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敬王命,棄其禮也;施其所惡,棄其忠也,以惡實心,棄其精也。 四者皆 棄,則遠不至而近不和矣,將何以守國? 「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 以教民事君。 諸侯春秋受職於王以臨其民,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庶人、 工、商各守其業以共其上。 猶恐其有墜失也,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贄幣、 瑞節以鎮之,為班爵、貴賤以列之,為令聞嘉譽以聲之。 猶有散、遷、懈慢而著 在刑辟,流在裔土,於是乎有蠻、夷之國,有斧鉞、刀墨之民,而況可以淫縱其 身乎? 而遠其鄰,陵其民而卑其上,將何以固守? 「夫執玉卑,替其贄也;拜不稽首,誣其王也。 替贄無鎮,誣王無民。 夫天 事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晉侯誣王,人亦將誣之;欲替其鎮,人亦將替之。 大臣享其祿,弗諫而阿之,亦必及焉。 」 襄王三年而立晉侯,八年而隕於韓,十六年而晉人殺懷公。 懷公無胄,秦人 殺子金、子公。 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內史興賜晉文公命,上卿逆於境,晉侯郊勞,館諸宗廟, 饋九牢,設庭燎。 及期,命於武宮,設桑主,布幾筵,太宰蒞之,晉侯端委以入。 太宰以王命命冕服,內史贊之,三命而後即冕服。 既畢,賓、饗、贈、餞如公命 侯伯之禮,而加之以宴好。 內史興歸,以告王曰:「晉,不可不善也。 其君必霸, 逆王命敬,奉禮義成。 敬王命,順之道也;成禮義,德之則也。 則德以導諸侯, 諸侯必歸之。 且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 守也,義所以節也。 忠分則均,仁行則報,信守則固,義節則度。 分均無怨,行 報無匱,守固不偷,節度不攜。 若民不怨而財不匱,令不偷而動不攜,其何事不 濟!中能應外,忠也;施三服義,仁也;守節不淫,信也;行禮不疚,義也。 臣 入晉境,四者不失,臣故曰:『晉侯其能禮矣,王其善之!』樹於有禮,艾人必 豐。 」 王從之,使於晉者,道相逮也。 及惠後之難,王出在鄭,晉侯納之。 襄王十六年,立晉文公。 二十一年,以諸侯朝王於衡雍,且獻楚捷,遂為踐 土之盟,於是乎始霸。 卷二 周語中 襄王十三年,鄭人伐滑。 王使遊孫伯請滑,鄭人執之。 王怒,將以狄伐鄭。 富辰諫曰:「不可。 古人有言曰:『兄弟讒鬩、侮人百裏。 』周文公之詩曰: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
第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