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道士的傳說很多,一次,他在一個城市雲遊,在那個城市的火車站,遇到一夥年輕人欺負一青年女子,他上前勸解,幾個小痞子並不服氣,其中有幾個人抄起菜市場賣菜農民的扁擔,氣勢洶洶地將王道士圍在中間。
只見王道士氣定神閑地站在他們中間,滿臉冷笑地看著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後生。
周邊的群眾都十分擔心地看著王道士,大家都受夠了這夥人的氣了,但苦於無法同這些敢於玩命的小青年辯解。只是在心裏默默地給他祈禱,希望他好人有好報。
這幾個人率先發難了,其中一個小子沖過來照著王道士的頭上就是一扁擔,只見王道士運氣於臂上,以右臂向上迎擋,只聽「哢嚓」一聲巨響,一下子就將那人的扁擔擊斷。
其餘幾人見此情景,大驚失色,連忙放下手中的家夥,乖乖地向那個女子賠禮道歉,一場混戰瞬間被平息,鐵臂王的聲名大振。
在王風5歲的時候,王道士就來到王風家,告訴王風的父親說自己今生注定與王風有師徒之緣,意欲收王風為徒,希望王父能答應他的請求,開始王父有些猶豫,但禁不住王道士的執著,還有王風的姑父從中說和,說什麼師兄道法精深、武功高強之類的話,並只想收一個關門弟子,繼承衣缽,無它。王父終被王道士的誠意所感動,就同意了。
其實王父還是藏著私心的,因王風小時候十分頑劣,身體也很瘦弱,而王父自知自己的身體不好,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兒子,而留下王風一個人孤苦伶丁,怕他長大後一無所成或者被欺負,認定了一個理,也許兒子學了武功和道法就不會受欺負,於是就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從此王風就和這個平時很正經,一旦講起道法句瘋瘋顛顛的老道有了師徒的情分。
這個瘋瘋顛顛的詞,是王風送給他師父的一個「尊稱」,古有張三瘋,今有王老瘋。
自從王風拜老道為師後,王道士的心也似乎穩定下來,最明顯的就是他很少到外面去雲遊了,並將自己在山腳下離王風家不遠的地方蓋的那間茅草房收拾一下,居住了下來,甘於過著清貧的生活。
而王風更多的時候是在這裏「受苦受難」,忍受他瘋瘋顛顛的「折磨」。
第四章 秘術追蹤
王風雖然是一個天生頑皮的孩子,但在練功上卻是極能吃苦的。王道士說王風是一個天生的練武奇才,在王風8歲之前,築基功已有小成。武當百日築基功,也是練好武當武術的基礎內養功,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功法。築基功是練氣功的最基本的東西,顧名思義就是要為以後的煉氣打下基礎,而這個基礎是否紮實,對以後的練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武當內功可分為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等幾層功法,而這幾層功法一層比一層高妙。百日築基功是第一步功法,即練精化氣小周天功法。
在嚴師的教導下,這裏的嚴格是指王道士對王風的訓練是十分殘酷的,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甚至特意為王風准備了一把戒尺。當王風記不住他教給的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書經文時,戒尺就會漫天飛舞,直到王風大叫:我明天早上就會背為止。在如此訓練下,很快使王風小小年紀就掌握了10幾套少林及武當拳法,對各類器械諸如劍術、棍術、刀術等等均有涉獵。
王風最感興趣的就是飛刀,「滿天星」手法也已初成,在轉身的瞬間,8把飛刀准確地射中10米外8個方位的目標,這絕對需要一個好的身法和眼神。進入絕佳的境界時,他甚至僅僅憑借自己的靈覺,來拋擲飛刀,仍能准確擊中目標。而這項絕技的練成應當得益於他在山頂上的靜思,在靜極無聊的時候,他的手常常下意識抓起石子打向遠處樹上的果實,不知不覺幾年下來,我已能用左右手連發石子,並做到指哪打哪。到了用飛刀了,他只是覺得將石子換成了刀而已,對於他來說已是大同小異。由於他的雙手異常靈活,對他後來練習散手、擒拿手等技術,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王風很聰明,與他過早練習武術和道法有關,所以他5歲的時候,就在山下小學裏念書了,初中是在10裏外的鎮上的中學念的,但只念了2年,就提前一年完成了初中的課程,直接去縣城讀高中了。
