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的父母聽到江南挨打的事,不敢去勸阻,只得遠遠地看著,幹著急。看到江南跑出去,天又下起了大雨,媽媽對北北說:「江南哥哥是為了幫你才被他爸打的。他現在飯也沒吃,你去給他送點吃的吧,我看他往禮堂的後面去了。」
北北冒雨拿著才煮熟的餃子,趁著沒人,悄悄找到江南,對他說:「江南哥哥,媽媽說你是為了幫我們家出氣,才被蓉蓉的爸爸打的。是這樣嗎?」
江南看著她,並不說話。
北北說:「這是我媽媽包的,媽媽知道你最喜歡吃她包的餃子,特意叫我給你送來。你吃吧。」
江南接過餃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北北在一邊看著,開心地笑了。江南吃過飯,心情也慢慢恢複了平靜,二人一邊說笑一邊玩。江南又帶北北翻過坍塌的矮牆,進入禮堂。
「江南哥哥,你真好!」北北跟在後面,對江南說。江南嘿嘿地笑著。
「江南哥哥,你等一下,我有話跟你說。」北北跟在後面說。
「你說吧,我聽著呢。」江南停下。
北北走到江南面前,掂起腳,在江南臉上輕輕地親了一下。江南一臉通紅,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北北認真地說:「這是表示我喜歡你。」
江南不高興地說:「那也不能這樣。男孩子跟女孩子不能做這樣的事。」
「為什麼不能?」北北說,「我經常看到爸爸和媽媽摟在一起親嘴。我問媽媽,為什麼他們要親嘴。媽媽說,這是表示兩個人相親相愛。我也要和你相親相愛,長大了以後也要跟你做夫妻!」
江南臉紅了一下,跑開了。此後,雖然兩個人表面上保持著距離,但暗地裏還是背著蓉蓉一起玩。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的短暫。轉眼間,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北北的父母落實政策馬上就要回省城。北北找到江南,拿出一支鋼筆,送給江南:「江南哥哥,這是我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禮物,讓我好好讀書。現在我馬上就要跟爸爸媽媽回省城了,我把這支鋼筆送給你。希望你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之後,就來省城找我,好嗎?」
江南點了點頭,說:「我也有一樣東西送給你。」他拿出一個筆記本,打開扉頁,指著上面的字說:「我在上面寫了一行字:我們永遠是好朋友。我把這個筆記本送給你,希望你永遠記得我們是好朋友。」
二人紅腫著眼,在大人的催促之中,揮手離別。這一年,江南10歲,北北8歲。
第二章 神秘舉報信
時間一晃就是30年。/
2500多年前,一位聖人曾經站在山頂上,對著一條滾滾東去的大河感歎地高聲吟唱道:「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每每想到這句話,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會在心裏產生相似的感慨,對匆匆而逝的時光陡然升起無比的恐懼。其實,又何必感歎呢?隨著時光匆匆流逝的,不僅是童年的純真以及蒙昧,那些曾經的無奈、曾經的青澀、曾經的無知也隨著時光一起遠去了,這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滿,越來越厚重,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也在收獲越來越多的富足和寧靜。
30年後的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任江南已經是江城市紀委信訪室的主任。30年前那個單瘦羸弱、面帶菜色的少年,現在已是一個英武挺拔的中年人,1米78的個兒,胖瘦勻稱,臉色白皙而冷峻。今天,任江南穿了一身黑灰色的休閑西裝,裏面穿著一件矮領藏青色羊毛衫,看上去十分精神。他一早開車把女兒送到學校,現在正在趕往上班的路上。
這是一條擁擠不堪的街道。街道的北側,是鱗次櫛比的樓房,而它的南側,則豎著一塊巨幅廣告牌。廣告牌上面寫著「江城市職業技術學校效果圖」,下面是一幢幢經過電腦制作的學校校區效果圖。廣告牌的後面,是正待拆建的老街,每幢低矮破舊的房子上都寫著一個大大的「拆」字,似乎在告訴人們,這些老建築行將永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嶄新的現代化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即將矗立於人們的面前,讓人們產生無限的向往。
任江南開著車,小心地行駛著。他看看老街,又看看效果圖,還得兼顧站往來的車輛和行人,車子開得極慢。開到老街的中段,他停下車,來到一幢舊房子前。舊房子的臨街店面,是一家家電維修店,裏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破舊家用電器。任江南停下車,站在門口,朝裏面叫了聲:「雙喜!」
店裏傳出一聲渾厚的男性聲音:「是江南啊?進來吧?」店主叫桂雙喜,是任江南的戰友。
任江南朝店裏看了看,對正忙整理桌面上一大堆電器的桂雙喜說:「不了,我往這兒路過,順便看看你。這裏馬上要拆了啊?」
「是呢,真舍不得搬走。」桂雙喜一邊說著,一邊從店裏走出來,靠在門邊。桂雙喜中等偏胖的身材,國字臉上鑲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滿臉的絡腮胡子給人一種耿直豪爽的印象。他的右手拄著一根拐杖,右腿的褲管裏空蕩蕩的。
「雙喜,你還是抓緊去找個店面吧,別到時候動手拆遷時來不及。」
「嗯,已經在找了。找了幾個地方,總覺得沒這裏理想。這裏人口稠密,都是老住戶,舊的家電多,生意也不錯。」
「那也要抓緊找,時間不等人,等拆到你這兒再找就來不及了。」任江南勸道。
「再說吧。」桂雙喜懶懶地答應了一句。
「好了。我先走了,下次空了再聊。」說罷,任江南扭頭就走,也不客套。桂雙喜丟了句「再來」,也轉身回到店內。
到了辦公室,任江南見桌面上擺著一疊報紙和一些信件,他簡單整理了一下,拆開一封信,大致瀏覽了一下,嚇了一跳:這是一封舉報信,反映市教育局原副局長丁昌龍早年在青龍中學當校長期間,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事。舉報信沒有署名,看得出是有所顧忌的。現在雖說要為舉報者保密,但許多舉報者還是害怕舉報的事泄露,受到打擊報複,不敢署名。任江南對匿名舉報的現象絲毫不感到奇怪,而是對舉報對象感到非常震驚:被舉報者丁昌龍是自己的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