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推理小說常常描述一些企業家在競爭傾軋之間把其中一個人殺害或綁架的事情,但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 「這個……」 「例如,小說中常描述只要把某企業中一個重要人物給殺掉,所有的利益便歸於另-邊的企業,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單純的事。 也許曾經有過結果近似的例子發生,但多是各種要素交相出現所造成的,絕非事前能夠計箋聲u的。 況且,牽涉的利益實在有限,就是殺了他也無濟於事。 公司越大權利也越分散,這是我在這個小鋼材公司所得到的實際例證。 」 倉橋看起來好像在苦笑,但卻隱藏不住他的興奮,這個人無疑的是個推理小說迷。 中川點頭微笑表示有同感。 至少中川在他15年的刑警生涯中所遇到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因個人的利害關係與愛情糾紛而引起的。 「也許我說的是多餘的。 」 倉橋仍在苦笑。 「就像我剛才說的,以企業界的立場來想,我認為因商業競爭而綁架董事長的可能性很小。 」 「丹野先生與九州鋼鐵公司間的關係如何?」 中川不放過每一個可疑的線索。 丹野從丸州鋼鐵公司獨立出來的經過,中川也曾經聽丹野親口說過。 當時丹野的口氣充滿了感激,可以推測九州鋼鐵的社長曾對其有很大的意義。 的確,丹野之所以有今天,全託了九州鋼鐵的社長郡司祥平的福,這樣說絕不過分。 郡司是從經營小工廠起家。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丟下了大批戰車,郡司對其加以改造后出售,掙下大筆資金做為九州鋼鐵公司創立的資本。 其後又因朝鮮戰爭需要大量的鋼材,郡司因此發了財。 據說郡司這個人恨愛分明,只要是他中意的人,提升的很快,而不中意的人一輩子別想在他的公司里出頭。 也許由於性格類似吧,雖然出生的時代與經歷不同,郡司和丹野的看法卻經常一致,因此郡司把丹野看做自己的兒子那樣疼愛他。 7年前,33歲的丹野向郡司借了一筆錢成為鋼鐵批發商,當時市場景氣,鋼鐵業的生意也比較好做,丹野只要能找到購買的對象就不愁沒生意做。 然而,目前的鋼鐵業卻呈現了少有的不景氣現象。 由於各業界感到了不景氣之兆,紛紛縮減投資設備,鋼鐵的需要不如過去,再加上批發商惡性競爭,鋼鐵產量供過於求。 除非是像丹野鋼材那樣有特殊的生存條件,一般鋼鐵廠都叫苦連天,周轉不開者大有人在。 尤其是九州鋼鐵公司的狀況中川時有耳聞,據說最主要的原因是郡司的性格與陳舊的經營方針已無法應付現代激烈的競爭,鐵的利潤不到3。 3%,生產的鋼鐵銷售不掉,庫存太多,收支無法平衡。 據中川一位熟識的記者朋友說,九州鋼鐵公司已瀕於破產的邊緣。 九劑鋼鐵公司的經營危機與丹野的失蹤是否有關係呢? 倉橋低頭沉思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很有把握地說: 「九州鋼鐵公司過去確與丹野鋼材關係密切。 不過那隻限於貸款的關係,也只是老闆與老闆個人之間的往來而已,而且這都是過去的事了——明確地說,我想,這次丹野先生的行動不會和九州鋼鐵公司有什麼關係。 」 當中川提到九州鋼鐵公司時,倉橋的表情顯得有點兒僵硬。 論公司規模,九州鋼鐵公司確實比丹野鋼材大了好幾借,但是論利潤,丹野鋼材目前一定比九州鋼鐵好。 然而基於過去丹野與郡司的關係,丹野鋼材一直像是九州鋼鐵的分公司,這對年輕氣盛的倉橋來說,似乎有很咽不下這口氣的樣子。 不一會兒,中川便向倉橋告辭,離開了丹野鋼材公司。 由於丹野的失蹤,中川見了倉橋滿男一面。 