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聽得不暢,喝道:「這黑廝又胡說甚麼,軍師定下計策,你自遵循便是了!」 吳用笑笑:「好,請眾位兄弟挺好。 明日大早,將我中軍人馬分作五隊,楊志、花榮、李應、李逵各引一隊,哥哥自引一隊,分頭排好,起先由李大官人出馬挑戰誘敵,各隊環回演進,把黃忠誘到五裏外的山岡前,兩邊殺出,一起攢住。 這時我便指揮接應軍馬,挑戰其後翼軍兵。 彼後翼是魏延,此人有勇有謀,只是貪功了些,一旦誘他胡亂出擊,敵陣型必亂,此時前隊林教頭和史大郎再分兵兩路,直抄進長沙軍後隊,敵軍自亂了也。 卻教魯達兄弟引本部人馬,大張旗鼓趕往長沙郡府,做個聲威,更動搖其軍心。 」宋江道:「軍師此計策甚妙!便依此安排下去。 」於是調度各營兵馬不提。 秦明受傷,著人送到關勝處,請安神醫治療。 楊林、郭盛傷勢不重,敷些金瘡藥,半夜好了太半,明日堅持出戰。 再說當夜黃忠與魏延等四將商議道:「想不到不知何處來的強寇,竟然如此凶悍。 「魏延道:「再是凶悍,終當不過老將軍這口刀。 明日我與將軍並馬沖陣,只要砍死賊首,不愁群賊不退。 」楊齡冷笑道:「匹夫之勇耳。 」魏延大怒,便要與楊齡廝並,黃忠慌忙當住二人,又對魏延道:「我寡敵眾,要防他與我分路混戰。 明日我與二位楊將軍沖陣,張承將軍接應中間,你擋住後路。 若前面有敵突襲則接應我軍退下,切不可胡亂出擊,動搖陣型。 」魏延等答應,各各安歇。 次日辰時,黃忠列隊出戰,見前面李應橫槍立馬叫道:「黃忠老兒,今日來與你拼個死活!」黃忠大怒,正待出馬,楊齡已挺槍出戰,李應迎上,兩個雙槍並舉,大戰十餘回合,李應回馬就走,嘍羅兵一起後撤。 黃忠與二楊盡趨人馬掩殺過去。 李應奔走了二裏上下,道旁鼓聲連連,花榮挺槍殺出。 黃忠見是前一日射死王洪文的將,心中大怒,輪刀便上。 花榮招架了七八回合,撥馬便走,此時李應人馬早已退出百步外。 花榮軍馬跟著後退。 黃忠驅兵追趕。 再奔走二裏,遠遠望見一處山岡,黃忠正待追趕,後面張承趕上道:「老將軍,前一日第一路敵軍似有動靜,我看將軍不可冒失。 」黃忠聽得,便勒住戰馬,把士卒都停下擺開。 忽聽山岡後面鼓點陣陣,楊志引一軍殺出,高叫:「兀那老頭子,昨日灑家輸與了你,心中不服,今日敢來再戰三百合乎?」黃忠大笑:「手下敗將,安敢再來!」提刀便上。 楊志略戰數合,叫聲:「好厲害,不打了!」跳出圈子,回奔本陣。 黃忠欲不趕,旗門下楊齡、楊壽見他得手,早下令擂鼓沖陣,於是大小三軍盡皆呐喊殺過。 楊志手下軍卒略略抵抗,逶迤而走,將長沙軍引到山岡之前。 便見崗上紅旗磨動,鼓號大作,大隊軍馬殺出,正中一面「替天行道」杏黃大旗,下首大纛書「山東義士及時雨呼保義宋」,正是宋江。 這時黃忠正與楊志軍馬鏖戰,急切間後退不得,宋江左右孔明、孔亮等各帶兵馬殺上,楊齡、楊壽亦上前助戰,兩軍在崗前混戰。 這邊鼓點又起,花榮、李應兩支人馬又從山岡後面返殺回來,將黃忠等三面圍住。 中軍張承急忙督率本部上前接應。 此時魏延統帶後軍人馬並本部鄉兵,在陣後列隊,看前面雙方廝殺。 忽見右翼旌旗搖動,又沖出一支人馬,為首卻是一個秀士,在哪裏大叫:「長沙人馬,可敢來與我廝殺?」魏延看了一回,冷笑道:「這廝不知死的,待我趕上去一刀砍了,卻乘勢抄到賊軍的左翼後面,豈不大妙!」當下吩咐幾個軍中末將壓住陣腳,自拍馬舞刀,向吳用直沖過去。 吳用見魏延風馳而來,心中暗喜,吩咐小校再搖動青色大旗,一邊叫弓箭手、牌刀手上前迎戰。 魏延殺到陣前,亂箭如雨,刀矛如林,幾次沖突不能得手,反倒傷亡了好些士卒。 忽然一旁小丘後面又是連聲呐喊,一隊步軍沖殺出來,為首一個黑大漢,卻是黑旋風李逵,兩柄板斧橫掃直劈,兩邊李袞、項充刀牌護衛,直滾入來,頓時將魏延的後隊人馬切成兩半。 須臾之間,背後又是殺聲大作,林沖、史進分兩隊左右殺進來。 長沙人馬立時自亂,魏延引少數精兵拼力突圍,被史進和吳用兩路逼得走投無路。 林沖早挺丈八蛇矛殺入長沙中軍。 那張承正分兵竭力抵擋李應、花榮兩面,哪能招架,中軍人馬土崩瓦解。 前面黃忠三將正在廝殺,後方禍事起來,不敢戀戰,楊壽心中一慌,早被青面獸楊志一槍刺落馬下,再一槍結果性命。 楊齡落荒而逃,卻奉豹子頭林沖,未及招架,林沖大吼一聲,若巨雷炸響,手起一矛,從前胸直透後背,楊齡落馬而死。 黃忠仗著一口大刀,殺透重圍,與張承、魏延匯合,一路奔往長沙郡府。 待到城下,卻見又有大隊宋軍列隊而來,為首一個魁偉僧人,滿臉絡腮胡子,手提水磨禪杖,正是魯智深。 