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太嗤道:「你以為我想聽啊,我以為你們嘰歪一陣就好了,誰知是一個晚上,害得我在外面凍了一夜,又沒有睡好。幸虧你還有點良心,知道要在這裏陪我,沒有一見那薄情郎就飛奔了去。」說著鑽進被窩昏睡起來,‧兒心知理虧,只好隨她這樣說了去。
師太睡熟後,‧兒便出了房來,外面放著師太做了一半的一個茶壺,樣子還很粗糙——因為師太學做木工似乎也沒有多久,只是她常年不在家的時候學著來消遣的,當然她覺著更奇怪的就是,師太為什麼要用木頭來做茶壺?好在她已經習慣了師太做的各樣醜陋的木工,外面那個小案幾和屋裏的蓮花燈已經是師太做的最好的且能用的東西了,她笑了笑,拿起那個做了一半的茶壺,開始琢磨起來。
季漣回到東宮時,已到了巳時,好在這天早上並無朝議,他也不是一定要進宮去候著的,也沒有人來找他。江淑瑤那邊似乎已被他冷落習慣了,也沒有什麼動靜。
往後隔幾日他都讓小王公公去追慈庵送信,有時帶些吃的用的,俱是避人耳目悄悄去的,‧兒也常讓小王公公捎帶封信回來,只是每次都說要他別讓小王公公來的太勤,以免惹人疑心。他卻總怕‧兒在宮裏住慣了,在尼庵裏吃的用的太寒酸——其實孫家在長安也有不少生意,孫璞早就把師太在尼庵的生活用度打點好了。
這其間‧兒生辰,他又溜出去一次,讓小王公公去接了她出來,在長安城裏不著四六的逛了一番,以往在宮裏時二人總是耳鬢廝磨親昵無間,這時卻只敢偷偷牽了手,挑些僻靜的去處,只是避著人走幾步,已覺著是無比歡欣的事。
長安城已微微下了雪,季漣見遠處有小孩子在路邊堆了雪人,也想學堆一個,小王公公拿碎銀子哄走了那些小孩,季漣把他們堆好的雪人改造一番,做得和‧兒一般大小,弄些野花插到雪人頭上,博‧兒一笑。
再到除夕時,季漣已完全抽不開身了,憶起往年除夕時還能陪‧兒一起赴皇爺爺的家宴,上元節時還能一起燃放焰火,現在卻連見一面都不可得,又怕‧兒和師太二人在庵裏過的冷清,王公公帶著兩個小宮女送了好些‧兒平日愛吃的水晶龍風糕,還有著人在外面的制衣坊裏做好的幾件新衣,又對著銅鏡描了一副自己的小像——他一向是喜歡在這些書畫上下功夫的,想了想又在小像上加了一句「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叫小王公公一並送過去。
回來時只有一封信,上面不過寥寥數語,季漣看了便收起,又備了車馬入宮,幫父皇籌備新年的各種祭祀,閉目凝神,只是想著‧兒尚帶稚氣的面容。
作者有話要說:
原本想讓兩個人長別一段的
想了想
感情經不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
算了
第十 七章 願妾身為紅菡萏
永宣二年的新年過的並不順遂。
初九南邊就有消息傳來,說是金陵地震了,所幸金陵那邊早有觀測到,傷亡不算大,但也有不少人家流離失所。
金陵自永昌帝即位後,隱隱有陪都之勢,‧兒還在宮中時,永昌帝還幾次派現在的永宣帝,當時的太子‧迦ソ鵒甏‧熳友殘遙‧啦‧鄣蹦曇複巫急蓋ǘ跡‧閌腔襯罱鵒旯釋粒‧罄幢懷‧妓磊芍棺。‧凳牆鵒暉跗‧蝗緋ぐ蒼圃疲‧棺×擻啦‧鄣哪鍆貳
上元節時季漣不得空,只好著小王公公挑了一盞花燈去送給‧兒。
到正月二十內朝的時候,永宣帝忽向幾個臣子提道,太子季漣因出生於金陵,感懷故地,今見金陵地震,垂憐民生,已上表自請居守金陵,探訪民情並巡視江南河道等等。
幾個臣子聞得永宣帝此言俱是大驚,一時不知道永宣帝心裏究竟是何心思,也不敢怎麼答話,到底是行監國事還是形同流放,誰也摸不清底細。一旁的季漣只是微笑示意,並不多言。
幾個人幹講了幾句後,永宣帝便准了季漣的奏請,著他二月擇日啟程,又命太子侍讀柳心瓴隨行,著沿途官員給予方便,只是接待時萬不可鋪張浪費。
正月二十五,永宣帝傳下口諭,著鳳台閣輔顧安銘擇定官員與太子同行,協助太子一路行事。
二月初四,季漣上表,擇定詹士府詹事馬威、兵部侍郎卜元深、工部侍郎陳觀宇、翰林院編修宋星明隨行。
二月初六,季漣往追慈庵向‧兒辭行。
「‧兒,你且先在庵裏住幾個月,等我那邊事情一安頓下來,就派人來接你過去。」
「怎麼你不是去去就回的麼?」‧兒疑道。
「嗯,話是如此說,只是金陵那邊似乎也有很多雜務,不止是今年地震一件事,蘇皖一帶曆年水患,還有……可能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回來的事情。」季漣恐她擔心,隱去了另外一些事情。
「那我和你一起去!」‧兒撒嬌道。
季漣搖搖頭笑道:「我是去代父皇巡幸金陵的,又不是去遊山玩水,頭些日子只怕很忙,帶著你過去又不能陪你出去玩,還是等事情稍定一定,再接你過去吧。再說你之前不是一直說要陪你師傅的麼,這會子怎麼又忘了。」
‧兒撅著嘴,才道出真正的疑問:「那,那你那個江,江淑瑤呢,她是不是要陪你去?」
季漣覺出酸味,忙道:「她算個什麼東西,我自然不會帶了她過去。」怕她就著這個問題糾纏不休,忙叉開話題:「江南河道近年似有些不暢,已到了妨礙南北運輸的地步。你還記不記得你師傅先前托你給我的那本治水修渠的那本書,我查了查,現在正用得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