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政道因茲弛紊。 朕自平定突厥、破高麗已後,兼並鐵勒,席卷沙漠以為 州縣,夷狄遠服,聲教益廣。 朕恐懷驕矜,恒自抑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 每 思臣下有讜言直諫,可以施於政教者,當拭目以師友待之。 如此,庶幾於時康道 泰爾。 」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 帝志在憂人, 銳精為政,崇尚節儉,大布恩德。 是時,自京師及河東、河南、隴右,饑饉尤甚, 一匹絹才得一鬥米。 百姓雖東西逐食,未嘗嗟怨,莫不自安。 至貞觀三年,關中 豐熟,鹹自歸鄉,竟無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加以從諫如流,雅好儒術,孜 孜求士,務在擇官,改革舊弊,興複制度,每因一事,觸類為善。 初,息隱、海 陵之党,同謀害太宗者數百千人,事寧,後引居左右近侍,心術豁然,不有疑阻。 時論以為能斷決大事,得帝王之體。 深惡官吏貪濁,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 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 商旅野次,無複 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 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 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齎糧,取給於路。 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 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 此皆古昔未有也。 卷二 任賢第三(凡八章) ◎房玄齡 杜如晦 魏徵 王‧ 李靖 虞世南 李‧ 馬周 房玄齡,齊州臨淄人也。 初仕隋,為隰城尉。 坐事,除名徙上郡。 太宗徇地 渭北,玄齡杖策謁於軍門,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 玄齡 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 是時,賊寇每平,眾人競求金寶,玄齡獨先收人物,致 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與之潛相申結,各致死力。 累授秦王府記室,兼陝東道 大行台考功郎中。 玄齡在秦府十餘年,恒典管記。 隱太子、巢刺王以玄齡及杜如 晦為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之高祖,由是與如晦並遭驅斥。 及隱太子將有變也, 太宗召玄齡、如晦,令衣道士服,潛引入‧謀議。 及事平,太宗入春宮,擢拜太 子左庶子。 貞觀元年,遷中書令。 三年,拜尚書左仆射,監修國史,封梁國公, 實封一千三百戶。 既總任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 聞人有善, 若己有之。 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 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疏賤。 論者稱為良相焉。 十三年,加太子少師,玄齡自 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頻抗表辭位,優詔不許。 十六年,進拜司空,仍總朝政, 依舊監修國史。 玄齡複以年老請致仕,太宗遣使謂曰:「國家久相任使,一朝忽 無良相,如失兩手。 公若筋力不衰,無煩此讓。 自知衰謝,當更奏聞。 」玄齡遂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貞觀政要》
第7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