長沙軍皆叫奈何,黃忠大叫道:「中軍休慌,看老夫戰這禿驢!」自提刀斷後,抵擋魯達。 魯達見黃忠威風凜凜,也不敢進逼,殘軍方得入城。 這一戰黃忠所率三千長沙軍馬,過半戰死,小半投降,所餘不過十之二三。 收軍入城,韓玄問起戰況,黃忠照實說了。 韓玄大怒,指魏延道:「汝強作出頭,送了大軍性命,尚有面目見我?」叱刀斧手綁出去斬了。 黃忠急忙勸阻道:「魏將軍血氣方剛,急於為國立功,加之敵眾我寡,故而失利。 本當重罰,念在強敵在側,望太守寬恕,准其戴罪立功。 」眾將同勸,韓玄方道:「既然如此,看眾將面上,饒你一次。 」正說間,人報城外敵軍倍至,攻打甚急。 黃忠道:「此刻我軍出戰失利,兵力又弱,只可堅守待援,不可出戰。 想來只要堅持下數日,彼士氣自衰,公子與皇叔的救兵也當來到,可破此草寇。 」韓玄便與黃忠布置眾將分守四門,只不許出戰。 再說宋江用吳用計策,一戰殲滅了黃忠人馬,隨即指揮四路軍兵,一起趕到長沙城下,四面攻打。 打了半日,毫無寸進。 當晚收兵回營,與吳用計議道:「今日雖野戰得手,又如何攻這長沙城?」 吳用沉吟道:「這長沙郡府城牆堅實,糧草充足,守軍人數亦不少,又有老將黃忠鎮守,若是硬攻,怕是難於得手。 」 秦明道:「何不將人馬分屯四門,圍困這個城池,然後尋機破之?」 吳用搖頭道:「不妥。 我軍欲先拿下城池,然後做見面禮給劉備,本是一件渾水摸魚的打算,若是稍一拖延,劉備大軍趕到,反成了救兵,屆時我軍若戰,必與劉備火並,若不戰則與畏懼投降無異,總是不妙。 想來還得用計,盡快破城。 」 忽然報鼓上蚤時遷從城中回來。 宋江大喜,忙叫請入,詢問城中探聽得情報。 時遷說了一回,宋江喜上眉梢道:「好極。 我曾讀三國志,知這魏延為人狂傲急躁,今既被韓玄所斥,必生異心,若能派一能言之士,前往說其反戈內應,則我唾手可得長沙!」 花榮道:「既然魏延為人高傲,就此前去說服,恐難奏效,不若先用反間之計,令其將帥相疑,然後可以說之也。 」 宋江然之,於是安排下去。 唯有吳用卻暗自冷笑。 一夜無事,次日白天,梁山人馬分頭攻打,卻是雷大雨小。 黃昏時候,各自退去。 夜裏三更時分,黃忠不甚放心,率幾個親信士卒,繞城巡視。 到南門時,正巧四更鼓響,忽地噗哧一聲,黃忠轉眼看時,地下掉了一支禿頭箭,上面縛張薄紙。 黃忠不聲不響,撿起箭放進懷裏,一邊繼續巡城,一邊問身邊士卒:「這南門是哪位將軍鎮守?」 士卒答:「乃是魏大人所部守把。 」 黃忠點點頭,回到自己府邸中,拆開薄紙細看,卻是山東呼保義宋江寫給魏延的密信,內容全是蒙做內應,不可焦急,待機而動等話。 黃忠看完,便直去太守衙門。 韓玄聞黃忠深夜來訪,急忙起身,二人入書房敘話。 黃忠亮出密信,韓玄看罷,大怒道:「魏延賊子,原來早和這『宋』家的草寇勾結!來人,即刻去將魏延與我綁來!」 黃忠止之道:「太守且慢!這密信一面之詞,不足為憑。 若真是魏延與賊人勾結,為何他不在城上時密信方來,且看其內容,並無甚緊要地方。 以老夫看來,八成是敵人的反間計。 太守若犯疑魏延,怕是正中其下懷。 」 韓玄道:「那以老將軍之見如何?」 黃忠道:「我先去魏延處看看,再做打算。 」 於是黃忠又去魏延府邸扣訪。 片刻,魏延睡眼惺忪出來,問道:「老將軍此來,有何事指教?」 黃忠一言不發,將密信遞給魏延。 魏延接過,方看兩行,額頭上冷汗滲出。 草草看完,抬眼惶恐不已。 黃忠道:「城外賊人用反間計,被韓太守識破,特令老夫來告文長,教勿要惶恐。 」 魏延拜泣道:「老將軍,吾雖草莽,豈有不知老將軍替我辨白之意?此正是救命之恩也,魏延沒齒難忘!」 黃忠扶起魏延:「文長不必如此。 與我同去太守處,安排對策。 」 正說之間,門公來報:「大人,外面有一客人,要見魏大人。 」 二人對視一眼,黃忠便躲入屏風後面,魏延吩咐請進客人。 便見走進一人,身長不過六尺,尖嘴猴腮,見了魏延打個拱:「小人乃河南客人,與魏大人一位朋友認識,有緊要事情稟告。 請屏退左右。 」 魏延使個眼色,侍從退下,來客輕聲道:「將軍,實不相瞞,我乃城外宋軍麾下探子鼓上蚤時遷也。 今日相見,特為將軍的性命來!」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都會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醉玲瓏 中卷》
第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