妙的差異。 」 也就是說,同樣的現象不僅出現在此次野野口利用作為不在場證明的原稿上,也出現在這張磁碟片里。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惡意》
第2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