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吃飯啦。 」保姆小芬手中端著托盤進來。 「不是說不要叫『大師』麼?叫我嚴哥就行了。 」嚴新從內屋轉出,嗔道。 「俺……」小芬紅著臉,輕輕放下托盤,盤中只有一只青花瓷碗,碗內清湯中浮著七顆鴿子頭。 小芬知道,大師早已基本上不食人間煙火,每日午時一餐,七顆鴿子頭。 可一年下來,不是要吃兩千多?她不敢想下去了,安靜地立在一側,等待大師用完後撤下餐具。 嚴新在紅木太師椅上坐定,端起瓷碗,輕舒筷箸夾起一顆鴿頭,飛快地丟入口中,直接吞落腹中,接二連三,瞬間,七顆鴿頭都已落肚,然後安詳的用湯匙品著湯…… 「此湯口感甚佳,小芬啊,你的廚藝越來越精了。 」嚴新滿意道。 小芬心裏尋思:天天都做同樣的,進步總是難免的。 拾掇完,小芬前往菜市場,大師每餐需用新鮮的鴿子頭,是絕對不允許冰凍的。 今年以來的第一場沙塵暴昨天剛剛過去,街上的商店玻璃櫥窗、林立的廣告牌上積下了一層塵土,店員們用水在清洗著。 小芬走在鋪著彩色水泥磚的人行道上,小心地繞過幾灘清洗店鋪流淌的濁水。 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她並不喜歡,自己的家鄉多好,那兒有清澈透明的西大河,碧綠的原野上那一朵朵金黃色的蒲公英,籬笆牆上爬著的紫色牽牛花,還有童年時的小唐山在捉蜻蜓,那時的蜻蜓身上是有花斑的,這些年不知怎地都不見了…… 不遠處的街對面,一雙深邃的眼睛正在默默注視著她…… 一輛京A牌照的黑色別克小臥車飛快地駛來,就在小芬穿過人行橫道的一刹那間撞上了她,猛烈的撞擊將她拋起,摔落到數丈外的綠籬中。 一個矯捷的身影敏捷的躍過綠籬,輕輕抱起小芬,一邊焦急地大聲喊道:「快召急救車!」 就在那人回過頭時,我們看清了,他是拉西姆! 第九章 回到房內,燈光下,馮布衣輕輕翻開《布衣訣》,首頁上一行遒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非我江西派掌門不得閱看。 馮布衣歎了口氣,合上扉頁,重新包好,輕輕放在熟睡中的小佳辰的枕邊。 隨後拿起那個黑色的覓龍球,湊到燈下仔細觀看。 此球碗口大小,非銅非鐵,烏黑色,沒有絲毫光澤,托於掌中異常沉重。 馮布衣觀察許久,還是不得要領,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 不經意間房內的光線暗了許多,而且越來越暗,急定睛細看,發覺屋內電燈泡發出的光線竟活生生的被那黑球吸了進去!不一會兒,屋內已是一片漆黑,惟見那只100瓦燈泡內的鎢絲仍是通紅的…… 次日晨起,昨夜黑球怪異之事馮布衣只字未提,小佳辰則高高興興地抱著小板凳去閱讀那本只有掌門才能看的秘籍去了,連飯都不要吃。 一整天,馮布衣無精打采,苦苦思索,昨夜發生的事情一件比一件離奇,也更加匪夷所思,簡直聞所未聞。 想來自己是思索不出答案了,只有請教別人,他想到了華清道長。 開天古觀位於九江城區東南面,下了公路沿著一條狹窄的水泥路東行幾裏便來到觀門前。 知客道人對馮布衣說,華清師傅去了三清山,半月後方得回。 馮布衣大失所望,怏怏回轉,身後傳來知客道人的叫聲:「施主姓名可是馮布衣?」 「正是。 」馮布衣答道。 「我家師傅臨行前傳話,若是馮布衣來訪,可去三清山見她。 」那道人態度恭敬了許多。 「多謝道長。 」馮布衣心中暗想,看來是要三清山一行了。 三清山位於江西德興、玉山兩地交界處,山形酷似荷葉,六十四座山峰,百裏清溪,東險、西奇、北秀、南絕,自古享有「江南第一仙峰」之譽。 山路上,小佳辰蹦蹦跳跳,興高采烈,沿著花崗岩石階徑自跑去,一會兒竟不見了蹤影。 玉京峰下三清宮,相傳1600年前東晉葛洪曾在此結廬煉丹。 大殿山門上有匾一塊,上書「洞天福地」,兩旁石刻,左為「殿開白晝風來掃」,右為「門到黃昏雲自封。 」馮布衣一路感歎江南山川之秀麗,與家鄉霧靈山之雄渾截然不同,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啊。 入得大殿,請知客道人通報,回身望去,仍不見女兒蹤影。 小佳辰發現一只花斑小松鼠在樹叢中覓食,歡喜地追了上去,幾番追逐,小松鼠不見了,待回頭時,已經找不到回頭的路徑。 小姑娘害怕起來,忙不迭的鑽出灌木叢,卻見一青石牌樓,兩側柱上刻有對聯,小姑娘止步望眼落去,這繁體字確是認得的,不由得念出聲來:「登殿步虛升太虛上之無門,入門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 」 「咦,誰家小孩如此乖巧?」身後一白須老道詫異地打量著這個發髻散亂,面有刮痕的小女孩。 佳辰聞聲回頭,見老道人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模樣,尤其是那一把白須酷似師傅,不覺心頭一熱,竟不由自主脫口而出:「師傅。 」眼淚徑自流了下來。 老道吃了一驚,忙拉住小姑娘,替她揩去淚水,然後細問來由。 佳辰倍感親切,於是將賴布衣托故之事原委一一道來,並自懷中取出《布衣訣》給白胡子道長看。 「天地造化啊,想不到江湖上失傳八百年的江西派竟留有傳人。 」老道歎息不已。 隨即牽起佳辰小手,呵呵笑道:「據古觀志記載,當年貴派掌門賴布衣與我三清宮頗有淵源,曾有恩於三清,如今江西派掌門到訪,我三清宮卻也不可有失禮數。 」 「貧道華虛,三清宮主持,」老道自我介紹後感到頗傷腦筋,「小掌門乃北宋賴文俊徒兒,高過我輩八百餘年,這如何稱呼是好?」想來想去,驀地一拍腦門,笑道:「罷了,世事本就造化弄人,既是布衣派,就稱『布衣祖師』如何?」急命一道童速去山上傳話。 三清宮大殿鐘鼓陣陣,禮樂齊鳴,眾道人整冠束服,魚貫而出,列於殿前,位於前列的有龍虎山正一觀主持華淨道長、九江開天古觀主持華清道長。 三清宮多少年來不曾有過如此隆重場面,道人們俱是興奮不已,私下裏議論紛紛,均不知這「布衣祖師」的來頭。 華淨道長與華清道長本是受華虛主持之約前來三清宮議事,此刻也是一頭霧水。 正在殿中等候的馮布衣知道宮中定有大事發生,於是也跟隨出來,站到一側觀看。 「來了。 」有人低聲道,眾道人頃刻間肅靜下來。 三清宮主持華虛道長笑容滿面的首先映入馮布衣眼簾,身後兩個青年道士扛著一頂滑竿,滑竿上坐著的小佳辰正在對自己擠眉弄眼…… 第十章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蟲眼》
第10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