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紅樓之奶姐威武

鳳羽零落 作品,第16頁 / 共133頁  

 大小:

朗讀: 

甚至越吵火越大,滿官宗室吵完後,就去跟明治帝訴苦,漢官吵完後就跟太後——安寧公主求助,明治帝雖敬慕、孝順安寧公主,但他始終是在滿人國家長大,子承父系,他自是偏向滿人,而安寧公主出身大明朝,自是徹徹底底的漢人。

末月猜測她是穿越或者轉生人世,應當是知道傾向滿人後後,漢人將遭到何種悲慘的遭遇,何況還有那清末時期的國恥,所以她表現的一直不肯讓步,在明治帝的期盼中,卻完全、徹底的站在漢人這一邊,使漢人臣民百姓尤其佩服。

卻也使的母子二人次次無法說合,漸漸失和,當時山河並未完全平定,還有幾處仍在征戰,很多精明的老臣擔心因此國基不穩,請求明治帝盡快給個結果,而滿人長年征戰,時刻練兵,脾性暴躁,對這等糾纏自是不耐煩。

還有多爾滾兄弟三個一系,本就對皇太極命他們母親殉葬之事心存怨恨,欲謀取大位,可惜,皇太極也好,安寧、明治帝也罷,根本不給他們機會,這些年羽翼漸漸減少,多次征戰,也不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只當富貴閑人養著。

多爾袞心機重,還可忍耐,多澤卻脾氣暴躁,貪花好色,此番太後與皇帝的不和爭鬥,他是看在眼裏,樂在心裏,還故意給火上澆油。

一次去青樓玩樂時,聽聞幾個文士談論兩國合並之事,一個文士大聲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讓他留鞭子頭,他寧可死。」

「你們漢人的天下都是我們滿人的了,這頭也要跟我們滿人一樣才行,如果不留,爺就告訴你,什麼叫留發不留頭。」多澤在一旁冷笑的接了一句,還命手下將幾人紛紛剃了頭發,打了個半死。

留發不留頭,此句話在有心人宣揚下,一天就傳遍京城內外,鬧的人心惶惶,安寧公主氣急,第一次以太後的身份跟明治帝進言,身為君主,要把滿漢兩族一碗水端平才行,必須懲戒多澤,給天下漢人一個交代,而不是像平常那樣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勸說。

明治帝也是騎虎難下,多澤的話把他置身虎背上,上不得,下不得,如果認同這句話,就會失了漢人民心,如果不認又會弱了滿人聲威,於國祚有礙,當時矛盾又煩躁的他,聽到太後如同命令般的話。

不顧周圍侍立之人,厭煩爭執的他當即喝道:「太後,後宮不得幹政是祖訓,此事兒子自會處理,您不必操心,兒子告退。」

明治帝已經當慣皇帝了,帝王之心使的他忘記了,他曾經是薄弱幼兒,是母親維護他平安長大,也使他忽略了一顆沒有丈夫之愛,將萬千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的母親之心,他不知道這句話有多傷人心,說完就走。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末月看到這裏,思緒不由一悲,她仿佛可以看到,那個來自現代的女子,重生為亡國公主後,剛出生就要面對魏客二人的謀害,不得不裝瘋賣傻,好不容易滅了魏賊,又要為自己國家奉獻自己,嫁給一個有妻、有子的老男人,小心翼翼的在異邦活著。

經曆著內宅爭鬥,守護兒子平安長大,她或許也擁有過萬千寵愛,卻要端莊自持,不驕不縱,她又或者對那位丈夫生了些感情,卻在那位海蘭珠打擊下,徹底心死,將全部希望給了兒子,卻到如今,因為各自的民族國家和所謂的帝王之心,連母子之情都容不下了。

第16章 由心感悟


可是,她這做法也太笨拙了吧!一點都不像現代女人,難道不知道以曲線救國的道理,安寧公主,她當時又是怎麼想的?為何要這樣直白的行事方法?沒有經曆過男女之情,夫妻生活的末月又怎麼會明白,長久的宮廷生活,能夠扭曲一個現代人的思想和靈魂。

她想試著去理解這個同她來自同一時代的女人,試著將自己想象成安寧公主的所作所為,想象她每個時期的心理,和親時:每個人都會為了所謂的理由放棄她,她的母親為了大明基業舍棄了她,看似疼她至深,愛她超過親生兒女的叔叔崇禎為了他的江山舍棄了她。

她都知道,可還是忍不住在絕望中的人生尋找一點希望,因為這是女人的本能啊!女人,再堅強、再剛硬,卻仍希望找到一個需要她存在,肯定她的人,大婚後:曾經,她也萬千寵愛,被皇太極捧在手心裏獨寵,卻在心動後,又被這個丈夫給予了沉重一擊。

皇太極是以王的身份寵她,卻是用男人的身份愛著海蘭珠,使她恍然想起,這個男人,一開始就不是她的,結束時也不會是她的,心突然冰涼,能夠相約白首的丈夫不是屬於她,她唯一擁有的只有貼心的兒子了,可是,兒子是真心敬愛她這個母親嗎?還是敬慕著她所給予的一切?