空閑的時候,他喜歡看姑父的藏書,對那些道法道術上了癮,開始是偷偷摸摸地看,因為姑父說他還沒到看這些書的年齡,但他做的很隱蔽,姑父很常時間都沒有發覺王風在看一些在他這個大人眼中被列為禁書的書,因為有些書他都很難看懂。但王風卻不這麼想,他看得懂,就像是那些書與他有緣似的。
一次他正偷偷地看那些書,被姑父發現了。
姑父就問他:「你看得懂嗎?這些書都很邪門的,不是你能研讀的,別自己走入誤區,難以回頭。」
王風也一本正經地說:「姑父,你放心吧,我沒事的,這些書我能看的懂,也沒有發現什麼古怪和幻像,一切都很平常。」
聽王風這麼一說,姑父由起初嚴厲地訓斥,到後來見著王風還是執著地偷看這些書,便也不再限制王風了。
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王風在姑父的書架上發現一本古書,當他拿起那本書的瞬間,就好象有一股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他感覺自己與這本書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關聯。就如同一個人在等另一個人一樣,一千年,一萬年,直到等到為止。看到這本書,王風的感覺正是如此。
開始的時候,他並不完全認識那上面的古文字。但王風是一個十分執著的人,對於不明白的東西總是要能明白才罷休。這本書的文字並不多,封面都在這個時代,被收藏它的家夥們蠶食得差不多了。但王風卻知道這本書的價值,並感到這本書絕對不這麼簡單。
只要趕上休息日,他就從縣城跑回來,到山上去找那些道士們請教。山上的道士中,也有大學畢業的,並且對古文很有研究,經過千辛萬苦,他才將這本書弄明白,原來是道家的一種追蹤術,是一種失傳很久的古本。
經過鑽研,他學會了上面的內容,開始研究起追蹤與反追蹤的奇術,他吃得准,學得透。這只是前一部分的內容,後一部分的內容很難懂,但在他的堅持下,還是漸漸地將那些文字一點一點地翻譯過來。叫軒轅真解18式,只有文字說明,卻無圖畫什麼的作為注解,但應該可以肯定這是一套關於擒拿與反擒拿的武學書籍。
軒轅真解,共18式,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熟悉。想了想,才弄明白,這是師父曾經提到過的一種古武術,是一種極為簡單易學,又十分實用的類似於現在散手的武功秘籍,是失傳了幾百年的一本書。王風將它的一招一式,完全地印在大腦裏,直到無法忘記,才算萬事大吉。
師父說的好:藝多不壓身。
但王風所學的這些東西太過旁雜,旁雜既是旁門左道、雜亂無章的綜合意思。他怕師父會因為他的不務正業,而促使戒尺再次上下飛舞,那可不是好玩的一件事,所以,現在他是能瞞多久,是多久。
但他常常偷看道家書籍的一切,連師父都不清楚,師父只知道他喜歡看些道家的書籍。有時候,見他遇到了不懂的地方,師父還能對他進行一番指點。如果王道士出去了,就換成了是姑父指點他。好為人師,也是也是人類的通病,連對道家各類功法頗有研究的姑父來說也一樣不能免俗。
武術上講: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這裏的「功」指的就是武術氣功,即硬氣功。王風14歲的時候就已基本上繼承了師父的衣缽,身兼少林、武當兩家之長,對頭、拳、掌、指、膝、肘、腳等身體部位的鍛煉也有所增強,10年來的艱苦訓練,使他渾身的各個關節都可以作為攻擊對手的有利武器。這一切看在師父的眼裏,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但卻打心眼裏高興。
王風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地來到這處俗稱「大石棚」的「道隱穀」裏練功,靜靜的體會著大自然的恩賜。這裏有一塊從石壁中伸出的巨石,並天然形成了一個能容納上百人天然石窟,雨水季節,清泉會從山頂落下,猶如《西遊記》中花果山的水簾洞一樣,狀如仙境,這裏有水流聲聲,頗為嘈雜,原本不適合修煉內丹功,因為道家的內丹功修煉是需要極為清靜之地,或盤坐或站樁,凝思默想方能進入靜極之狀。這時若有任何驚擾,不小心會使練功者走火入魔,神經錯亂,這是練功者的大忌,開始的時候,他也一樣循規蹈矩,去按照師父教的要領一字不差地做下去,但有一次,仍然出了偏差,是因他在意守丹田時,用意過重,致使在做周天循環時出現了偏差,導致胸悶,後來經過師父以自身氣功導引,才算糾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