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排除有關蝦夷人的傳說后,源義經活著逃到北海道的傳說,竟然佔了所有傳說的三分之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大概只能說是大眾同情弱者的情緒使然吧! 本州島那裡也有不少義經北行傳說的遺迹,遠野、山田、宮古、久慈、八戶等等地方都有。 從平泉出發的話,會發現上述這幾個地方以幾乎連成一直線的方式,往北排列。 不過,一過了津輕海峽,可以說整個北海道都有義經傳說。 大體來說,西邊地方的人視義經為「OKIKURUMI」③,但是到了東邊,義經卻被視為「OKIKIRIMAI」。 比起「OKIKURUMI」,「OKIKIRIMAI」這個字有輕蔑的意味。 這個差別在釧路這個地方特別明顯。 「OKIKIRIMAI」在蝦夷話中,含有小偷、惡漢的意思;這是因為據說義經從日高的大酋長RIKOBUSHIRI處,搶走了蝦夷傳統的寶物書卷和寶刀的關係吧! 根據釧路這裡的傳說,源義經曾在此處短暫停留,並且留下不少逸事。 據說有一次,義經到白糠町的OSHOROKOTSU沼澤時,還曾經跌了個四腳朝天。 還有一個傳說和釧路市知人岬的蝦夷松有關,聽說那裡的蝦夷松,是義經和他的僕從射的箭所長出來的。 直到最近,還有新的傳說出現,說千代的岸邊,有義經與人相撲時留下來的相撲賽場。 還有,釧路市的OKKONAI海岸有一顆被稱為窗岩的大石頭,石頭上有一個大洞,據說這個大洞是拔掉義經射出來的箭,所留下來的痕迹。 不過,釧地的蝦夷人知道義經在日高的惡行,在尊敬之餘,對他也有一點輕蔑的意思,所以才會以OKIKIRIMAI來稱呼他。 義經對此非常憤怒,曾經想殺盡蝦夷人,所幸有弁慶的勸諫,蝦夷人才撿回性命。 因此釧路地方的人非常尊敬弁慶,稱他為SAMAIKURU④。 再說廣里的三矢高級公寓。 這個公寓小區的一號樓附近,有一塊被稱為夜鳴石的石頭。 這塊石頭長約一點五公尺,寬約一公尺,外表與一般石頭無異,但是到了晚上,石頭有時就會發出像女人在哭泣般的聲音。 夜鳴石的由來是這樣的:義經在釧路停留的短暫日子裡,有一日,他心懷壯志地坐著獨木舟,準備從釧路川溯航到屈斜路湖,然後經過北見,前往樺太。 這時,有兩位愛慕義經的蝦夷女子,央求義經帶她們同行,但是義經拒絕了。 沒想到這兩名女子卻因此在釧路川河畔以小刀互刺,雙雙死亡。 據說她們兩個人就埋葬在這塊石頭下面,人們在晚上的時候聽到的啜泣聲,就是她們的哭泣聲。 譯註③:日本傳說,蝦夷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神。 譯註④:OKIKURUMI之弟,是傑出的人類,是介於人與神之間的半神。 聽過夜鳴石哭泣聲的人還不少,石頭髮出哭泣聲的主要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至大戰結束后不久。 不過,昭和五十九年時,聽到夜鳴石哭泣聲音的人,又突然增加了。 這就是這次的事件。 -- 每年的七、八月,釧路這個地方一個月中有二十天是被濃霧籠罩。 這是夏天時從海上飄過來的濃霧。 開始起霧的時間通常是黃昏,然後於第二天的早上放晴。 不過,即使是天氣晴朗的中午時間,去海邊看時,會發現大海上仍然瀰漫的霧氣,看不見遠處的水平線。 陰天就不用說了,一定是整天都是霧蒙蒙的,連中午的時候也一樣。 釧路的夏天之霧是非常有名的,有時霧濃到看不見五公尺以外的地方。 在那樣濃霧的日子裡,車子一定要打開霧燈,並且慢慢行駛。 這種情況下,有時連本地人都會在霧中迷路;而路旁的路樹,在迷濛的霧中則像一排巨人,動也不動地站在路旁;路燈則像一個半徑一公尺的朦朧發光物體,飄浮在半空中。 三矢高級公寓發生第一椿命案的時間,是昭和五十九年八月五日的深夜。 那天就是個大濃霧的日子。 離開釧路市區的釧路北邊,是一大片地勢較低的原始森林。 那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中,只有一小區域的土地被開拓完成。 一眼望去時,開拓完成的土地上除了豎立著三棟外型奇特,每棟都像由五塊散發著朦朧光芒的積木迭成,像塔一樣的建築物之外,沒有其他建築物了。 若從高高的半空中看地面時,則整個區域都籠罩在白霧裡。 從遠距離看時,那三棟建築就像並立在乳白色的煙霧中的三支巨大日光燈。 天空消失在濃霧之中,三棟建築物像銜接地面與天空的發光管子。 建築物的四周,是自遠古以來就不曾改變的原始林。 這是神造的物體,莊嚴而神聖,已超越詩歌所能歌頌的範圍。 三矢高級公寓一號的二樓,住著小池典子與小池恭一母子兩人。 恭一才十七歲,是高中三年級的學生。 八月五日星期日晚上,八點十五分左右,小池恭一非常離奇地死在圖2所示的(A)地點,也就是夜鳴石的附近。 如圖所示,小池君沿著點線的箭頭,走到(A)地點,他的母親小池典子走在他的後面,離他有一點點的距離。 (A)地點發生事故時,母親小池典子位於(H)點,這兩點間的距離大約是十公尺。 根據母親的說法,濃霧之中,她本來還隱約可以看見走在前面的兒子的背影,但是距離漸漸拉開,她就看不見了。 事情發生的時候,她先是突然聽到相當大的敲擊鈍音,隨之而來的,就是物體頹然倒下的聲音。 身為母親的典子立刻發出叫聲,跑過去看,但是恭一不知被誰用鈍器之類的物品用力敲擊頭部,臉朝下地倒在地上,已經死了。 一號樓的管理員聽到母親的叫聲,很快就跑過去了。 他也有聽到小池君的頭部被用力敲擊的聲音,當時他正從西向東,走到(B)地點。 如圖所示,這時的管理員走的路線是一號樓與鐵絲網牆之間。 從聽到聲音,到跑到夜鳴石附近,他並沒有遇到任何人。 母親典子也說經過一號樓的前面時,並沒有和任何人擦身而過,也沒有聽到任何可疑的腳步聲。 雖然他們都說沒有看到別的人影,可是,在能見度只有七、八公尺的濃霧之中,管理員可能在一號樓南邊的大空地,與兇手錯身而過;母親典子也有可能忽略了面向河川的斜坡上,有人沿著鐵絲網旁的路,往北逃逸了。 以上的可能性都是確實存在的。 不過,上述的可能性,事實上也很難成立。 因為這天晚上是那一年當中霧最濃的夜晚,事情發生的時間也不算晚,現場附近有不少賞霧的人。 當時從(H)到(G)的所有人,都聽見這塊夜鳴石哭泣的聲音了。 那是像從喉嚨里硬擠壓出來高亢聲音。 管理員河野說,最初還以為是小池君母親的哭泣聲,可是後來聽到母親叫喊的聲音蓋過了那個哭泣的聲音,才知道那不是母親的哭泣聲。 當時在(F)地點上,站在橋上的三號樓住戶說:剛開始時的聲音確實像啜泣的聲音,但是不久之後,那個聲音就變成「嘰——」一樣的叫聲,然後,就聽到女人慘叫的聲音。 當時霧正濃,能見度極低,(F)地點的人雖然心想發生事情了,可是因為不知道是什麼事,又覺得有些害怕,便靜靜地站在橋上不敢動,等待接下來的情勢發展。 小池君當場死亡,他在學校的成績良好,不是會與人結怨的人。 這個命案里,第一個被懷疑的人物是管理員河野。 假設他在濃霧中的(A)點埋伏,然後以鈍器襲擊小池君,得手之後立刻跑到(B)點,再從(B)點回到(A)點,佯裝探視究竟。 不過,這個懷疑事實上不可能存在。 因為命案即將發生前,在(C)地點的住戶曾經在(C)地點附近看到河野的背影。 其次是河野沒有兇器。 根據接到河野的聯絡,立即趕到現場的警察表示:經過嚴密的調查之後,整個公寓小區內並沒有看到足以敲擊頭部至死的兇器。 殺人的兇器不見了,很可能被丟到河裡了。 可是,在警察到來之前,誰也沒有聽到物體投入水中的聲音。 「消失」這個字眼,特別適合用在這個案件上。 首先是兇手消失了,接下來是兇器消失了,殺人的動機消失了。 小池君還是個高中生,稱不上是優秀的青年,個性有點內向,朋友不多,怎麼看都不覺得他是會與人結怨的孩子。 更何況以他的年紀來講,要和人結怨也還太年輕。 那麼,會不會是對母親典子懷恨在心,於是?——可是,這個母親獨自照顧兒子,鄰居和工作上的同伴,都說她是個很好的人,應該不至於與人結怨,殃及兒子。 這簡直就是和濃霧一起降臨,讓人無法理解的事件。 夏天過了,這個案子仍然沒有獲得解決。 可是到了十二月二十日,又有了迦納通子的事件。 -- 戰前,為了安撫這塊位於廣里的夜鳴石之靈,人們在此蓋了一座小小的義經寺。 可是,這座小寺廟卻在戰火中燒毀,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在這個地區里,也流傳著和這座小寺廟有關的怪談。 昭和十六年的十二月初,也就是日美開戰的前夕,曾經有一位高中生住在這個釧路義經寺里。 某個外面的雪靜靜地下著的晚上,鋪了被褥,獨自睡在榻榻米大房間里的高中生突然張開眼睛,想去小便。 他起身,一邊冷得全身發抖,一邊快步前往長廊下的廁所。 大概是月光照射雪地的反射光吧,走廊下的拉門窗上閃著白色的光芒。 風的聲音不時呼呼響著。 廊所在長廊的盡頭。 高中生在快接近廊所的門時,突然聽到不知從哪裡傳來的水聲。 那聲音很像是在盥洗台洗手的水流聲,水聲持續了相當久。 高中生帶著疑惑的心情走到走廊上,站在從右邊過來的走廊與廁所門前方的丁字型交差點,正好可以一眼望到右手邊走廊的盡頭,可是,就在那個盡頭處,竟然有一位穿著白色衣服、長發披肩的女子。 她背對著高中生,發出水流的聲音。 高中生知道寺廟裡除了自己外,只有一個老住持和一個年輕的僧人,所以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地站在原地,看著那個女人的背影。 於是,那個女人以背部向著高中生的姿勢,突然朝高生中的方向前進。 她像滑行一樣的,以非常快的速度接近高中生。 她沒有轉頭過來,一直以黑髮朝著高中生前進。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方夕鶴2/3殺人事件》
第1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