他對倉橋的印象和從憐子口中所得的印象完全吻合。 丹野的失蹤使中川覺得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那因擔心而產生的焦慮和逐新增強的危懼感,恐怕也只有再見到丹野本人時才能除去了。 不多久,事情又有了變化。 在中川拜訪丹野鋼材公司兩天後的7月16日,當地的報紙紛紛以頭條新聞報道了九州鋼鐵公司宣告破產的消息。 又過了兩天,丹野憐子再次來到西福岡警察署。 她告訴中川她已下定決心要找哥哥,並且把「非公開尋人」改成了「公開尋人」。 憐子的表情和5天前完全不同,她顯然充滿了急切不安之感。 -- 這天早上。 冬木悟郎結束了他的晚班。 外信部的晚班是從晚上8點半到第二天早上8點鐘,工作比白班重,這也是外信部的特徵。 因為時差的關係,美國和歐洲的消息大部分在夜間送達。 位於西銀座的日本日報外信部內,燈火徹夜通明。 這裡的每一個工作組有兩名記者,各組分別擔任接收人造衛星傳來的訊息並翻譯電文之責。 工作室內十分安靜,只有收發機噼里啪啦的聲音,單調並持續不斷。 外信部的記者大部分擔任翻譯工作。 這項工作比較孤獨且單調,因此外信部的記者沒有社會部的記者那樣熱情,也沒有一般記者的形象,倒比較像學者,而且以個人主義者居多。 冬木不像學者,也沒有所謂的個人主義,但是他很喜愛外信部寧靜的氣氮。 尤其是每當政變或某國要人、領袖被暗殺的消息傳來,工作室中立即充滿了緊張的氣氛,到第二天早晨下班時,才從緊張感中解放出來,心中又充滿了快感與充實感。 冬木和平常一樣,在上午8點交了班,8點半離開了報社。 7月都已經過了20天了,天空中有大片烏雲。 長久以來,冬木養戚了到報社對面的餐廳去喝一杯咖啡的習慣。 今天的餐廳里仍舊是一些上班的人。 有的人喝牛奶,有的人吃三明治,看他們形色匆忙的樣子,冬木倒顯得十分悠閑。 他一邊喝咖啡,一邊品味著自己的解放感和充實感。 不久,趕著上班的人都走了,店裡一片寧靜,電視機的聲音也變的清晰起來。 電視上正播放一部廣告片,冬木心不在焉地看著電視。 廣告完了,音樂突然大聲起來,畫面上打出的字幕卻令冬木心跳了一下。 《水澤豐早間節目——專集:人類蒸發》 「人類蒸發」4個大字觸痛了冬木的心。 自從在東京機場看到朝岡美那子的背影之後,至今已有1個月了。 是夜,在確定美那子搭乘了札幌的飛機之後,冬木立刻用電話聯絡了千歲機場的記者同事武藤,請他幫忙攔住美那子。 冬木回報社後接到武藤打來的電話非常失望,因為那班飛機在預定時間約20分鐘后才抵達札幌,而冬木所說的那名女子並末在機內。 據武藤說,他辨認過所有的乘客,但沒有一個冬木形容的女子,而且他在機場也廣播過,「朝岡美那子」一直沒有出現。 這期間他曾在行李處、搭乘計程車處尋找,均不見美那子的蹤跡。 從那次以後,冬木再也沒有過美那子的消息。 同名同姓的可能住不是沒有,但是,冬木回憶起在機場的情況,他明明看到美那子搭乘了20點45分飛往札幌的飛機。 難道是武藤漏掉了嗎?不可能,武藤是個記者,他不可能把一個人給看丟了。 或許是美那子在飛機上改變了服裝跟打扮?因為在機場,美那子的打扮和過去完全不同,她的長發燙成大捲兒又染成了紅色,還穿了漆皮高跟鞋不過。 美那子既然以真實姓名搭乘飛機,又何必在飛機上改變裝束呢?冬木實在想不出這其中究竟是什麼緣故。 自從那天晚上以來,美那子的「離家出走」在冬木的潛意識裡就像是「蒸發」一樣,蒸發的如同謎一般,令人摸不著也猜不透。 今天,看了電視畫面上的「蒸發」兩字,又把冬木內心的感情喚醒了。 電視畫面上,以都市的嘈雜為背景,並有音樂響起,有人在唱著,蒸發…… 第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蒸發》
第18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