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靜默了一會,室中的煙霧,霎時間增加了密度。 楊春波又道:「霍先生,你為什麼要知道他的姓名?』」 霍桑道:「譬如我第一著要問的:這種符紙可是從郵局裡寄去的,或是什麼專差送去的——」 「那可以告訴你。 這是郵局裡寄去的。 」 「那麼,我就先得瞧瞧這個封套。 這樣,他的姓名不是就有泄露的必要了嗎?」 「你只要瞧瞧信封,就可以推出那個人的蓄意了嗎?」 「瞧了那封套,至少可以有些把握,總比瞎猜好得多。 楊春波又沉吟了好一會。 「你如果只要那個信封的話,那我也可以從權遵命。 不過總要請二位先生絕對守密,否則,我對不起朋友。 」 霍桑的精神似乎振作了些,他把他的螺旋符旋了轉來,面向著來客。 他道:「這個你不用叮嚀。 現在那信封不是在你衣袋中嗎?」 楊春波點點頭,便又摸出他的皮夾來。 他翻了一翻,拿出兩個黃色西紙的信封來交給霍桑。 我走近去一瞧,信面上用鋼筆寫著:「本城大東門花衣弄二十九號,甘汀蓀收。 」左面的下角另有內詳二字。 我自言自語道:「我從不曾聽得過這甘汀蓀的名字。 他不見得是怎樣大名鼎鼎的人物。 為什麼如此守密?」 楊春波道:「他是賽馬會的會員,那邊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 霍桑不答,但去了煙尾,把這兩個信封湊在燈光下面,正面反面地細瞧。 他說道。 「這兩封都是本埠寄發的,每一個封套上各有兩個部印。 這封上的部印是十月九日和十月十日;那是第一封『大輸特輸』。 這一個是十月十九日和十月二十日,不消說是最近「出門不利』的一封了。 但這兩封信投寄的郵區是彼此不同的。 那十日和二f一日的印章,都是第十一分局,那分明是花衣弄附近的發信郵局。 但第一封十月九日收信的郵印是二十四分局,第二封十月十九日收信的郵印是第五分局。 第二十四分局似在楊樹浦方面,第五分局大概在新間一帶。 這前後兩封信的投寄的地點,為什麼隔離得這樣遠?不是那人因著要掩飾他所住的地點,故意如此的嗎?但信封上面的鋼筆字是用粗筆尖的自來墨水筆寫的,並且寫得很流利,又不像有掩藏真相的企圖。 這是一個顯明的矛盾點。 那真有些兒奇怪了。 他解釋了一遍,把這兩個信封放在桌上,又拿起了一張「出門不利」的紙,和先前那張「大輸特輸」的紙疊在一起,仔細地比對。 他又解釋道:「「這兩張紙當真完全相同,不過第二張略略長出半分。 包朗,你瞧,這一點更足以證明那信箋的頭的確是用刀裁去的,因為裁割時並無一定分寸,自然前後會有長短的差別了。 我對於霍桑的見解完全贊同,當時只點了點頭。 楊春波問道:「霍先生,你現在有些把握沒有?」 霍桑應道:「比較地說,自然進步得多了。 現在我問你,這位甘先生對於寫信的人是誰,是不是有所懷疑?譬如他對於信面上的筆跡是否認識?」 楊春波搖頭道:「他不知道是誰寫的。 他說這字跡他也從來不曾見過、」他將紙煙尾投進了煙灰盒。 「我想這寫信的人假使不出於戲弄,那麼,一定是一個和他有仇恨的人。 他如果能仔細追想一下,諒來總可以有些端倪。 「這一點我也問過,他對我也不肯說。 他只說他並無仇敵。 霍桑把兩個信封和信箋摺疊好了,夾在書桌上的那本《檢驗應用科學》裡面。 他又旋轉身來,說道:「春波兄,貴友這樣子藏頭露尾,我也無能為力。 」他低頭想了一想。 「現在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楊春波道:「他的意思要知道這兩張紙是不是真正的符咒。 」 霍桑沉吟著道:「唉,這話我怎樣回答?你告訴他,正式的符咒是用殊砂筆寫在黃表紙上的。 這兩張紙當然不是。 」 「這裡面是否會有什麼法術?」 「唉,這個我不知道。 但據我所信,就是正式的符咒,也斷不會有什麼法術。 假使畫符真有神秘的法術,那麼,我們的國家受了種種不能忍受的恥辱,只要請那龍虎山上的張大真人畫幾道符,便可以雪恥報仇了!你還有別的話嗎?」 楊春波道:「那麼,這個人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 霍桑撫摸著自己的下頜想了一想,答道:「如果不是遊戲,那當然是惡意了。 你可告訴貴友,叫他放心。 這個人只能弄弄鬼戲,在背地裡詛咒,料想不至於干出什麼事來。 只要貴友不迷信詛咒,決不會發生什麼效力。 這就是我能力所及的貢獻。 其他問題,他既不肯實說,我實在也無從效勞。 楊春波立起身來,說道:「霍先生,你想那人可會幹出什麼可怕的事情來?」 霍桑道:「我想不會,至多再寄兩封這樣的鬼畫符來。 楊春波整一整衣領,準備走出去的樣子,跨到辦公室的門口,忽又站住了。 他道:霍先生,這兩個信封——? 霍桑接嘴道:「這個你留在這裡不妨。 須知這種東西留在貴友身上,反而使他不安。 你只要說你代他保存著好啦。 楊春波遲疑道:「假使他要向我拿回——? 「那你可以隨時來拿去。 「那麼,總要請你們保守秘密。 「這個不成問題。 你儘管放心。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催命符》
第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