她已經忍不住懷疑的種子了,兒子!能為了大明江山,殺了她血脈相連的堂兄弟們,卻從未跟她說一聲對不起,甚至連一絲痕跡都沒露給她,在她面前裝成一副為大明太子、皇子擔憂的神情,殺他們的不正是你嗎?還是以為她不會知道?或想象不出?

他是自己唯一的骨肉,試著去相信他吧!不!再試試,再試試,試試他是否真的把我當母親......末月忙把自己從安寧公主的角色中扯出來,剛才那種感覺是安寧公主的感受嗎?還是她想象中的錯覺,不過,她大概能了解一點她的心理了,即使安寧公主是現代穿越過去的人。

她在經曆了宮中爭鬥,可汗府的妻妾較量,後金的權利爭奪等事後,看似強硬的心理卻無法承受那些事情中自己的惡,所以,才會想要去依賴那些被歌頌的感情,例如夫妻之情,母子自愛,純化自己,救贖自己,可不安、懷疑的愛又怎麼能夠去試?

也許,她明知道海蘭珠在曆史中的存在,卻故意接受她進可汗府,想要用她來證明皇太極對自己的感情,結果卻成了最傷人的結局,末月在體會到這點後,恍然明悟到一些道理,人之本性啊!如果沒有思想准備去抗住惡,那就要一輩子別做惡事,做一個沒汙點的人。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如果要為惡,那就要石化自己的心,不讓罪惡感那種東西影響到一絲一毫,不要妄想用真情真愛救贖自己...這份明悟不是玉柳留給她的修煉體會,而是她自己的感悟,修仙,最重要的也是悟性,因此當她明悟這一點後,本來紛亂的意識變的平靜又統一,本體內平靜的真氣忽然活躍起來。

快速的在經脈中遊動,吸引了小量靈氣在屋頂盤旋,末月也知道這個機會難得,怎肯放過,忙將意識回歸本體,體會著感悟後的好處,不知過了多久,靈氣散去,真氣走向平穩,神識擴大不少,至少以她現在的神念,已經可以從自家屋子感知到大門口等四方的每一個角落。

修為也自煉氣一層升至四層,境界竟然跳躍到築基前期,也就是說,從煉氣四層一直到築基,她只要按部就班的積累靈氣,自然就會升階,沒有境界的阻攔,自然就沒有瓶頸時期的停頓,這樣的進步,末月又怎麼會不高興呢?要感謝安寧公主傳記那本書,

啊!對了,後來安寧公主怎麼樣了呢?末月忙用神念掃描書房,見一號竟然乖乖的趴在書前等著,高興的發給它一個誇獎信息後,又連接上蟲體,雖有些不忍,卻又渴望再看下去,只見下面接著寫到,那天太後、皇帝的沖突記錄在起居錄上,不知為何流傳了出去。

朝堂上,明治帝明顯偏向滿人,他的態度使安寧公主心死如灰,試探得到了結果,即使心裏做好准備了,可一個女人,再高高在上又如何?她最重要的兒子啊!也同她阿瑪一樣令她失望了,也許是真的絕望了,才讓安寧公主選擇了決絕的路。

沒兩天她一病不起的消息傳遍朝野宮廷,明治帝以為太後是以病症跟他抗爭,畢竟太後的身體,沒有比他這個兒子更清楚的了,自小到大,根本沒見她生過病,因此也不在意,每天只走過場的探視一次,不給她說話的機會,就轉聲離開。

卻沒想到安寧公主會離開的那麼快,那麼突然,不過三四天就去了,臨死前囑咐親信嬤嬤,轉告明治帝,她不忍打擾先皇、嫡福晉和大福晉哲哲以及元宸妃,就不用將她葬在盛京帝陵了,身為大明公主,她是大明漢人的罪人,也不想葬入明朝皇陵,將她火葬就好。

並留下一個錦盒給明治帝,說完就閉目而逝了,終年不到四十歲,明治帝悔之晚以,得知消息後,整個人哀哭難止,當即連下三道罪己詔,並下旨按法重治多澤之罪,可這又能改變什麼呢?

世界上是沒有賣後悔藥的,再多的動作,再長的封號也只是換自己一個心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