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曰:「君何患焉!晉將有亂,其君與三‧其當之乎!」魯侯曰:「寡人 懼不免於晉,今君曰『將有亂』,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對曰:「吾非瞽、 史,焉知天道?吾見晉君之容,而聽三‧之語矣,殆必禍者也。 夫君子目以定體, 足以從之,是以觀其容而知其心矣。 目以處義,足以步目,今晉侯視遠而足高, 目不在體,而足不步目,其心必異矣。 目體不相從,何以能久?夫合諸侯,民之 大事也,於是乎觀存亡。 故國將無咎,其君在會,步言視聽,必皆無謫,則可以 知德矣。 視遠,日絕其義;足高,日棄其德;言爽,日反其信;聽淫,日離其名。 夫目以處義,足以踐德,口以庇信,耳以聽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 偏喪有咎, 既喪則國從之。 晉侯爽二,吾是以雲。 臘毒。 今‧伯之語犯,叔迂,季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 有是寵也, 而益之以三怨,其誰能忍之!雖齊國子亦將與焉。 立於**之國,而好盡言,以 招人過,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盡言,齊其有乎?吾聞之,國德而鄰於不修,必 且夫長翟之人利而不義,其利淫矣,流之若何?」 魯侯歸,乃逐叔孫僑如。 簡王十一年,諸侯會於柯陵。 十二年,晉殺三‧。 十三年,晉侯弑,於翼東門葬,以車一乘。 齊人殺國武子。 晉孫談之子周‧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 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 必及制,言教必及辯,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 戚,有慶未嘗不怡。 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 其行也文,能文則 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後國。 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實也;信,文之孚也; 仁,文之愛也;義,文之制也;智,文之輿也;勇,文之帥也;教,文之施也; 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讓,文之材也。 象天能敬,帥意能忠,思身能信, 愛人能仁,利制能義;事建能智,帥義能勇,施辯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 推敵能讓。 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 「天六地五,數之常也。 經之以天,緯之以地。 經緯不爽,文之象也。 文王 質文,故天胙之以天下。 夫子被之矣,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國。 且夫立無跛,正 也;視無還,端也;聽無聳,成也;言無遠,慎也。 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 第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
第1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